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贛發繡技藝

東湖贛發繡技藝是在贛繡的基礎上演變而來,是中國特有一種手工刺繡藝術。

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東湖贛發繡技藝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起源時間:明代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單位:中國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
  • 所屬國家:中國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主要價值,瀕危狀況,

簡介

贛繡起源於南昌市東湖區,分布區域為南昌市、景德鎮、永修、撫州、贛州等地市縣及福建、雲南、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區。贛發繡用不同類型的作品展現生命的各個階段,承載生命傳承之意,以初生的胎髮繡出嬰兒的相貌,以夫妻的絲髮繡出充滿紀念意義的結婚照,以老者的白髮繡出代表長壽之意的肖像。讓人們體驗到生命的萌芽、開花、結果,這也是贛發繡獨一無二的美學意義和藝術魅力。

歷史淵源

贛發繡萌芽於明代,傳承至今近500年。當初南昌寧王府婁妃用發線繡制字畫,《江城舊事》還記載說,婁妃曾以秀髮作筆,寫下“屏翰”(《詩經》中有這樣的詩句:“價人維藩,大師維垣。大邦維屏,大宗維翰。”後以“屏翰”比喻國家重臣)二字,勉勵當時的江西官員肩負起為國為民的重擔。如今,這兩塊字碑仍留在杏花樓中。由此,婁妃成為贛發繡第一代傳承人。婁妃死後,其貼身丫環杏花回到安義縣石鼻鄉,用所收集婁妃髮絲繡制了一幅婁妃畫像,贛發繡開始走向民間。

基本內容

贛繡其針法獨特,其自由針法取自於散針、套針、結針等多種針法,使作品更具生動意義。發繡作品是以繡名人字畫為基礎,工藝考究、選料精良、款式新穎、線條流暢、造型和構圖優美別致,富有人文色彩,極具收藏價值。是從不同人種的天然色澤髮絲為材料,遵循色彩規律,在綢布上穿針度線以塑造藝術形象。

基本特徵

東湖贛發繡技藝的作品圖案大多以人物、古建築、花鳥、祥雲、鳳凰等為主,用於家居飾物和衣物點綴,意寓為吉祥如意、長壽安康。如用自己的頭髮繡制一幅作品,具有生命的直接紀念意義,作品集繪畫與刺繡於一體,具有美學價值和收藏價值,是傳世收藏之經典。

主要價值

贛發繡植根於深厚的民間文化土壤,是一門綜合性文化藝術,以繡針為筆,以髮絲為墨,融中西繪畫技巧於一爐,是書畫藝術的獨特詮釋和解讀。它揚棄了傳統贛繡的材質和技法,積極探尋生命本源性的藝術表達,具有極為重要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經濟價值和學術價值。

瀕危狀況

由於機械複製技術的發展,機繡、線繡大量充斥市場,使發繡市場受到極大衝擊。而發繡作為民間刺繡的一個分支,傳播範圍和影響範圍都很有限。同時由於發繡學藝時間長,創作性強,對藝人要求很高,不但要求其具有心細、心靜、毅力好、耐性好等品質,而且要求其掌握書畫、素描技法,因此傳承難度也非常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