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刀

東洋刀

東洋刀又稱日本刀(にほんとう,Nihontou),簡介之東洋古兵器,由唐代唐刀(尚無實物出土,現在的唐刀根據日本供奉的唐代大刀參考製成)改良而成 ,在日本又稱為刀(かたな,Katana)。全稱為平面碎段復體暗光花紋刃。依據形狀、尺寸分為野太刀太刀打刀(刀)、脅差(脅指)、短刀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洋刀
  • 別名:日本刀
  • 類別:東洋古兵器
  • 作用:打刀(刀)、脅差等
相關簡介,歷史淵源,刀身製作過程,刀身的造形,擺設方式,太刀的擺設,刀的擺設,鑑賞禮儀,

相關簡介

廣義上還包括長卷、薙刀、劍、槍等。自古以來作為武器的同時以其優美的造型著稱,很多名刀被當作美術品收藏,並寓含著武士之魂的象徵意義。與其他國家的刀類不同、日本刀最大的一項特點就是在外形裝飾之外刀體本身展現出藝術感。在日本制刀人被稱作“刀工”、“刀匠”、或“刀鍛冶”。也有一種魚的別稱叫東洋刀。

歷史淵源

眾所周知,我國春秋戰國時代青銅兵器製作之精良譽滿寰宇,如重見天日之吳王劍與越王劍,至今仍難解其繁複之鍛造過程。進入鐵器時代亦不乏精美作品,唯因我國素有入土陪葬習俗,鐵器特性與銅器相反,鐵器一旦入土大多鏽蝕殆盡,因此我國傳世之精良鋼鐵兵器為數不多,日本鮮有入土陪葬的風俗,加以日人勤於保養,所以其傳世兵器為數不少。
東洋刀最早仿自我國西漢環頭直刀,至唐朝模仿「唐大刀」,其後以「唐大刀」為基本藍圖,對冶煉方法,淬火技術,造形變化等逐年加以改進,至鎌倉時代初期(西元第十二世紀)其兵器之製作已脫胎於我國,而自成一格,而且對於歷代刀工名錄,各系鍛造方法均做極有系統的整理,其系譜如字典般精確而且查閱迅速。到了明冶煉技術已超越我國(元朝統治者禁止漢人煉鋼,導致淬火技術失傳),明朝中期日寇不斷侵擾我國東南沿海,朝廷派戚繼光率領大軍圍剿,當時之日寇並非政府軍,而是一群流浪的海盜,每次侵犯我國沿海人數並不多,少則數十人,多則近千人,但朝廷已窮於應付,最後戚繼光發現日寇兵器較明軍優良,於是透過管道向日本購買兵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連戚將軍持刀也改成類似日本刀造形之單手刀,後世稱為戚家刀亦稱御林刀,如此才得對抗日寇長年邊患。

刀身製作過程

刀身製作過程相當複雜,刀身之優劣除了靠刀工的技術外,還要靠幾分運氣,並非完全可以用經驗與技術加以控制。過去多由師傅執小錘,一或多名徒弟執大錘,師傅用小錘敲擊位置,徒弟用大錘捶打,如此反覆,兩三日方可完工;如今日本刀工已採用空氣錘捶打,師傅一人即可操作,從煉鐵到短打成型完工大概需要一整日,再交給研磨師研磨,研磨一把刀,最速也要十日,初磨後決定此刀是否有瑕疵,是否可繼續磨下去,還是丟棄回爐。通常用叫做搭搭拉爐來冶鏈鐵礦,提鏈出庖丁鐵與玉鋼,再加反覆摺疊鍛鏈以增其彈性與韌性,就像揉麵粉做饅頭一樣,揉得越到家吃起來越帶咬勁,軟硬適中,回異於機器饅頭。
經鍛鏈後以玉鋼為心鐵,庖丁鐵在外,將玉鋼包於其內,庖丁鐵具彈性與韌性做為刀的外皮,玉鋼具有堅硬的特性適合做刀口的材料。鍛造複合成刀型後在下水淬火前覆以一層特製泥土於刀身上,靠近刀背部份覆較厚泥土,依次漸薄而下,刃口處則不包泥土,刀身下水淬火時刀口未包泥土處 ( 刀刃波浪紋部份 ) 直接與水接觸可增加其硬度,包覆泥土部份並未與水直接接觸可增加其韌性與彈性。淬火即所謂的熱處理,其作用使刀身不至於過硬保證了彈性和韌性,而使刀口堅硬不易缺口。一把好刀應軟硬兼備,於格鬥時刀之兩側具有彈性可吸收化解對方兵器攻擊造成之震力,避免手掌被震麻木而兵器有脫落之虞,而刃口因堅硬的特性不易成缺口,成功的克服了傳統鐵器過軟或過硬的矛盾,使之軟硬兼顧攻守得宜,這是東洋兵器的特性。

刀身的造形

東洋刀的造形不論刀尖或整個刀身是以圓為基礎造型,刀身之所以為弧形主要是鋼材的搭配以及淬火的變化所造成。鍛刀時其雛形彎弧並不大,形狀接近直刀,但由軟硬鋼材組合加以火紅刀身覆以泥土入水淬火,使得刀身各部位與水接觸的溫差都不同。
冷縮熱脹的原理刀身頭尾往上翹,於是加深其彎度,弧度渾然天成,越接近圓周率越標準。東洋劍術著重劈砍,彎度適中的刀在空氣中揮舞時合乎力學原理,使用順暢,加以雙手使刀力道強勁,刀背脊呈三角形二個平面,左右兩側各二個平面,共六個平面六條弧線。所有平面與線條在刀尖處會合成一尖點,刀尖之尖銳可想而知,因此其劍術除著重劈砍也兼顧突刺的功能。刀身的厚度由護手處依次由厚轉薄,而至刀尖最薄。寬度同理,近護手處最寬依次第窄,至刀尖最窄。所以刀身的橫截面積由頭至尾皆不等,越往刀尖的橫切面積越小,重量越輕刀鋒也越利。設計上純出於攻守皆宜的實用性考慮,寬厚部份利於抵擋攻擊,窄薄部份便於劈刺。厚度的變化也強化了刀身的平衡,一把講究平衡的刀使用起來揮舞自如,伶俐迅速,能克敵機先。刀身造形與淬火過程各刀工均極考究鍛刀完畢對各部細節均詳加檢查,甚至聽辨敲打刀身所發出的聲音,近護手處渾厚低沉而近刀尖時轉而輕脆響亮,若音色節奏變化唐突則表示材質不均或厚薄寬窄不勻,這種刀即使已完工,刀工也會將之丟棄,以免毀其聲譽。檢驗合格才交由研磨工研磨,木工及漆工製作刀鞘,金工製作裝飾配件,各部門工藝均極嚴謹,充分表現日人尚武的民族性。
經返覆揉合摺疊 打鍛鏈,刀身裹以特製泥土在火紅狀態下入水淬火,淬火是鐵 水 火三者最後一賭勝負的關鍵,由於複合不同材質又裹上厚薄不等的泥土,在水中強烈溫差的變化使刀身也產生許多紋理變化,除了刃口邊的波浪紋之外,還有類似金線 銀線 雷電閃光等奇特條線,又有或大或細的結晶顆粒。另有摺疊錘打鍛造時留下的痕跡,有如松樹皮紋者也有如流水漩窩者,另有如木材年輪者,如浮雲 如高山 如朝露 如晚霞 如浪里濤花,變化多端各具神態。刀兩面之紋路並不一樣,細看之下與我國長卷山水畫頗為神似,只是它是經由淬火產生的自然美,其美只能用視覺欣賞,以手觸摸只感一片光滑柔嫩,其美術並非只存在表面,就算將表面磨掉裡面還是一樣,它的美術效果是磨不掉的,這就是東洋兵器令人神往的地方。刀身表面若再加雕刻則其美術價值更上一層,雕刻有由刀匠兼任,也有另由雕刻師專任。雕刻采陰刻陽刻相互搭配,造形多以梵文 劍卷龍 不動明王 梅 竹等與個人信仰有關的圖案為主。刀雖然是兵器,但它的美術要求並不亞於其他藝術品,值得欣賞與珍藏。

擺設方式

太刀的擺設

太刀常放置在特定的安置架上,以刀尖向上,刀柄向下,邊鋒向內的方式擺設。

刀的擺設

刀與脅差(有時連同短刀)常被放在同一個安置架上。按長短順序從上到下擺設,短的脅差置於上 層,長的刀置於下層。擺設方式以邊鋒朝上為一貫做法。刀柄必需向左擺設,一方面左面是刀的正面,另一方面則表示無威脅性,若刀柄向右的話,即表示可以用右手拔刀,隨時出鞘傷人。

鑑賞禮儀

鑑賞刀劍時一定要顧及在場人仕的安全,同時要儘量避免損傷刀劍。 首先在安全的位置坐好。用兩手將刀劍托起,然後鞠躬敬禮,以表示對刀匠的敬意和對物品的尊重。 然後用左手緊握刀鞘,鞘底向前;右手持柄,逆刃反握 也就是刀刃朝向右掌虎口的方向。保持刃向上,先輕輕拔出一小段刀身,確認刀身是否有卡緊在鞘內。刀身若果卡緊,一次過強行拔出會有可能令刀身失控飛出,危害自己和他人。  此後以緩慢的速度一口氣將刀身拔出至切先的部份。若中途有停頓,刀身的表面或者刀鞘的內部可能會被刮花。拔刀時,要避免刀身兩面和邊鋒與刀鞘內側的接觸,將刀背抵著鞘邊就可以防刮花刀身或鞘內。切先先支撐在鯉口(こいぐち,Koiguchi),也就是刀鞘開口的部份,再慢慢將刀身移離刀鞘。刀拔出後,先將刀鞘放在一旁,再慢慢鑑賞刀劍。  鑑賞刀劍時,切先與刃絕對不可以朝向他人。若將刃視作刀劍的前方,鑑賞太刀應先從其右面開始,刀則從左面開始 ,這和銘的方向有關,即是先鑑賞刻有“銘”的一面。切忌接觸刀身的表面,令手上油脂弄髒刀身,破壞原有的防鏽油層。鑑賞時慎言,以免唾沫沾上刀身,引起鏽蝕。日本古時的武士身上常備有懷紙(かいし,Kaishi),有的武士在鑑賞刀劍前先在口中咬一片懷紙,為的就是防止刀身沾上口沫。  如果要將出了鞘的刀劍交到另一人手上,先把刀身垂直,切先向上,刃朝向自己,才可以將刀柄交到別人的手裡。在未能確認別人能否緊握刀柄之前,千萬不能放手。  莖是鑑賞日本刀時重要的一個部分,但是若要鑑賞莖部,必須得到刀主人的同意。為安全計,可以先將刀身納回刀鞘,再拆下目釘和柄,進行鑑賞。  若要納刀回鞘,先用刀鞘的鯉口支撐著切先底部,同樣是為避免刀身兩面和刃鋒接觸刀鞘內側,再讓刀身慢慢滑回刀鞘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