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水源
東深供水工程的取水水源是珠江流域的東江。工程建設初期至三期擴建(20世紀90年代初)完成前,利用東江的一級支流石馬河為主要輸水渠道,在石馬河上建造旗嶺、馬灘、塘廈、竹塘、沙嶺、上埔等六座攔河閘壩,經8級抽水,使東江水沿石馬河逆流而上注入雁田水庫,然後通過3千米的人工渠道放水入深圳水庫,最後從深圳水庫壩下涵管分水至香港和深圳市。工程全長83km,東江水晶九級提水後,水位抬高46米。東深供水工程在進行第三期工程擴建時,為了減少抽水能源消耗,決定在第六級沙嶺抽水站提水後,利用新建的雁田隧洞把水直接送入深圳水庫。所以,三期擴建後大部分水量只需要6級提水即可到達深圳。
解決了用水之憂的東方之珠香港,很快發展起來。1978年11月、1987年8月、1994年3月,東深供水一期、二期、三期擴建工程分別完成,年供水量增加到17.43億立方米,這為香港、深圳以及周邊地區的經濟騰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當人們沉浸在經濟發展一日千里的喜悅中時,東江卻悄然面臨著危機:工程大量利用自然河道,建立一條清污分流的專用輸水系統已是當務之急。2000年8月28日,東深供水改造工程鳴炮開戰。時任東深供水改造工程副總指揮、現任粵港供水和粵海水務公司董事長徐葉琴向記者描述當年的情景:改造工程施工難度大,毫無同類經驗可循,採用世界上最大現澆預應力混凝土U形薄殼渡槽,採用世界最大直徑現澆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地下埋管,裝配同類型世界最大的液壓式全調節立軸抽芯式斜流泵,使用工程全線自動化監控系統等先進技術……7000多名建設者的辛勤汗水,800多個餐風宿露的日日夜夜,終於在2003年8月,換回了東深供水改造工程的如期完工。至此,先後經歷4次擴建改造的東深供水工程,年供水能力由初期的0.68億立方米提升為24.23億立方米,輸水系統由天然河道升級為全封閉的專用管道,實現輸水系統與天然河道的徹底分離。
工程管理
在竣工初期,已制定了水文水利總則、水庫運行調度、梯級抽水站聯合調度,抽水站操作運行、水電站運行操作、變電站運行操作等一系列運行規程以及機電設備修理規程等。在長期的供水實踐中,工程管理局根據工程沿線生態環境及經濟發展的情況變化,不斷總結完善,先後又制定了安全規程,“三防”工作手冊,深圳水庫、雁田水庫防汛預案,水工工程承包管理責任制,工程沿線水質保護管理責任制,內部審計工程實施細則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把工程管理的各項工作都納入了量化考核的軌道,使管理工作上了一個新台階。
工程擴建為適應香港和深圳經濟特區發展的需要,東深供水工程依靠利技,對工程進行不斷的改造和擴建,使供水規模不斷擴大,水質逐步改善。20世紀70年代,工程建成不久,香港就提出了增加供水的要求。供水局依靠科學技術對抽水機組進行改造,把雁田水庫以北7座抽水站的36台36ZIB-70型軸流泵,在不改變水泵外殼尺寸及土建結構的情況下,更換葉輪,提高比轉速,改為36ZIB-100型水泵,大大提高了抽水量,滿足了香港的需要。此後,分別於80年代、90年代又進行了二期和三期擴建,確保供水量的不斷增加。1995年以後,又建成了太園泵站和深圳水庫生物淨化工程,既保證了供水總量增加的需要,還改善了供水水質。
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粵港供水)作為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於2015年通過水利部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單位達標評審,並於2018年通過證書延期複審。粵港供水制定了《廣東粵港供水有限公司泵站設備操作精細化指引》等工作指引,不斷精細化現場設備管理及操作,消除事故隱患;開展“安全微視頻”、“一封安全家書”等活動,製作了《幸福人生路》等優秀安全文化視頻,深入探討員工的工作與生活中的安全聯繫,激發員工“我要安全”的意識,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圍。多年來,安全生產標準化的建設與完善,讓粵港供水逐漸形成獨特的安全文化與“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安全生產管理局面,公司於2018年獲評廣東省安全文化建設示範企業,並高分通過國家級水管單位覆核驗收。
工程效益
東深供水工程自建成以來不斷擴大對香港供水,從香港補充水源的位置轉變為香港的主要水源,1999年對香港的輸水量已達7.7億立方米,占全港總用水量的80%以上,為香港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時深圳經濟特區近400萬人口的生活用水和工商企業用水的70%以上也由該工程提供。據統計,35年累計總供水量達174.5億立方米,其中對香港供水116億立方米,對深圳供水32.5億立方米,對工程沿線鄉鎮供水26億立方米。此外,工程還擔負著沿線3萬公頃農田的灌溉,1000公頃農田的防洪和400公頃低洼土地的排澇任務。工程的壩後水電站總裝機容量9600千瓦,年發電量為3500萬千瓦時。
如今,東深供水工程擔負著向香港、深圳和東莞工程沿線三地2400多萬居民提供生活、生產用水的重任。香港用水的70%-80%、深圳用水的50%以上、東莞沿線八鎮用水的80%左右,都來自東深供水工程。
展望
時光荏苒,昔日的香港已經成為與紐約、倫敦比肩的國際金融中心,深圳、東莞也已經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大都會。然而,用水之憂並沒有完全消除。東深供水工程雖然解決了香港現時用水之需,但香港依然面臨無應急備用水源的問題。而珠三角地區發展較快的廣州、深圳、東莞等地也有缺水的隱憂。未雨綢繆,人們又將目光放得更遠。2018年8月,珠江三角洲水資源配置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國家發改委批覆,標誌著這項國務院及省政府確定的重大水利工程,即將邁入全面建設新階段。待其建成後,將實現從西江向珠三角東部地區引水,解決廣州、深圳、東莞生活生產缺水問題,並為香港等地提供應急備用水源。未來,東深供水工程、東江水源工程引來的東江水,珠三角水資源配置工程引來的西江水,將共同為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提供堅定的戰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