東王樓

一個位於江蘇省豐縣西南部的村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王樓
  • 外文名:東王樓
  • 位於:江蘇省豐縣西南部
  • 海拔:在35.6米
村落介紹,自然資源,人文歷史,

村落介紹

東王樓 位於江蘇省豐縣西南部,地勢較平,不缺水,電。是坐落於淮河流域的寧靜村落。氣候
地處黃河沖積扇南緣。海拔在35.6米,地勢平坦,土質粘重,適宜多種農作物及林木生長,地下水位較高,並處於相對穩定狀態,加上河道支流及人工開挖的溝渠,水資源豐富,開發利用率高,排灌比較方便。屬暖溫帶半濕潤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霜期不長。年平均氣溫14.6度,年平均日照時數2258.6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1%,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每平方厘米118千卡,是河南省太陽輻射比較豐富的地區之一。年平均降水量738.6毫米,年降水量在600至900毫米的年份占59%。年平均無霜期223天,80%的保證率為202天。

自然資源

糧食以小麥、玉米為主。紅薯生產歷史修久,栽植普遍,高產穩產,原為食用佳品,現為經濟作物。動物方面,牛、馬、騾、豬、羊、雞、鴨、鵝、兔的飼養極為普遍。

人文歷史

傳說本村人尤其是王姓人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移而來,李姓多為原住民。關於大槐樹還有個傳說,但是當地每年仍會聚集本縣王拱村進行祖輩家譜延分大會,關於這個傳說,有待考證。
古大槐樹,又稱洪洞大槐樹,位於洪洞縣城西北二公里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內,這裡洪洞雖然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但是不論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炎夏,遊客絡繹不絕,有的賦詩題詞,抒發“飲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盤桓眷戀,久久不肯離去。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里叫什麼?大槐樹下老鸛窩。”
數百年來,這首民謠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婦孺皆知。如若追尋它的由來,還得從元朝末年說起。
元朝末年,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饑荒頻仍,民族矛盾激化,爆發了紅巾軍大起義,元政府予以殘暴鎮壓,激戰十餘年,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百姓十亡七八,原本人丁興旺之地變得道路阻塞、人煙斷絕。明初“靖難之役”的拉鋸戰,更是雪上加霜,許多地方出現千里無人煙的局面。
中原鄰省不同,元政府統治的中心腹地山西卻倖免天災戰亂的禍害,風調雨順,經濟繁榮,使得這裡人丁興旺,加之大批難民落足,山西尤其晉南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為了發展經濟,鞏固政權,明初從洪武至永樂十五年,五十多年的時間裡,明政府一共組織實施了8次大規模的移民活動。
這裡原有一座創建於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的寺院——廣濟寺,寺院規模宏大,殿宇巍峨,僧眾濟濟,香客不絕。寺旁植有一顆“樹身數圍,蔭遮數畝”的漢槐,汾河灘上的老鴰在樹上構窩築巢,星羅棋布,十分壯觀。樹下,車馬大道橫穿而過,四方行人絡繹不絕,是個交通要地。由於洪洞地處人口稠密的中心地帶,又地勢開闊,四通八達,便於集中駐紮移民,因而明政府就在廣濟寺設局駐員,專辦移民事務,大槐樹下成了移民的聚散之地。
遷出的移民主要分布於河南、河北、山東、北京、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少部分遷往晉北、陝西、甘肅、寧夏,這些移民後來又轉遷到雲南、四川、貴州、新疆及東北,如此長時間,大範圍,有組織,大規模地將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在中國歷史上也僅此一例。當年,移民們就是在這裡領取“憑照川資”後上路的。臨行之時,移民紛紛折槐為記,頻頻回首,最後看到的只有大槐樹和老鴰窩,大槐樹和樹上的老鴰窩就成為移民惜別故土的標誌。隨著歲月的流逝,後人們已記不清到底遷自何縣何村,惟有大槐樹深深刻在了一輩又一輩人的心裡。
據說當年移民時,為防止逃跑,官兵每登記一個,就讓被遷的人脫掉鞋,用刀在小腳趾上砍一刀作為記號,因而直到今天,凡是槐鄉移民後裔的腳上小趾甲都是兩瓣。 “莫道源淵無考證,私家記述最為真。”“故老相傳談軼事,問君足指果如何?”各位若有興趣,不妨自我查驗一下。
遷徙時,官兵為防止百姓途中逃跑,往往採用反綁形式,然後用一根長繩連線起來,押解上路。由於路途遙遠,時間長了,背手成為習慣,以後遷民仍大多喜歡背著手走路,其後裔也沿襲廠這個習慣。
還有現今常用的“解手”一詞來源於遷民。據說在長途跋涉中,人們需要方便時,只好向官兵報告:“老爺,請解手,我要小便。”次數多了,語言就簡略了,只要說聲“老爺,我解手”,雙方就都明白了是什麼意思。此後,解手成為一個有特定含義的名詞。
移民遷到新居後,為了寄託對故鄉的思戀,多在新居前栽種槐樹以志紀念。還有些移民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區有趙城營、蒲州營、長子營、紅銅(洪洞)營等,說明了他們當年的遷徙地。許多流傳至今的族譜碑文,也記載了遷徙的過程。這些都是當年移民背井離鄉的歷史見證。
碑亭建於1911年,是由村民景大啟集資修建的。碑亭所在地,就是古大槐樹的生長地。這座亭雖不長,但雕樑畫棟,飛檐斗拱,精巧玲瓏。亭中豎立青石石碑一座,高3.5米,寬80多厘米,碑額盤龍間篆書“紀念”二字,碑上鐫刻“古大槐樹處”五個隸書大字,碑陰刻著敘述遷民事略的碑文。碑亭後的石經幢,古樸典雅,為金代作品,是原廣濟寺的遺物,也是當年遷民情景的目擊者和見證者。
據載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命盧永祥等三鎮兵進攻山西革命軍,所到之處,肆意搶劫,惟獨到洪洞後,軍士經古大槐樹處,全部下馬羅拜,徘徊不肯離去,而洪洞百姓生靈財物得以保全。這一段傳奇,也使洪洞人引以為自豪,從而留文記載。
碑亭右側的3間建築,是供尋根遊人歇憩品茗的茶室,楣上匾題“飲水思源”四個大字。諸位不妨在此略坐飲茶,以發思古之幽情。
這座四柱三門,古色古香的牌坊,與碑亭、茶室同時修建。它的兩面橫額分別刻著“譽延嘉樹”和“蔭庇群生”,橫額兩面的對聯為“茶可解飲,碧乳澄香通世味;亭堪樓跡,綠槐夾道識鄉情。”“柳往槐來,到此應生離國感;水源木本,於今猶動故鄉思。”是啊,600年來,古大槐樹下的移民後裔已遍及全國,甚至遠播海外。如今,萬里迢迢到此尋根祭祖的槐鄉後裔源源不斷,祭祖小屋裡貼著一張“古槐後裔姓氏表”,表上共有蒐集整理出來的姓氏450個,以供尋根者查詢。
當年,大槐樹下傷心淚灑。今天,古槐之前歡聚一堂。回首往事,展望未來,大槐樹與海內外同胞永遠根脈相連,心心相印。
東王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