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靈台

東漢靈台

靈台是東漢時期研究天文、氣象的專用建築,也是當時全國最大的國家天文台,使用時間長達250年之久。遺址位於河南省偃師縣大郊寨村北(即東漢首都洛陽城南郊),於1974年發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漢靈台
  • 地理位置:位於河南省偃師縣大郊寨村北
  • 東西寬:約31米
  • 南北長:約41米
布局構造,文物保護,

布局構造

靈台是東漢的國家天文觀測台,也是當時最大的天文台,是太史令的下屬機構。它始建於東漢光武帝建武中元元年(公元56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一直沿用到西晉,毀於西晉末年的戰亂。
關於靈台的高度,史書上有兩種說法,一種說“靈台高三丈,十二門”;另一種說“漢光武築,高六丈,方二十步”。東漢三丈約合今7.08米,六丈 則為14.16米,如今靈台殘高尚且有8米多,“三丈”說顯然有誤。《洛陽伽藍記》說:“東有靈台一所,基址雖頹,猶高五丈余。即是漢光武所立者。”北魏 五丈約合今14米,也與“六丈”之說大體吻合。
靈台靈台
發掘之時,考古學家們驚奇地發現,台基西面上層平台另有蹊蹺:在五間建築的後面,又加辟五間進深兩米的內室,分隔為南北兩室,南三間北兩間。內室有土牆與前室間隔,形成密閉型格局,令人聯想起《晉書·天文志》“做渾天儀於密室中”的所謂“密室”。
上層平台之上,即是台基頂部,已塌陷成橢圓形,原來頂部狀況已難以考證。不過按照史書記載,頂部倒是可知大概:“靈台制度奈何?師說之,積 土崇增,其高九仞,上平無屋。高九仞者,極陽之數;上平無屋,望氣顯著。”靈台的主要功能是觀天象的,因此頂部沒必要建房,頂多四周有矮牆或欄桿,上面應 該放置諸多天文觀測儀器,而下面平台上的建築,則應該是觀測人員記錄數據、進行研究工作的“辦公室”。
靈台遺址,面積達44000平方米。其中心為一方形夯土高台,其基址南北長約41米,東西寬約31米,高約8米。夯土台四周各有上下兩層平台。下層平台築有迴廊,其北面正中有坡道上通二層平台。上層平台四方,原各有五間建築,每間面闊5.5米。遺留下來的西面建築的牆壁塗以白粉,東面塗以青粉;南面建築的鋪地磚上有朱紅色粉的痕跡。這種依方位的施粉方法,與崇拜四靈(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習俗有關。其頂部原來置放儀器,是觀測天象的露天觀測台。東漢偉大的科學家張衡,二次任職太史令,親自參與主持領導過靈台的天象觀測和天文研究,他發明的地動儀就放在了靈台上。
東漢靈台遺址圖東漢靈台遺址圖
靈台遺址是我國東漢魏晉時期的一座天文觀測台遺蹟,為我國古代天文學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資料。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襄汾的新石器時代陶寺文化中期城址,發現距今約4100多年的觀象台遺。在半圓形夯土台基上,呈圓弧狀排列的夯土柱構成十多道狹窄的觀測縫,人們站在觀測點,在冬至和夏至日,可從狹縫中看到冬至太陽從崇山(塔兒山)升起,其他觀測縫分別對應於不同的時節。它的功能包括觀測日出方位確定季節,以制訂曆法,即所謂“觀象授時”。這一考古發現立即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有學者稱陶寺觀象台的建造是中國天文學史的真正開端。

文物保護

2012年,洛陽市文物局提交的《關於報批漢魏洛陽故城東漢靈台遺址保護展示工程設計方案的請示》和《關於報批絲綢之路申遺遺產點漢魏洛陽故城太學遺址保護展示工程立項的請示》已獲得國家文物局的正式批覆。這預示著,漢魏洛陽故城禮制建築區遺址保護展示詳細性規劃項目正式立項,靈台、太學等東漢禮制區內的一系列著名遺址點將啟動新一輪的保護和展示工程。
國家文物局的批覆檔案中特彆強調:靈台、明堂、辟雍和太學是漢魏洛陽故城的重要禮制建築,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做好漢魏洛陽故城禮制建築區域遺址的保護展示工作對漢魏洛陽故城的整體保護和展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東漢靈台遺址東漢靈台遺址
據了解,文物部門已經聘請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有關人員對該考古遺址公園作整體規劃,初步打算以仿古風格的面貌呈現,而具體的設計方案要等國家文物局審批通過後,才可具體實施。
關於靈台的保護展示方案,白馬寺漢魏故城文物保管所一直在進行修改和論證,而提交到國家文物局的第二次設計方案由河南省文物建築保護設計研究中心設計,該方案提出,對靈台的保護,計畫採取原址覆罩的保護思路,也就是說,在現有的夯築高台上加蓋一個玻璃保護罩,將來參觀者可以站在玻璃保護罩上觀看靈台遺址。按照該設計方案,將來的靈台遺址保護工程為仿古外觀,大約百米見方,二層台價,總高約17米,其內部空間還計畫設定數個展廳,用於組建“張衡紀念館”或“中國古代天文館”等,使之成為一個新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國家文物局在批覆檔案中指出,靈台遺址原址覆罩的保護思路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