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平湖歷史悠久,據大墳塘遺址出土文物證實,早在六千年前已有先民在此勞動生息。春秋時為越國武原鄉地。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海鹽縣,今平湖市境為海鹽縣一部分 。秦末或西漢初,縣治陷為柘湖,移治武原鄉地域(今平湖市當湖鎮東湖一帶)。東漢永建二年(127)縣治陷為當湖,遷治齊景鄉故邑山(今乍浦附近)。東晉鹹康七年(341),縣治從故邑山移治馬嗥城(今海鹽縣武原鎮東南)。明宣德五年(1430)從海鹽縣分出大易、武原、齊景、華亭四鄉,建為平湖縣,縣治設當湖鎮,屬嘉興府,隸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因其地漢時陷為當湖,“其后土脈墳起,陷者漸平,故名平湖”。以後,建置長期不變,境域基本穩定。
解放後,平湖縣境行政建制有三次變動。1950年,調整區鄉規模時,劃騎蓮鄉10個村歸海鹽縣、埭乘鄉4個村歸嘉善縣;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時,海鹽縣西塘公社和嘉興縣鐘埭、曹橋公社劃入縣內;1961年,西塘公社仍劃歸海鹽縣。
1999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關於開發東湖區的決定》,並提出了“把東湖打造成精品旅遊景區”的發展目標,在原東湖十景的基礎上規劃開發建設新東湖八景,即:“南村書堆”、“含珠凝暉”、“鵡湖春色”、“九龍戲珠”、“西浦魚罾”、“北原牧唱”、“案山曉翠”、“塔影垂虹”。
建成的東湖景區是集休閒、度假、運動、文化、觀光於一體的江南水鄉旅遊勝地。調整規劃後東湖景區建設總面積1.6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積1000畝),分兩期建設。一期開發範圍為環東湖核心部分,面積1500多畝(含水域面積728畝),即由“東湖八景”及周邊的體育館、圖書館、金王朝大酒店、東湖大酒店、勝地咖啡、半島國際酒店等已建成旅遊設施組成。二期開發範圍為即將竣工的“東湖漁村”和正在建設中的“龍湫公園”。截至2004年,東湖景區一期工程完成,累計投入建設資金8億元。
2007年2月14日東湖景區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地理位置
東湖景區位於
平湖市區東側,總占地面積62.88公頃,其中水域面積27公頃。東湖由九條河流匯聚而成,古時喻為“九龍港”,俯瞰猶如一幅“九龍戲珠”圖。環湖風景秀麗,名勝古蹟林立,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都十分豐富,是平湖市的城中湖。古詩讚曰:“九里湖光九里城,九川環碧靄煙生,支流遠帶群龍合,巨浸中開一檻平。”
東湖是“金平湖”的一顆璀璨明珠,古時原是陸地,在東漢順帝
永建二年(127),由於地殼變動,地表塌陷成湖,名為當湖,晉
隆安五年(401)改東武湖,又稱東湖,雅名鸚鵡湖、鵡湖。
古時東湖“弄珠樓”是文化名士吟詩作畫、品茗賞月的雅集地,在清代
張雲錦《東湖弄珠樓志》中收集有明代
董其昌、清代
高士奇、
浙西詞派領袖
朱彝尊等著名學者詩人無數讚美東湖美景的詩篇;在明代大學士
李東陽的《平湖十詠》、馮敏效《當湖十二詠》等詩中也都有“東湖十景”的讚美的佳句;可以說東湖景區歷史上就是文人士大夫和遊客休閒遊覽的勝地。自明
宣德五年(1430)平湖建縣後的明清五百年間,建園之風極為盛興,東湖歷經數百年,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時至今日,當我們再次誦讀北宋科學家
沈括游東湖留下的“柳色青天雨乍晴,鴨頭細草繞提生。林間野日依依見,水底春光寸寸明,猶喜亂花時入眼,可能萬事頓忘情。無端景物相料理,屢欲顛狂興不成”(見《
永樂大典卷2262》)詩句時,依然可以讀出作者對東湖的讚美,依然會被詩中描繪的詩情畫意所吸引。
主要景點
含珠凝暉
景區以東湖廣場為中心,包括遊艇碼頭、大型音樂噴泉、親水平台、大型休閒“膜結構”環廊、綠色坡地大草坪、銀杏苑、光纖地圖等功能區,濱湖長370米,面積32畝。在東湖區開發前,這裡是縣城東城門外白堤一帶,即輪船碼頭、貨運碼頭、南廊下、三元橋、豬行浜、聖陽弄、保全街、外河橋、五居頭等,是客、貨運中心,交通繁忙,店鋪林立,商業繁榮,但是地勢低洼,房屋破舊,整個地段年年要遭水淹,又把秀麗的湖光景色遮擋在視線以外。1999年東湖開發首期工程在這裡啟動,拆遷居民666戶,單位20家,拆除建築面積62339平方米,到2000年底景區基本建成。
含珠凝暉景區緊靠繁華的園林商業街解放路和人民路,人們休閒觀光最為便捷。景區的整體環境風格體現了現代和傳統的有機結合,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完美統一,表達歷史和文化的延續。東湖廣場入口處有一座高大的“含珠凝暉”主雕塑,二位青春健美的男女青年奮力高擎一條騰起的巨龍,象徵著金平湖的騰飛和未來。兩側有四組雕塑和浮雕:第一組“良渚文化”,展示的是從本市出土有五千年歷史的玉琮、玉針、有象形文字的陶罐的放大雕塑,體現平湖五千年的悠久歷史。第二組“陸績懷桔”,是古代的孝敬典範。東漢陸績(187—219)六歲時隨父作客,袁術用桔子招待他們,他只吃小桔,而把省下的大桔帶回家中孝敬母親,這種孝敬尊長的美德在民間廣為流傳,列為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敬典範之一。陸績博學多識,官至鬱林太守,辭官後定居乍浦。第三組是:“文廟講學”,平湖文廟即縣學,始建於明宣德五年(1430),有五百年歷史,在明清時,縣學生員達8714名,其中:中舉人668人,考中進士221人,湧現了一大批謙吏、能臣、名士,平湖成為名甲嘉湖的文化之鄉。第四組是:“紅樓出海”,在二百年前的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我國名著《紅樓夢》九部十八套,首次由乍浦啟航出海到達日本長崎,是名著《紅樓夢》走向世界的最早記錄。這四組漢白玉雕塑和浮雕,向人們訴說著金平湖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東湖廣場中心,是巨大的音樂噴泉平台,直徑11米,形如一朵盛開的花朵,噴泉有24個程式變化,節慶時也可以在台上演出。在廣場南北二側是“膜結構”休閒環廊,投影面積440平方米,環廊下面是12組波羅格木弧形座凳和鏡面花崗石圓台。景區的濱湖平台強調開敞開放,綠化設計和建設形成空間開闊、簡潔明快、自然均衡、曲線流暢的現代園林特色,使人耳目一新,猶如進入“全新的天地”。“仰觀東湖皓月,坐攬全湖勝景”,為人們提供了理想的環境。
塔影垂虹
歷史悠久的報本塔院和東西塔橋,是東湖風景區主要景觀之一,暮色初降,環東湖華燈齊放,報本塔、九峰一覽樓、十杉亭及東西塔橋,流光溢彩,晶瑩華麗,猶如瓊樓玉宇,似入人間仙境。程端麒《憶江南·東湖》詩曰:“東湖美,塔影漾清流。九派潮來添秀色,三春花發遍芳洲。舟在鏡中游”。鸚鵡洲上的報本塔是平湖市現存最古老的建築物,它見證了平湖五百多年的歷史。報本塔初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刑部主事陸杲發起,進士馮汝弼、趙伊協助,歷經三年終於建成,陸杲因受“天地萬物之本”的思想影響,因名為報本塔,曰:“忠孝以為報”。當時塔有七層,高19丈。清順治十六年(1659)倒塌,直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由陸葇主持重修,改七層為五層,建成為樓閣式文峰塔,通高49.14米,平面八角形,磚石仿木結構,階梯設在塔壁之內,塔外有平座挑檐。寶塔歷經三百多年戰亂滄桑,華檐欄桿已蕩然無存,自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起塔身漸向東傾斜,達75.5厘米。1989年至2003年經三次修葺,糾正了傾斜的塔身,安裝了華檐迥廊,使寶塔整舊如故,像一位慈祥的老人,屹立在東湖之畔。特別是在2002年9月11-12日從檢修的塔剎中發現珍貴文物:一是國家一級文物明鄭和款圓瀞金粉書《妙法蓮華經》卷,全長40餘米,寬10厘米,標明時間為明宣德七年(1432),是平湖建縣後二年。明代經卷《妙法蓮華經》,曾應邀參加了中國國家博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文物展。二是陸葇於康熙二十五年親手書寫的《六經》經卷,長3.27米,寬17厘米,三是用硃砂製成的報本塔模型,還有一道符。實物保存在市博物館。
報本塔最初建成時,陸杲還在塔前樹立五塊巨大的太湖石,稱為“五老峯”,也很有名,有詩曰:“奇峰從何來,屹立老人五,鬚眉具仿佛,形態極仰俯,溜雨色蒼然,當空互撐柱,山門永作鎮,過客時為扶。”報本寺院在整修擴建中,將新建天王殿、鐘樓、鼓樓、山門以及“五老峰”假山、“魚樂國”放生池、悠然亭、淨月山莊、醉仙居等宗教園林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