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北乾

東江北幹流水道,由石龍經新塘、麻沖入獅子洋,長42公里,水深1.5米,石龍到新塘可發展為500噸航道,新塘以下可發展為1000噸航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江北乾
  • :42公里
  • 水深:1.5米
  • 地點:東江
水道流量,主要糧產,經濟產區,歷史災害,水利建設,

水道流量

東江北乾
東江北乾
東江北幹流北岸增城境內,與東莞市相望,地形為平原,流域內地勢北高南低,是增城市主要航道。東江北幹流水深河寬坡降緩,便於通航,沿岸各鎮水運交通發達,新塘鎮以下可通航千噸輪船,300噸輪船可達增江口。
東江北幹流在增城市境內流程30公里。1997年監測結果表明,其水環境質量優於國家地面水Ⅲ類標準。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630毫米,大部分集中在4~9月份。降水量產生徑流量大,地表、地下水資源豐富,流域年徑流深1134毫米,東江北幹流過境客水150.8億立方米,過境客水是穩定的重要水源。

主要糧產

東江北幹流從東向西流經石灘鎮、新塘鎮,平原區內河涌縱橫交錯,是增城主要糧產區及經濟作物區,流域內水稻是主要糧食作物,經濟作物有蔬菜、花生、果蕉、荔枝、木薯等。

經濟產區

北岸增城境內有耕地面積15.6萬畝,其中水田12萬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0.8畝。共有人口33.5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6.6萬人,平均人口密度為435人/平方公里,糧食總產5.2萬噸。這裡展現出“小天府”的物阜民康的景象。同時,流域內工業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主要行業有汽車、機車及其配件、工藝紡織、製衣工業、家私、皮革製鞋、電子電器、建材、化工、五金機械等。

歷史災害

民國以來北幹流洪旱災害十餘次
</strong>據了解,統屬珠江流域的東江水系,一方面具有流量大、含沙量少、汛期長、水資源豐富的特點,一方面又具有雨量充沛,且年際變化大,月份分配不均,地表徑流變化大等特點,因而也易洪、易澇、易旱,尤其是東江北幹流更易發生洪澇和旱災。
民國時期增城地區曾發生大旱災2次,一些地區旱情嚴重,稻禾普遍無水枯黃、顆粒無收。新中國成立後有旱災10次,1977年的春旱是增城建國後的第三個嚴重旱災年,具有時間長、旱情重、範圍廣的特點。從1976年11月至1977年5月的181天中,未下過透雨,溪水枯竭,地面徑流減縮,江河水嚴重下降,除東江、增江外其餘河水斷流。
此外,民國時期增城地區還發生水災5次。1915年7月,東江、增江洪水暴漲,堤圍崩潰,沿江各地淹沒殆盡,災情深重。1931年4月至7月,東江、增江洪水暴漲,沿江堤圍衝決。建國後又發生幾起水災。1959年6月10日至15日,東江、增江連降暴雨,江河水位猛漲,流域內的增博、石灘、仙村等大圍漫頂潰決,農田受淹,房屋倒塌,沖毀廣深鐵路及廣汕公路,鐵路運輸中斷。2005年6月18~25日增江上游的增城部分地區普降大暴雨;6月23日東江水位上漲並發生18年一遇天文大潮。同年8月20~24日增城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嚴重災害。

水利建設

為有效地防禦洪澇災害和旱災,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增城段東江流域逐年興建起一系列水利工程設施,包括各種蓄、引、提水工程和堤壩。
上世紀50年代初,為了進一步提高防洪標準,增城政府決定進行防洪復堤,聯圍築閘,先後建成增博大圍、石灘大圍、鵝桂洲圍、仙村大圍等。上世紀60年代,轉為治澇為主結合防洪灌溉;治澇方面實行分區排水,逐步提高排澇標準。
在河道整治方面,東江北幹流北岸增城段通過多年對河道的固堤、綠化、治污和綜合開發,包括加固、險工處理、控導護岸、河道清障等措施,經過歷次整治,河道防洪能力得到了提高。另外,增城政府更注重對東江北幹流增城段流域的開發。流域內已建有中小型水庫42宗,中型水庫有增塘水庫1宗;小(1)型水庫2宗;小(2)型水庫39宗,總庫容為0.406億立方米,控制集雨面積93.9平方公里。此外,增城流域內現有中型灌區2處,即增塘水庫灌區,西福河活動陂灌區,小型灌區41處,總計有效灌溉面積為6.2萬畝。還有機電泵站197處,總裝機容量4064千瓦,灌溉面積0.6萬公頃(8.85萬畝)。
在水資源利用方面,1990年東江北幹流北岸增城段流域總供水量1.062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0.99億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0.07億立方米;在總用水量中農業灌溉用水量占總用水量的79.8%。另外,廣州市在新塘建了兩座大型自來水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