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沿塘河

東沿塘河

東沿塘河,長江支流黃浦江水系河道,位於上海市奉賢區東部,1994年以前統稱沿塘河或欽公塘(俗稱)沿塘河、里護塘沿塘河、里護塘隨塘河,無東、西之別。1994年,市地名辦公室在確定河流標準名稱時,將奉賢縣沿塘河以奉城鎮區為界,分別定名為西沿塘河、東沿塘河。

東沿塘河,西起奉城城白衣聚以東的浦南運河,東終四團鎮五墩村,全長9公里,分別列為奉城鎮四團鎮的鎮級河道。奉城鎮境內的東沿塘河僅有380米長,其餘都已闢為浦南運河段。

東沿塘河,原可使4.6萬畝農田受益,到1990年代已減。通航能力亦遜昔時,白衣而東,尚可使25噸位船隻通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沿塘河
  • 外文名:DongYanTang River
  • 別名:欽公塘沿塘河、里護塘沿塘河、里護塘隨塘河
  • 所屬水系:長江支流黃浦江水系
  • 地理位置:上海市奉賢區東部
  • 流經地區:上海市奉賢區奉城鎮、四團鎮
  • 發源地:上海市奉賢區
  • 主要支流:洪廟港,三團港,四團港
  • 河長:9 km
  • 河口位置:上海市奉賢區
  • 通航能力:25噸
形成變遷,幹流概況,水文特徵,主要支流,治理開發,航道航運,

形成變遷

東沿塘河和西沿塘河,1994年以前統稱沿塘河或欽公塘(俗稱)沿塘河、里護塘隨塘河,無東、西之別。古道西起唐家埭東南,沿皇祐里護塘走向東行,歷今新寺、錢橋、塘外、奉城、洪廟、四團6個建制鎮境,終於四團五墩涵水廟與南匯浦東運河相接,全長約31公里。
里護塘始築於宋代。明成化八年(1472年)里護塘大修築時將奉賢縣境內部分塘段位置內移;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奉賢縣境內里護塘又歷一次較大修築。因此,今這條沿里護塘走向並行並與其同起訖的沿塘河,始成於何時無考,且也未尋得建國前的疏浚記載資料。
建國後,上海市分段開挖浦東運河(即浦東運河浦南運河)。奉賢縣於1958年疏拓浦東運河西段(即後來改名的浦南運河),將奉城鎮大部分河道闢為浦南運河段。沿塘河自此東西不連續。
20世紀70年代時,自唐家埭至錢家橋集鎮段的沿塘河已不見河形,唯塘內坡腳前僅有斷斷續續的幾處水溝,其時定里護塘沿塘河的起點為西起錢橋周陸碼頭,東終四團涵水廟,全長約22公里。
1980年代中期起,沿河北岸興起了連片的民房、廠房、商鋪及其他固定建築物,且緊迫河岸而建,南岸則是公路(即里護塘塘身);同時跨河橋樑多、且梁底標高偏低,因此實施疏浚工程比較困難,浩大的拆遷量難以負擔,遂不再疏浚,沿塘河功能漸遜於前。20世紀90年代,又將其由乾河降為一般河道。
1994年,市地名辦公室在確定河流標準名稱時,將奉賢縣沿塘河以奉城鎮區為界,分別定名為西沿塘河、東沿塘河。第二次全縣水資源普查中,定西沿塘河西起錢橋鎮的錢中河南口,東至塘外、奉城兩建制鎮鎮界處,全長9550米,分別列為錢橋鎮、塘外鎮的鎮級河道。東沿塘河西起奉城白衣聚以東的浦南運河,東終四團五墩,全長9000米。奉城鎮境內的東沿塘河今僅有380米長,其餘都已闢為浦南運河段。

幹流概況

東沿塘河
東沿塘河的位置及水系分布
東沿塘河,位於奉賢區東部,西起奉城鎮白衣聚以東的浦南運河,東終四團鎮五墩村,全長9公里。其中,西段奉城鎮境內的東沿塘河今僅有380米長,其餘都已闢為浦南運河段;西段原洪廟鎮段,西起奉城白衣港,東至四團鎮界,境內長3.50公里,1966年12月浚;東段舊四團鎮段,西起洪廟鎮界,東至五墩村,境內長5.50公里,1966年12月、2001年12月浚。
東沿塘河
東沿塘河(上)交浦南運河(下)於白衣聚村
東沿塘河
東沿塘河白衣聚村段
東沿塘河
東沿塘河洪廟鎮區段
東沿塘河
東沿塘河洪廟鎮洪北村段
東沿塘河
團南村段
東沿塘河
東沿塘河北端四團鎮鎮區西部段
東沿塘河
東沿塘河北端四團鎮鎮區東部段
東沿塘河
東沿塘河北端四團鎮五墩村段

水文特徵

東沿塘河,位於奉賢境內,境內河道屬黃浦江水系,為平原感潮河道。境內河網常水位2.5米。
歷史上,由於里護塘阻隔,塘內外形成兩級水系。東沿塘河屬塘內水系。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大規模治水,因里護塘隔斷的14條河道被先後開通,使夾塘地區與塘內形成統一水系。
1985年~2000年,南橋水文站實測高水位超過3.3米的有11個年份,自1981年以後的15年中,全境內各水文站實測高水位均大於1981年之前。高水位頻率增高,與境內近20年降水趨多、大暴雨趨多、季節性降雨量大等相應。1985年後,境內河道平均常水位在2.50米左右。

主要支流

東沿塘河
洪廟港洪廟鎮區段
洪廟港,系1968年整治拓浚3條(段)歷史的河道和1972年向南延伸開挖一段新河而合成的縣級河道。西北起頭橋東街奉新港,東南流至洪廟,越東沿塘河,穿里護塘,折而直南流,越友誼河,又南逕入人民塘隨塘河。全長10548米,其中,自頭橋東街至今頭橋鎮幸福村盛家橋河段,前身為頭橋港之一段;盛家橋至洪廟裡護塘段前身為無名小浜;自里護塘迤南至友誼河段,前身為鄉村河道洪廟港(建國前的“紅廟路港”古道);友誼河又南,為市屬五四農場實地開挖河段。1968年冬,對此3條(段)舊河道一併進行整治、拓浚,並打通里護塘,使塘內、塘外河段一脈相通。河道斷面規格為頭橋東街至里護塘段,河底高程-0.5米,底寬15米;里護塘至友誼河段,河底高程0米,底寬10米,全河邊坡均為1:2。因其屬“文化大革命”年代開挖拓浚,故正式命名為“紅衛港”。1972年,市屬五四農場以河底高程0米,底寬10米,邊坡1:2的斷面規格,將“紅衛港”自友誼河實地開挖延伸至人民塘隨塘河。1994年,市地名辦公室將紅衛港更名為洪廟港。在里護塘外側河上建有1座套閘和翻水站,以調節、控制夾塘地區河網水位。受是河裨益的農田面積1280公頃,並可通航40噸位船隻。此外,在20世紀80年代初,五四農場又將“紅衛港”自人民塘隨塘河漸次開挖至團結塘隨塘河(長1900米),第二次全縣水利資源普查時,不將其列入洪廟港之列,而以“洪廟港延伸”之名,定為場級河道。1.92萬畝農田受益,可航40噸位船隻。
東沿塘河
里護塘隨塘河(縱)交三團港(橫)與四團鎮區
三團港,里護塘以南原有成於解放前的舊三團港,自三團里護塘(東沿塘河)迤邐而南,終於友誼河。1955年11月曾疏浚。1977年按“北引南排”的河網布局總體規劃,於11月25日動工擴浚,自奉南界河實地開挖至浦東運河,浦東運河至友誼河以舊三團港整治拓浚。次年1月5日竣工,共挖土方230萬立方米,底高程-0.5米,底寬15米,邊坡1:2.5,共耗資151萬元。爾後,五四農場以同樣規格,將三團港自友誼河實地開挖南伸至人民塘隨塘河。全長12522米。河底高-0.5米,底寬15米,邊坡1:2.5,受益農田1566.67公頃,並可通航60噸級船隻。
東沿塘河
四團港(縱)交東沿塘河於四團鎮區東部
四團港,北口於四團鎮東街,集裡護塘隨塘河(四團鎮市河(東沿塘河))、南大港和涇羅港之水,南流穿里護塘,南流經平安鎮終於友誼河,全長8公里余。北口附近建有套閘翻水站各一座。此河成於解放前。1956年12月,重予整治。河底高程0米,底寬4米,邊坡1:2,受益農田1.75萬畝。原為東鄉骨幹河道,今河床淤高,作用遜於昔日。1976年冬,平安鄉撈浚其境內段,挖土方45萬立方米。1983年用挖泥船撈浚北口至浦東運河段。
柴場港,北起四團鎮柴塘里護塘(河口已堵塞),南於原平安鄉民福村入友誼河,全長6公里。俗稱“翁毛港”,舊時未嘗撈浚。1977年,平安鄉對其境內長5.31公里區間,進行整治、改造,使該段達底高程0米,底寬4米,邊坡1:2的規格。
東沿塘河
涇羅港(縱)交東沿塘河(上橫)於四團鎮區東部
涇羅港,位於四團鎮,東北西南走向,北起南匯界界河港,北接浦東新區大團鎮團蘆港及浦東運河,南至四團鎮東沿塘河,長2.25公里(2.40公里),1966年12月、1999年01月鑿(浚)。
包家橋港,位於四團鎮,北起十村里護塘(東沿塘河),南至浦南運河,長1.69 公里,1977年春鑿(浚)。
東沿塘河
鹽棚港(下)在鹽棚村北接東沿塘河(橫)
鹽棚港,位於四團鎮,北南走向,北起三團村里護塘(東沿塘河),南至浦南運河,長1.34 公里,1978年春、2000年12月鑿(浚)。
東沿塘河
南大港(左上)在四團鎮區西北角接東沿塘河(下)
南大港,位於四團鎮,西北東南走向,起頭橋鎮界,南至四團鎮東沿塘河,長4.00 公里(3.85公里)。歷史河道存留,昔名鴨灘涂港。建國後未浚。
陸家橋港,位於四團鎮,北南走向,北起東沿塘河,南至浦南運河,長1.70 公里。1976年12月浚。原名3號河,實地開挖土方,10.9萬立方米。
東沿塘河
洪北中心河洪北村段
洪北中心河,位於洪廟鎮,北南走向,北起玉蟹橋,南至東沿塘河,河長1.50公里,1995年02月浚。
東沿塘河
舊柴場港(縱)在柴場村南霎東沿塘河(橫)
舊柴場港,位於洪廟鎮,西北東南走向,北起頭橋鎮界,南至東沿塘河,河長2.00公里,歷史河道,與今柴場港相距甚遠,南接為盤灶港。建國後未浚。

治理開發

1963年11月10日至同年12月20日疏浚其中西起奉城東門,東到四團柴場的一段,長4500米,計投用勞動力7.89萬工日,挖土方19.71萬立方米。1965年12月18日又動工疏浚西起塘外鹽行蘇家碼頭,東至奉城青村港長6800米的河段,於1966年1月7日竣工,投用勞動力12.81萬工日,挖土方34.03萬立方米。這2次疏浚的斷面規格都取河底高程0米,底寬5米,邊坡1:2。1966年12月2日動工疏浚自洪廟東至五墩長8400米的河段,河道斷面為河底高程0米,底寬5~7米,邊坡1:2,於1967年1月竣工,投用勞動力8萬工日,挖土方19.7萬立方米。20世紀70年代後期起,將沿塘河與浦東運河、人民塘隨塘河並列為全縣“3橫乾河”之一。受此河裨益的農田面積3066.67公頃。
1997年春、1998年冬,塘外鎮組織疏浚境內西沿塘河大部分河段。2001年冬,在夾塘地區水利綜合改造中,以縣辦工程性質疏浚東西沿塘河部分區間。

航道航運

據《奉賢縣誌》,1990年代時,沿塘河通航能力亦遜昔時,錢橋至奉城段僅能通行10噸位船隻,白衣而東,尚可使25噸位船隻通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