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

夔(kuí)是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的一條腿的怪物。《山海經·大荒經(大荒東經)》記載: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譯文: 夔牛是古時代神獸,古時生於東海流波山,形狀似牛,全身都是青色的,沒有長角,只長了一隻腳,每次出現都會有狂風暴雨。它身上還閃耀著光芒,似日光和月光,它的吼聲和雷聲一樣震耳欲聾。後來黃帝得到這種獸,用它的皮製成鼓並用雷獸的骨做槌,敲擊鼓,鼓聲響徹五百里之外,威懾天下。

夔的形象特徵是:形狀似牛,全身青色,無角,只長了一隻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夔
  • 居所:流波山
  • 拼音:kuí
  • 分類:怪獸
  • 出處:《山海經》
  • 神話體系:中國神話
史料記載,第一隻夔牛,第二隻夔牛,第三隻夔牛,靈獸特色,典故出處,

史料記載

傳說中夔牛出現在人間總共有三隻,一隻為黃帝所用,一隻為秦始皇所殺,第三隻夔據傳在東晉年間流落蜀地被當地百姓用弩射殺。

第一隻夔牛

《山海經·大荒東經》中:“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在清代馬驌撰古籍《繹史》卷九《黃帝內傳》(《黃帝紀》)載:“黃帝伐蚩尤玄女為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九天玄女令軍士宰夔牛製作八十面戰鼓,使黃帝在得到九天玄女輔助之後,帶兵與蚩尤大戰於中冀。當黃帝擺下“奇門遁甲”陣之後,即令軍士以雷獸之骨,大擊八十面夔牛皮巨鼓,一時鼓聲大作,只見整個戰場地動山搖,天旋地轉,喊殺沖宵漢,蚩尤兵卒神魂顛倒,衝殺無門,敗倒如山。“蚩尤銅頭啖石”,即把石頭當飯食,且能“飛空走險”。但在夔牛鼓震聲中,“九擊止之,尤不能走,遂殺之”。爾後,黃帝又誅榆罔阪泉(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經過這場大血戰,天下始得大定。 (譯文:在黃帝和蚩尤的戰爭中,黃帝捕獲了夔,用它的皮製作軍鼓,用它的骨頭作為鼓槌,結果擊打這面鼓的聲響能夠傳遍方圓500里,使黃帝軍士氣大振、蚩尤軍大駭。)

第二隻夔牛

夔與天地同生,世上只有三隻,以上是第一隻,第二隻乃秦始皇所殺。但秦始皇沒有黃帝的功業,所以這隻夔的皮做成的鼓就沒那么神奇了。

第三隻夔牛

夔牛最早見於《山海經·中次九經》:“又東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東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龜,多鼉。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珀,其木多梅棠,其獸多犀象,多夔牛,其鳥多翰鷩。”
東晉郭璞註解道:“今蜀山中有大牛,重數千斤,名為夔牛。晉太興元年,此牛出上庸郡,人弩射殺之,得三十八擔肉。”
郭璞還寫過一首四言詩:“西南巨牛,出自江岷。體若垂雲,肉盈千鈞。雖有逸力,難以揮輪。”
南宋陳元靚編纂的類書《事林廣記》也指出:“岷山多犪牛,今蜀山有之,肉重千斤,可設穽殺之。”
“卽《爾雅》所謂犩牛是也。”《初學記》也記載有“犩牛,如牛而大,肉數千斤,出蜀中。夔牛重千斤,晉時此牛出上庸郡”。

靈獸特色

古籍中則說夔是蛇狀怪物。“夔,神魅也,如龍一足。”(《說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口、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的結構線相適合,以直線為主,弧線為輔,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銅器上的龍紋常被稱為夔紋和夔龍紋,自宋代以來的著錄中,在青銅器上凡是表現一足的、類似爬蟲的物象都稱之為夔,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記載。其實,一足的動物是雙足動物的側面寫形,故不採用夔紋一詞,稱為夔龍紋或龍紋。
夔的另類解釋:
《韓非子·外儲說左下·說二》,哀公問於孔子曰:“吾聞夔一足,信乎?” 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於聲。堯曰:’夔一而足矣。’使為樂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典故出處

國語·魯語下》:“木石之怪曰夔、蝄蜽。”
 《山海經》:“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狀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曰夔(kuí)。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jué)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黃帝內經》:“黃帝伐蚩尤,玄女為帝制夔牛皮鼓八十面,一震五百里,連震三千八百里。”
說文解字》:“夔,神魅也,如龍一足。”
《呂氏春秋·察傳》:“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樂正夔 ,一足,信乎?’”
唐·徐堅·《初學記》:“犩牛,如牛而大,肉數千斤,出蜀中。夔牛重千斤,晉時此牛出上庸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