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牛耕畫像石,東漢牛耕畫像石,滕縣宏道院出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漢牛耕畫像石
- 地理位置:滕縣宏道院出土的畫像石
東漢牛耕畫像石,東漢牛耕畫像石,滕縣宏道院出土。
東漢牛耕畫像石,東漢牛耕畫像石,滕縣宏道院出土。東漢牛耕畫像石,滕縣宏道院出土。畫象說明,我國犁的構造到漢代已有很大進步。一是犁箭的出現。犁箭裝置在犁底和犁轅交叉處,可以調整犁轅和犁底夾角的大小,以決定犁入土的深淺;二是犁壁(犁鏡)的出現。裝上犁壁後,可以定向翻土碎土、起到壓草肥田和曝殺...
但是同治以後,畫像石雖然經常出土,卻無人問津。民國初年。張伯英常常“石刻旁蒐集到冢墓”,收集了一批包括銅山雙溝 (今屬睢寧縣)牛耕圖在內的畫像石。存於馬市街雜貨鋪。解放後。張伯英的少子張愷慈將這批畫家石及漢畫拓片一併捐獻給徐州市人民政府。日本侵華時期,徐州淪陷,日本侵略者不僅掠奪徐州的礦產...
東漢早中期多為石結構的前後雙室墓,墓室一般長5-6米。晚期為多室墓,出現耳室與迴廊等。墓室中裝飾有畫像石。畫像內容包括東王公、西王母等神異圖像,孑L子見老子、周公輔成王等歷史故事畫,車騎出行、樂舞百戲、飲宴庖廚等墓主生活圖,以及表現經濟生產的紡織、牛耕、漁獵等場面。墓葬畫像石製作技法與山東地區...
4牛耕圖(江蘇睢寧漢畫像石拓片)5耕耱圖(山東滕縣黃家嶺漢畫像石拓片)6耕地圖(山東滕縣黃家嶺漢畫像石拓片局部)7耱地圖(山東滕縣黃家嶺漢畫像石拓片局部)8牛耕圖(山西平陸東漢壁畫)9耬播圖(山西平陸棗園漢代壁畫)10農耕圖(內蒙古和林格爾東漢壁畫)11播種圖(四川彭縣漢畫像磚拓片)12芟草播種圖(四川...
牛耕圖是東漢時期的減地淺雕畫像石。畫面正中為漢代建築中的斗栱,下方雕出農夫鞭驅趕耕牛犁地的生活場景。斗栱左右兩側有手執羊鞭佇立的羊倌和他牧養的羊群。整幅畫面充滿濃郁的田園生活氣息,代表了漢代審美風格。簡介 牛耕圖 畫像石西漢晚期出現之後,被大量用於地下墓室或地面祠堂的裝飾,因而它的內容和形式也都與...
東漢彩繪二牛抬槓圖左側畫像石,縱137cm,橫36.5cm,厚6.2cm。砂石質。文物鑑賞 畫像石畫面分為六層。一層右為西王母頭戴勝杖,坐於扶桑樹上,左玉兔搗藥,右羽人獻瑞草,下有九尾狐、三足鳥等。第二層左一舞女拋長袖,右二人對舞;三層為稼禾、鵝、鴨;第四層一人扶犁、二牛抬扛的牛耕圖;五層為玄武圖...
東漢牛耕畫像石(出土文物)唐代犁耕圖·使用曲轅犁(唐墓壁畫)魏晉時期·耙地(出土磚刻畫)魏晉時期·磨地 曲轅步犁 三齒耘鋤 步犁 人力運輸車 雙輪雙鏵犁 單輪水車 畜力丁字耙 畜力圓盤耙 馬拉收割機 三腿耬 畜力播種機 背負式噴霧器 切草機 液壓榨油機 機引五鏵犁 工農-11型手扶拖拉機 躍進-20型拖拉機 機引...
安塞剪紙還繼承了漢代藝術風虎雲龍、粗獷淳樸、誇張變形的大輪廓,繼承了象旭日初升蓬勃而出的唐代藝術,更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從陝北東漢畫像石《牛耕圖》《禽》,到安塞縣的白鳳蘭的剪紙《牛耕圖》《禽》,可以明顯地看出民間藝術造型的繼承關係。20世紀70年代以前,安塞鄉俗給兒子定親有“不問人曙好,只要手兒巧...
(一)陝北漢畫像石 郭稚文銘文畫像石 米脂官莊墓門畫像石 鋪首銜環四神墓門畫像石 盤鼓舞畫像石 迎賓六博畫像石 周穆王見西王母畫像石 孔子見老子畫像石 牛耕圖畫像石 流雲狩獵圖畫像石 東王公畫像石 墓主升仙圖畫像石 鋪首銜環墓門門扉畫像石 狩獵紋畫像石 舞蹈、飼馬圖畫像石 (二)陵墓石刻 東漢雙獸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