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二批)

《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二批)》是由廣州市民政局於2023年11月28日公布。該名錄共收納441個具有廣州特色和代表性的老地名、歷史地名,包括廣州各行政區名稱、廣州大橋等橋樑名稱、沙灣水道等自然地理實體名稱。每個地名詞條的內容包括標準名稱、羅馬字母拼寫、來歷、含義、歷史沿革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第二批)
  • 公布日期:2023年11月28日
編制說明,政區區片,雲山珠水,

編制說明

廣州是有著 2200 多年建城史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中國民主革命的策源地,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和試驗田,在波瀾壯闊的發展進程中沉澱和孕育了許多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地名,這些地名見證和記錄了廣州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地理等演變和當地民眾的生產生活、風俗民情,成為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和文化之根。為了更好地保護和傳承廣州文脈,廣州市民政局根據《地名管理條例》《廣東省地名管理條例》《廣州市地名管理規定》有關規定和廣州市第二次地名普查成果等資料,組織編制了《廣州市地名保護名錄》,旨在通過對這些老地名、歷史地名的挖掘和研究,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依法編制本名錄。《地名管理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名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本行政區域內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體現中華歷史文脈的地名進行普查,做好收集、統計等工作,制定保護名錄。”《廣州市地名管理規定》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市、區民政部門應當分級分類編制同級行政區域內的地名保護名錄並向社會公布,結合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其他相關工作,對地名依法實施保護利用。”本名錄以廣州市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成果資料為基礎,輔以《天一閣藏明代方誌選刊·正德瓊台志(廣東省)》《廣III東省志•地名志》《廣東省行政區劃圖志》《廣東省古今地名詞典》《廣州百科全書》《廣州城坊志》《廣州市地名志》等資料,經收集、整理、統計等環節編制而成。列入本名錄的地名應當具備一定的條件。《廣州市地名管理規定》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地名可以列入地名保護名錄:(一)反映廣州歷史文化和民俗傳統,具有特定時代特徵和地域特色;(二)與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歷史事件或者著名歷史人物、民間傳說等相關,具有紀念意義;(三)其他具有歷史文化價值或者紀念意義的地名。”列入本名錄的詞條共 441 個,根據其主要功能和歷史特點分為政區區片、雲山珠水、名勝古蹟、千年商埠、紅色印記、近代史跡、古村古莊、老街老巷、交通設施、科教文衛10 類。每個詞條的釋文內容主要包括標準名稱、漢語拼音及其來歷、含義、歷史沿革等,重在反映其文化屬性、時代特徵和地域特色。列入本名錄中的地名應依法予以保護。《廣州市地名管理規定》第二十條規定:“對列入地名保護名錄的地名,應當採取下列措施加以保護利用:(一)嚴格限制更名;(二)運用掛牌、立碑等形式宣傳相關歷史文化;(三)周邊地理實體命名、更名時,合理派生使用;(四)已經銷名或者消失不用的,在地理實體原址重建或者遷移時視情恢復使用;(五)其他保護利用措施。”作為加強我市地名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的一項基礎工程,IV本名錄的編制按照“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貼近實際、穩步推進”的工作思路,注意借鑑其他省、市編制地名圖、錄、典、志的做法,堅持“成熟一個、列入一個”的采詞原則,對列入本名錄的每個地名認真把關,注重挖掘其歷史文化內涵和紀念意義,以體現其保護傳承價值。本名錄中涉及數據,主要參照國家地名信息庫的做法進行表述:歷代紀年均換算成公元紀年(在括弧中表示),不加“公元”、“年”字樣,如“唐武德元年(618)”;占地面積、建築面積為平方米取整數,公頃和平方千米取小數點後兩位,占地面積不足 1 平方千米的以公頃表示(自然地理實體除外);除國家規定必須用漢字書寫的數字(如清光緒三十二年)外,其他均以阿拉伯數字表示。地名用字原則上以《通用規範漢字表》(2013 年發布)規定使用的規範字為準,個別地名仍沿用地方方言或者習慣用字。地名拼寫執行中國地名委員會等 3 部門 1984 年 12 月 25 日公布的《中國地名漢語拼音字母拼寫規則(漢語地名部分)》。因本名錄的編制尚無具體規則可供遵循,亦缺乏編制工作的經驗,故在體例框架、采詞範圍、詞條分類等方面還難以做到窮盡合理,在詞條釋義、地理實體概況等方面也還難以做到全面準確,誠望包涵並予以指正,以便在後續編制工作中進一步改進和完善。

政區區片

1.越秀區[Yuèxiù Qū] 廣州市轄行政區。位於廣州市中部,東與天河區接壤,南臨珠江、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與荔灣區毗鄰,北鄰白雲區、天河區。是廣東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協,廣州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協的所在地。行政區域面積 33.8 平方千米,下轄 18 個街道,區人民政府駐北京街道越華路 183 號。因境內有越秀山而得名。自秦代至元代先後為南海郡番禺縣地,南越國建都之地,南海郡、縣治所,漢建安二十二年(217)為交州治所,州、郡、縣同治地,唐代至南漢為嶺南道、南海郡、嶺南東道、興王府的治所及番禺縣治所。宋開寶四年(971)為廣南東路治所,後東屬番禺、西屬南海兩縣。元代屬江西行省廣東道廣州路,為道、路治所。明代為廣東布政使司、廣州府治所,清代為兩廣總督、廣東巡撫及廣州府治所。1912年歸屬廣州市。1949 年,越秀區域內有 11 個區。1949 年 12 月,廣州分為 28 個區,後合併為越秀區等 16 個區。1952 年 9 月,廣州市重新調整城、郊各區,其中市區劃分為東、西、北、中、河南和珠江 6 個區。1960 年 7 月,中區的 8 個街道併入北區,北區改稱越秀區,東區改稱東山區。2005 年 9 月,東山區併入越秀區,成立新的越秀區。是廣州市最古老的中心城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蹟眾多。如光孝寺、懷聖寺光塔、聖心大教堂、中山紀念堂、廣州公社舊址、秦代造船工場遺址、鎮海樓、五仙觀、嶺南第一樓、明代古城牆、三·二九起義指揮部舊址、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等。是封建社會時期最早最大的外貿港口之一,唐代波斯人、阿拉伯人來華貿易,居住的今光塔路一帶,稱為番坊。宋代“雙門底”以南(今北京路段)發展成為商業鬧市,城西南的南濠口、西澳(今廣東省中醫院一帶)是當時廣州最大的外貿碼頭、市舶司駐地,有“百貨之肆、五都之市”之稱。明、清時期濠畔街一帶,秦樓楚館、商鋪林立,堪似南京的秦淮河。改革開放後,北京路、中山五路一帶已成為廣州最繁華的商貿中心和古城文化旅遊區之一,環市東路一帶寫字樓雲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高度密集,形成具有特色的“總部經濟”,成為華南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
2.海珠區[Hǎizhū Qū] 廣州市轄行政區。位於廣州市中部,珠江南面,北部與越秀、荔灣、天河區隔江相鄰,東部、西部、南部分別與黃埔、荔灣、番禺區相望。區域的主體為海珠島,還有官洲島和丫髻沙島。行政區域面積 90.4 平方千米,下設 18 個街道,區人民政府駐江海街道廣州大道南 999 號。古稱江南洲,歷史上屬番禺縣地。“海珠”得名於古代珠江的海珠石。清乾隆年間范端昂《粵中見聞》所記:“廣城南海中,有片石湧出水面,廣袤數十丈。相傳有賈胡持摩尼球至此,珠飛入水,浦曰沉珠,其石曰海珠”。海珠石因長年受泥沙沖積,漸與珠江北岸連成陸地。海珠區還有“河南”的舊稱,一般認為因其在廣州珠江南岸而得名。據清屈大均《廣東新語》所記:“河南之得名自孚(楊孚)始”,認為河南之名源於東漢時期楊孚。東漢章帝時期楊孚在河南洛陽為官,他辭官回居住地時,帶回幾株河南洛陽的松樹,植於宅前,於是人們將其居住的地方稱為河南。1918 年劃入廣州市。1950 年 7 月,原廣州城南蒙聖、洪德、海幢 3 區合併,設河2南區。1960 年 8 月,河南區改稱海珠區,取“海上明珠”之意,沿用至今。區內有海幢寺、琶洲塔、赤崗塔、黃埔古港、七星崗古海岸遺址、十香園、雲桂橋、匯津橋、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太古倉等名勝古蹟和紀念地。
3.荔灣區[Lìwān Qū] 廣州市轄行政區。位於廣州市西部,東北部與越秀區相連,東南部與海珠區和番禺區隔江相望,南部、西部與佛山市南海區接壤,西北部、北部與白雲區相鄰。行政區域面積 59.1 平方千米,下轄 22 個街道,區人民政府駐石圍塘街道芳村大道西 2 號。歷史上地處廣州府城西門外,俗稱西關,因“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美景而得名。有北片和南片,北片位於珠江北岸,原是廣州城外的沉積小平原,河涌密布。早在西漢時期就遍植嶺南佳果荔枝樹,名人雅士以在一灣綠水中品嘗荔枝為樂事,形成“荔枝灣”地名。南片位於珠江西南岸,稱為芳村。荔灣自古風物薈萃、名勝雲集,很早就成為對外貿易和中外文化活躍之地,明代是對外通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廣州對外貿易的管理機構“懷遠驛”設在今十八甫附近,專供各國使節來華下榻,成為中外商人從事貿易的館所。清代十三行是唯一合法對外通商口,長達 85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 年 6 月,逢源區與黃沙區合併稱為荔灣區,首次出現荔灣區名。1960 年 8月,北片西區改稱荔灣區。2002 年 1 月,大坦沙島併入荔灣區。2005 年 9 月,南片原芳村區併入荔灣區,成立新的荔灣區。區內旅遊和商業資源豐富,有荔枝灣(古代羊城八景之一“荔灣漁唱”)、陳家祠、沙面風情建築群、白鵝潭、詹天佑故居紀念館、上下九步行街、荔灣湖公園、華林寺、西來初地、仁威祖廟、錦綸會館、八和會館、西關永慶坊旅遊區等,有泮溪酒家、陶陶居、蓮香樓、廣州酒家等中華老字號。騎樓式店鋪密集,西關大屋展現了古今中外建築藝術與南粵建築工藝的特色,也反映了荔灣區各個時期的歷史和文化。
4.天河區[Tiānhé Qū] 廣州市轄行政區。位於廣州市東部,東與黃埔區接壤,南與海珠區隔江相望,西與越秀區、白雲區相連,北與白雲區毗鄰,行政區域面積 96.33 平方千米,下轄 21個街道,區人民政府駐天園街道天府路 1 號。因轄內有原天河機場及天河村、天河體育中心等地名而得名。1985 年 5 月,天河區從廣州市郊區分出,成為廣州市轄行政區。1987 年 9 月,同和鎮(由同和鄉和京溪鄉組成)劃歸白雲區管轄。1992 年 4 月,楊箕村從東山區劃歸天河區。1994年 2 月,原市農工商聯合總公司鳳凰農工商公司屬下的柯木塱、漁沙坦兩行政村劃歸天河區。1994年 8 月,沙東村二隊(自然村)從東山區劃歸天河區。2000 年 9 月,原屬廣州市新塘農工商公司的新塘、沐陂、凌塘、玉樹 4 個行政村劃歸給天河區。2005 年 6 月 7 日,登峰街道和楊箕村劃歸越秀,新塘街道的玉樹村劃歸蘿崗區。天河區是廣州市新城市中心區,天河 CBD 是全國三大商務區之一,天河路商業帶有廣州購書中心、天河城、正佳廣場、萬菱匯、天環廣場、太古匯等知名購物商場。廣州市城市新中軸線及花城廣場一帶有中信廣場、廣州周大福金融中心(東塔)、廣州國際金融中心(西塔)、花城廣場、廣東省博物館、廣州圖書館、廣州大劇院、廣州市少年宮等標誌性建築。石牌、五山一帶匯集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3等多所高校。有毛主席視察棠下農業生產合作社舊址、十九路軍淞滬抗日將士墳園、朱執信墓、鄧世昌衣冠冢、火爐山森林公園、龍眼洞森林公園、天河公園等紀念地及名勝古蹟。有珠村乞巧節、龍舟競渡、舞獅、粵曲等特色文化。轄內捷運、快速公交系統(BRT)等多層次城市交通體系完善,有廣州火車東站、天河客運站、東圃汽車客運站等鐵路公路運輸中心。
5.白雲區[Báiyún Qū] 廣州市轄行政區。位於廣州市中北部,東鄰增城區,南連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黃埔區等四個區,西接佛山市南海區,北接花都區和從化區。行政區域面積 795.8平方千米,下轄 20 個街道和 4 個鎮,區人民政府駐景泰街道廣園中路 238 號。因境內有白雲山,故名。前身為廣州市郊區。1949 年 11 月,廣州市政府第一次進行市屬區域調整,郊區調整為南岸、三元里、沙河、石牌、新洲、瀝滘、芳村 7 個行政區。1950 年 7 月,成立郊區辦事處,統管城郊 7 個區的日常行政事務。1951 年 8 月,城郊 7 個區合併為白雲、西村、新滘、芳村 4 個區。1954 年 6 月,又將 4 個郊區合併為新滘、白雲、黃埔 3 個郊區。1956 年 4 月,將白雲、黃埔、新滘 3 個城郊行政區合併成立廣州市郊區。1960 年 5 月,廣州市撤銷郊區,原郊區分設為江村、黃埔、芳村、良田 4 個人民公社。7 月,4 個人民公社調整為江村、黃埔、芳村 3 個人民公社,均為區建制。1962 年 5 月,將 3 個區級人民公社合併,重新成立廣州市郊區,並組成郊區區委、郊區人民委員會。1980 年 6 月,廣州市郊區革命委員會改為廣州市郊區人民政府。1981年 6 月,成立礦泉街道,轄三元里公社的居民戶。1984 年,公社改為區,大隊建鄉。1985 年 5月,從廣州市郊區劃出沙河、東圃 2 個區及五山、員村、沙河、車陂 4 個街道,建立天河區;劃出鶴洞區和芳村、鶴洞 2 個街道,建立芳村區。1986 年 5 月,將廣州市郊區轄下的新滘區和赤崗街道劃歸海珠區。1986 年 12 月,廣州市郊區撤銷區公所,改建為 12 個鎮,新設三元里街道,連同原有的礦泉街道、槎頭街道,共 3 個街道,另有 1 個漁業聯社。1987 年 1 月,廣州市郊區更名為廣州市白雲區,列入廣州市城區建制。區內旅遊資源豐富,有新“羊城八景”之一的白雲山風景區、帽峰山森林公園、白雲湖公園、雲台花園等。“蒲澗濂泉”“白雲晚望”“景泰僧歸”等均被列入古代“羊城八景”。三元古廟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自發鬥爭的歷史見證。石馬桃花、江高大田馬蹄粉、江村黃雞、人和霸王花等眾多土特產品聞名遐邇,是廣州市重要的農副產品基地和花果之鄉。
6.黃埔區[Huángpǔ Qū]廣州市轄行政區。位於廣州市東部,珠江北岸,東接增城區,西臨海珠區、天河區、白雲區,南接番禺區,北至從化區。行政區域面積 484.17 平方千米,下轄 16 個街道和 1 個鎮,區人民政府駐蘿崗街道香雪三路 1 號。地名來歷有兩說,一說是環繞南海神廟前的珠江河段,古稱為“黃木之灣”,整個河段稱為“黃木河”,而沿河兩岸都稱為“黃木”,由於鄉音原因,“黃木”遂轉變成“黃埔”;另一說出自黃木河南岸的自然村黃埔村(歷史上曾屬黃埔區管轄,現為海珠區管轄),傳說有一鳳凰飛來該村地頭沐浴,所以叫“凰浦”;後因該村黃姓人較多,且是開村人,故改稱為“黃埔”(取“浦”字諧音“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黃埔地區前屬番禺4縣管轄,1951 年劃入廣州市,1953 年 1 月第一次建立區級建制,1956 年撤銷併入廣州市郊區,1958 年橫沙鄉和東圃鄉合併成立黃埔人民公社,1960 年 7 月第二次建立區級建制,1961 年改為黃埔公社,1962 年撤銷併入廣州市郊區,1973 年 11 月第三次建立區級建制。2002 年 8 月“撤鎮設街”撤銷大沙、南崗、長洲鎮,設立大沙、文沖、南崗、荔聯、穗東、長洲街道,2014 年 1 月經國務院批准,原黃埔區、蘿崗區合併為新黃埔區,2015 年 9 月 1 日,新黃埔區成立。黃埔區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南海神廟,近代中國革命策源地和“將帥搖籃”——黃埔軍校,抗戰史跡——東江縱隊會址舊址,嶺南建築瑰寶——玉岩書院和橫沙書香街等名勝古蹟。有中新廣州知識城、廣州科學城、黃埔港、生物科技園區(官洲島)等科技與創新發展聚集區,是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
7.花都區[Huādū Qū] 廣州市轄行政區。位於廣州市西北部,東鄰從化區,南至白雲區,西接佛山市三水區和南海區,北靠清遠市清城區。行政區域面積 970.04 平方千米。下轄 4 個街道和 6 個鎮,區人民政府駐新華街道迎賓大道 89 號。因地處花山,清代設縣時定名“花縣”。漢代屬番禺縣轄,隋時屬南海縣轄,宋代以後屬番禺、南海分轄。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劃出南海、番禺兩縣部分區域置花縣,隸屬廣州府。1914 年,花縣屬粵海道。1920 年,由廣東省直轄。1936年,歸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抗戰爆發後,隸西江行署。1943 年,復歸第一行政督察區,次年改屬省政府直屬督察區。1949 年 10 月 13 日,花縣解放,屬北江專區,同年 12 月隸屬珠江專區。1952 年和 1956 年先後改屬粵北行政區和佛山專區。1958 年 11 月花縣改名“廣北縣”,次年 3 月復名花縣。1960 年 4 月 20 日劃為廣州市屬縣。1993 年 6 月 18 日,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定名“花都市”(縣級),由廣東省直轄,委託廣州市代管。2000 年 5 月,國務院批准花都撤市設區。花都區歷史悠久,有著名歷史人物洪秀全、馮雲山、駱秉章等。境內有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工業企業較發達,有“中國皮具之都”的美稱。
8.番禺區[Pānyú Qū] 廣州市轄行政區。位於廣州市南部,北臨海珠區、黃埔區,東隔珠江與東莞市相望,西臨佛山市南海區、順德區,南接南沙區。行政區域面積 529.94 平方千米。下轄11 個街道和 5 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市橋街道清河東路 319 號。“番禺”之名,歷代省志、府志、縣誌,多持“二山”說。《後漢書·地理志》、唐《元和郡縣誌》及《初學記》等均認為縣治有番山、禺山,因以為名。此外還有“一山”說。根據《水經注》記載,“番”是指轄內的番山,“禺”即隅,指附近的地方,“番禺”意為番山及其附近地帶。番禺始建於秦始皇三十三年(前 214),為南海郡郡治所在地。漢代至清代,逐步劃出今珠江三角洲主要縣市和香港、澳門地區。清代至二十世紀前期,番禺和南海分東西兩半管治廣州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後,全縣分為鹿步司、茭塘司、沙灣司、慕德里司 4 個巡檢司和 1 個河泊所及捕屬。1933 年,番禺縣署從廣州城內遷至新造,1945 年遷至市橋。1949 年 10 月,番禺全境解放。1958 年 9 月 3 日,全縣改稱“番禺人民公社”。1958 年 12 月,番禺、順德合併為番順縣。1959 年 6 月,番禺、順德分別恢復縣的建5置。1987 年 1 月 1 日,全縣設定 22 個鎮。1992 年 5 月,番禺縣改為番禺市(縣級市,廣州市代管)。2000 年 5 月 21 日,撤銷番禺市,設立番禺區,原行政區劃不變。2005 年 4 月 28 日,原番禺區南沙街道、萬頃沙鎮、橫瀝鎮、黃閣鎮以及靈山鎮的廟南村、七一村和廟青村部分區域,東涌鎮慶盛村、沙公堡村、石排村部分區域以及珠江管理區劃出,設立南沙區。2012 年 9 月,東涌鎮、大崗鎮、欖核鎮劃歸南沙區管轄。有華南地區最大的高鐵客運樞紐廣州南站。有長隆旅遊度假區、蓮花山旅遊區、廣東科學中心、寶墨園、嶺南印象園、大夫山森林公園、沙灣古鎮、餘蔭山房等名勝古蹟,以及大嶺村等中國傳統村落。
9.南沙區[Nánshā Qū] 廣州市轄行政區。位於廣州市南部,珠江虎門水道西岸,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在此匯集。東與東莞市隔江相望,西與中山市、佛山市順德區接壤,北以沙灣水道為界,與番禺區隔水相連,南瀕珠江出海口伶仃洋。行政區域面積 783.86 平方千米,下轄 4 個街道和 6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南沙街道鳳凰大道 1 號。據《番禺縣鎮村志》載:“因地處黃山魯南面沙洲,清代已習稱南沙”。南沙區中部地勢高,為山地丘陵,北部為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南部為沖積平原、灘涂,地勢低平。水網密布,河涌交錯。屬南亞熱帶季風性海洋氣候。1993 年 5 月 12 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2005 年 4 月 28 日,國務院批准設立廣州市南沙區,番禺區的萬頃沙鎮、黃閣鎮、橫瀝鎮、南沙街道,靈山鎮廟南村、七一村、廟青村的部分區域,東涌鎮慶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部分區域以及珠江管理區劃歸南沙區管轄。2012 年,番禺區的東涌鎮、大崗鎮、欖核鎮劃歸南沙區管轄。2012 年、2014 年,國務院先後批准成立南沙新區、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南沙片區,是建設中的廣州城市副中心。2015 年 4 月 21 日,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掛牌。自貿區南沙片區是廣東自貿試驗區面積最大的片區,面積 60 平方千米,由 7 個區塊組成。2020 年 7 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廣州南沙保稅港區整合最佳化為廣州南沙綜合保稅區。
10.從化區[Cónghuà Qū] 廣州市轄行政區。位於廣州市東北部,東與增城區、惠州市龍門縣相接,南接白雲區、黃埔區,西與花都區、清遠市相鄰,北連清遠市佛岡縣、韶關市新豐縣。行政區域面積 1974.5 平方千米。下轄 3 個街道和 5 個鎮,區人民政府駐街口街道新城東路 99 號。明弘治二年(1489),由番禺劃地設定從化縣,縣城在今花都橫潭,後遷街口,“從化”取自清代《建東山劉公祠碑》文中的“蓋取遠氓歸化之義也”而得名。1949 年 5 月成立縣人民政府,1949 年 10月 13 日,全縣解放,隸屬省北江臨時行政委員會。1953 年 3 月,劃歸粵北行政區(後稱韶關專員公署)。1958 年 10 月,從化、佛岡兩縣合併為從化縣,仍屬韶關專員公署。1959 年 1 月,改屬佛山專員公署。1960 年 9 月,改屬廣州市。1994 年撤縣設市,2014 年撤市設立廣州市從化區。從化區以溫泉聞名,有“中國溫泉之都”“北回歸線上的明珠”“廣州後花園”等美稱。境內有 100 多個湖泊水庫,森林覆蓋率達 67.2%。有旅遊景區近 20 處,有廣裕祠、五嶽殿等國家、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及新石器時代的呂田獅象岩人居遺蹟及眾多古村落等文化景觀。
11.增城區[Zēngchéng Qū]廣州市轄行政區。位於廣州市東部。東鄰惠州市博羅縣,南臨東江與東莞市隔江相望,西連黃埔區,北與從化區、惠州市龍門縣相接。行政區域面積 1616.47 平方千米,下轄 6 個街道和 7 個鎮,區人民政府駐荔城街道惠民路 1 號。東漢建安六年設立增城縣,隸屬南海郡,據明清兩代《增城縣誌》載:“後漢建安六年(201),析番禺地置增城縣”。地名由來有三說:一說《元和郡縣誌》載:“崑崙山上有閬風,增城,蓋取美名也”。意指此為美好之地;二為增江說:《太平寰宇記》載:“增城縣,因增江為名”;三為加城說,清宣統《增城縣誌》載:“永樂志云:南海郡,前統縣六,今增為七,故名增城”。南朝宋元嘉年間,分設東官郡,曾遷郡治於增城。並析增城置綏寧縣。隋開皇十年(590 年),撤銷東官郡,廢綏寧入增城,歸屬廣州府。明弘治年間,先後析增城部分地域置從化、龍門縣,明、清仍屬廣州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隸屬東江專區、粵中行政區、惠陽專區、佛山專區、廣州市。1975 年劃歸廣州市管轄,1993 年撤縣設市、由廣州市代管,2014 年改設增城區至今。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增城欖雕,有廣州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區(畲族村),有何仙姑家廟、增江畫廊、白水寨等名勝古蹟。
12.洪橋[Hóngqiáo] 位於越秀區西北部,越秀山麓。東起東濠涌,南至法政路、東風中路,西至解放北路,北達環市中路、廣九鐵路。因古時人們稱書院為“黌”,前往越秀山麓的書院有橋名為“黌橋”,後簡化為“洪橋”,故名。轄內有鎮海樓、五羊石雕、明古城牆、中山紀念碑等名勝古蹟。
13.竹絲崗[Zhúsī Gǎng] 位於越秀區東部,東至新裕大廈,南鄰億達大廈,西為中山大學北校區,北有執信中學。因原為山崗,且崗上種有粉單竹,故名。
14.瑞寶[Ruìbǎo]位於海珠區西南部。清順治年間建村,因四面環水及地形似堡壘,取名“水口堡”;後取諧音和吉祥之意改稱“瑞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歸新滘區管轄,隸屬廣州市郊區。有瑞寶涌、大幹涌、石溪涌等河涌。有鄧氏宗祠、何善衡故居等古蹟。
15.赤沙大圍[Chìshā Dàwéi] 位於海珠區北部,官洲街道轄內。東鄰朝盛圍,南接官洲北約,西達西約,北接黃埔涌。原是一個大型堤圍,宋代建成堤圍時命名。
16.沙園[Shāyuán] 位於海珠區西部。因地處古時河南七十二村之一的沙園村,故名。區片內有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匯津橋,有寶崗大道、昌崗中路、工業大道北等道路。
17.素社[Sùshè] 位於海珠區西北部。清末民初,一些文人遷入此地,形成社會團體,俗稱“社”,因文人聚會吃齋而得名“素社”。區片內有南蟠龍里李氏自然村、基立新村華僑建築等。
18.南石頭[Nánshítóu] 位於海珠區西南部。1950 年建南箕鄉政府,屬新滘區。1952 年屬河南區(今海珠區)管轄。1953 年與沙園鄉合併,設立南邊街道。1960 年 3 月,南邊街道析出石7溪村,4 月成立石溪人民公社。1961 年撤社設南石頭街道。1969 年底,南石頭街道區域向東擴至大宋崗和燕子崗。1981 年,南石頭街道區域向南擴至石溪山頂、沙溪、工業大道南一帶。
19.衝口[Chōngkǒu] 位於荔灣區中部。東臨珠江白鵝潭至鶴洞大橋段,南達鶴洞路,西與茶滘、東漖街道相接,北至下市湧出口。因地處兩條河涌交匯處而形成的村落,故名。原為沙丘台地,河涌縱橫,有大沖涌和沙涌。
20.東漖[Dōngjiào] 位於荔灣區中南部。東至花地大道中,南連環翠北路,西至花地河,北至浣花路。因位於花地河東側(“漖”為水名),故名。以花卉種植和觀賞魚養殖出名。
21.東沙[Dōngshā] 位於荔灣區南部。東、南與海珠區、番禺區隔江相鄰,西與東漖街道、中南街道相鄰,北連白鶴洞街道。因位於原東塱村和沙洛村,各取一字,故名。有南漖門樓、武帝古廟、車歪炮台、廣州市界碑、陳永澤堂水埠等文物古蹟。
22.多寶[Duōbǎo] 位於荔灣區北部。東起寶華路,南臨珠江,西至今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旁荔枝涌,北至寶源路。清代安徽巡撫鄧華熙在此地建樓宇,為該地起名“多寶”。多寶為舊時西關的一部分,是粵劇名藝人的聚居區。十五甫正街、寶華正中約、多寶坊等是西關大屋較集中的街巷。
23.金花[Jīnhuā] 位於荔灣區北部。東至人民北路,南至中山七路、龍津中路,西至荔灣路,北至西華路。因區內曾建有金花廟,故名。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家祠。清末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金花曾是紡織、針織廠聚集的地區。
24.龍津[Lóngjīn] 位於荔灣區北部。東至越秀區光塔街道,南至華林街道,西至逢源街道,北至金花街道。因傳說有龍騰飛空中,津液滴下龍津石橋旁水井,井水清甜可口,故名龍津。清代已有記載此街。有西門瓮城遺址、綸園、陶倫學社、樂行會館舊址等古蹟。
25.南源[Nányuán] 位於荔灣區北部。東與彩虹街道相鄰,南與昌華街道相連,西與橋中街道、白雲區松洲街道隔江相望,北與西村街道相接。因取當地南澳和源溪各一字成立街道,故名。有漢大夫陸賈駐節故地、“開越陸大夫駐節故址”碑、南岸環翠園、廣東省立工業專門學校(甲工)、啟康馬公祠、善侖蔡公祠等古蹟。
26.棠下[Tángxià] 位於天河區中南部。地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此處曾有高大的甘棠樹,先民在甘棠樹下開村,故名;二說因取自西周時期周公在甘棠樹下理政的典故,故名。南宋初年開村,最早的村民是錢氏和白氏,後鐘姓和潘姓從珠村分支而來,村落逐漸壯大。清代歸屬番禺縣鹿步司車陂堡,民國時期歸屬番禺縣第四區車陂堡。1953 年 6 月,棠下、車陂等地劃歸廣州市黃埔區管轄。1960 年起歸屬郊區東圃公社。1985 年起歸屬天河區東圃公社(東圃鎮)。19978年 12 月,歸屬棠下街道管轄。1958 年 4 月 30 日,毛澤東主席視察棠下農業合作社。現存鐘姓宗祠 10 座,潘姓宗祠 1 座,其中湛川鐘公祠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27.江夏[Jiāngxià] 位於白雲區南部,黃石街道轄內。東至廣雲路,南至黃石公路,西至祥景社區,北至華南快速幹線。南宋度宗鹹淳九年(1273),李氏先人為避胡妃之亂從南雄遷至此地立村。因村內多山崗,風景秀美,得名峻崗。村子建在山崗下,名崗下村。後因粵語同音字通用,取“崗下”的諧音,改名“江夏”。
28.江高[Jiānggāo] 位於白雲區西北部。廣花公路與流溪河相交處西南。片區內原有清代所建的江村墟和高塘墟,1938 年被侵華日軍所毀,抗日戰爭勝利後重建,兩墟合併,各取一字,合稱為“江高”。有禺北民眾抗日紀念亭、普惠醫院舊址、聽松亭、石華書院等古蹟。
29.人和墟[Rénhé Xū] 位於白雲區北部,流溪河西側。清嘉慶五年(1791)由鴉湖、下高增、漢塘等 18 個鄉合股建墟,寓意眾人和睦相處,故名。是廣州市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人和霸王花是當地特產。有梁伯軒夫婦墓、曹佑和故居、君茂家塾、甘先故居等古蹟。
30.太和墟[Tàihé Xū] 位於白雲區東北部。1821 年由營溪、謝家莊等 8 個鄉及海外華僑人士集資興建,寓意“祈太平和睦之意”,故名。有帽峰山森林公園、玉虛宮、太和鄉抗戰殉國同胞紀念碑等古蹟和紀念地。
31.九龍[Jiǔlóng] 位於黃埔區東北部。因由九佛片和鎮龍片合併,各取一字,故名。2005 年8 月,原白雲區鐘落潭鎮九佛片和原增城區中新鎮鎮龍片合併為九佛鎮龍片區,歸廣州市蘿崗區管轄。2006 年 1 月,成立廣州市蘿崗區九龍鎮人民政府。2014 年 1 月,經國務院批准,原黃埔區與蘿崗區合併為新黃埔區後調整為廣州市黃埔區九龍鎮。2019 年 3 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廣州市黃埔區九龍鎮,設立黃埔區龍湖街道、九佛街道、新龍鎮。鎮內鄉村遺存大量人文遺蹟、古樹名木、族譜史籍、民間傳奇。鎮內貔貅舞、舞春牛、客家山歌等項目入選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坦村貔貅舞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九龍白玉蘭森林公園、生態園林公園、油麻山森林公園等景點。
32.新造[Xīnzào] 位於番禺區東北部。東至化龍鎮,西隔瀝滘水道與小谷圍街道相望,南至南村鎮、化龍鎮,北隔珠江與廣州大學城對望。明景泰五年(1454),當地人在河灘造地,築堤建圩,故名新造。清代為茭塘都的新造堡、穗石堡,是茭塘巡檢司駐地。清末屬茭塘司深水社鄉。1932 年底,番禺縣治遷至新造。1984 年設為新造區。1986 年改為新造鎮。2004 年 8 月,分出小谷圍街道。
33.大石[Dàshí] 位於番禺區西北部。範圍在大石水道以東、三枝香水道以南一帶。相傳唐末有一南遷官員隱居于飛鵝嶺(西山)的石岩中,逢人詢其住處,答曰:“住在大石”,故名。
34.石壁[Shíbì] 位於番禺區西北部。古為充軍之地,今珠江航道未形成前,有長約一里的條狀石岩橫亘水面,導致石岩側畔形成大片沉積土層(現已不存),岩峭如壁,故名。南北兩端分別為大夫山和飄峰山,中部地勢低洼、河涌密集。
35.沙滘[Shājiào] 位於番禺區西北部。因是瀝滘水道和三支香水道交匯沖積而成的沙泥地(“滘”指分支的河道),故名。清末民初,屬茭塘司之維安社鄉,1953 年命名為沙滘,沿用至今。有洛溪村、上漖村、廈滘村、沙溪村等。
36.沙頭[Shātóu] 位於番禺區西部。沙頭舊名碧沙,因山前沙灘與後山碧綠的林木互相輝映,故名碧沙;碧沙初分五坊,最大的是沙頭坊,且有集市,名沙頭圩,因此沙頭逐漸取代碧沙一名。南宋時建村,清代屬沙灣都的欖山堡和白石堡。1953 年大部分屬六區。1957 年沙頭鄉分設為沙頭鄉和沙圩鄉。1959 年 4 月從大石析出為沙頭公社。1984 年設為沙頭區。1986 年改為沙頭鎮。1992 年 1 月全境併入市橋鎮(1993 年改為市橋街道),2001 年分設沙頭街道,沿用至今。
37.鐘村[Zhōngcūn] 位於番禺區西北部。據記載,鐘村各氏人大多數是南宋時從南雄珠璣巷遷來,相傳當時有鐘、湯、屈、曾、余等姓聚居在白馬廟、青樹崗低丘一帶,四周種樹護界,當時鐘姓人較多,故取名鐘山堡,後簡稱鐘村,故名。清代屬沙灣司;1949 年 10 月,屬禺南西區。1957 年,設鐘村鄉。1959 年 6 月從大石析出為鐘村公社。1984 年改為鐘村區。1987 年改稱鐘村鎮。1993 年撤鎮設街道。2005 年鐘村街道辦事處分設鐘村街道辦事處和石壁街道辦事處。
38.石碁[Shíqí] 位於番禺區東部。據傳村口有一花崗岩小丘,俗稱龜如石,其旁有一用石雕的石碁(棋)盤,盤上放有碁(棋)子(古“碁”字通今“棋”字),村民遂以“石碁”為村名。明初開村,稱石碁圩。北部是低丘台地,南部為三角洲平原。有凌邊乞巧節、永善張天師誕等民間文化,有石碁同安社、蓮塘天后宮、節孝流芳牌坊等古蹟。
39.大龍[Dàlóng] 位於番禺區中南部,東、南至石碁鎮,西至市橋街道,北至東環街道、南村鎮。“大龍”一名來自於大龍村,因村北有兩條形如龍的河涌流經,分別是大龍涌、小龍涌,該村位於大龍涌附近,取名為大龍。有國家級文化遺產沙涌鰲魚舞、龍舟競渡等特色文化,有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流芳堂、孔尚書祠、闕里南宗祠、古氏大宗祠、九成書院、跨龍橋、聖母宮等古蹟。
40.花東[Huādōng] 位於花都區東部。東鄰從化區太平鎮,南至白雲區鐘落潭鎮,西接花山鎮,北靠從化區鰲頭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花縣東區,故名。有九龍湖旅遊度假區、九龍潭森林公園、九湖村、高溪村、八角古廟等古蹟。
41.江埔[Jiāngpǔ] 位於從化區東部,流溪河東岸。相傳“大江埔是象形”,要把“象”養肥,就要有足夠的草地和水,加之村前、村後旱埔較多,村前又有一條小溪而取名“大江埔”,於是取名“大江埔”,後得名江埔。明清時期,江埔屬水東堡。1949 年屬東區,後又稱二區。1955 年因區政府設在大江埔,而後改為江埔區。1958 年成立江埔人民公社,後改稱東方紅人民公社。1959年 1 月復稱江埔人民公社。1983 年 12 月撤銷公社,改設江埔區。1988 年 8 月,改設江埔鎮。2004年改為江埔街道。有從化古代八景之一的“鷓鴣返照”(雙鳳山)。
42.良口[Liángkǒu] 位於從化區北部。因有商人在此最早開鋪名號為“兩元”“良興”,後逐漸發展為圩鎮,取其“良興”鋪之“良”,又地處流溪河兩支流交匯水口,故名。明代良口屬流溪堡。1912 年至 1949 年間,先後屬北區、十七區和十八區、五區、二區。1949 年屬北區。1953 年改為五區。1956 年 2 月,撤區改鄉。1958 年 10 月設立良口人民公社。1983 年 11 月,撤銷人民公社,設良口區。1986 年,撤區建鎮。境內天堂頂主峰海拔 1210 米,為從化最高峰。
43.太平[Tàipíng] 位於從化區南部。傳說北宋初期皇帝派楊家將南下平亂,此地從此太平無事,當地居民為紀念楊家將的功績,取名太平。是從化荔枝主產區之一。有宋代錢崗古村落、防禦使鐘公祠,明代廣裕祠堂、五嶽殿、鄧氏宗祠及洪聖高廟,清代鐘樓古村落、太平當樓等古蹟。
44.鰲頭[Áotóu] 位於從化區西部。原名牛頭,傳說在今三夾河邊,村西北處有一山崗,地勢形狀似牛的頭部,取名牛頭。清同治年間,牛頭、龍潭、人和、西隅、梯面等村在牛頭圩聯合舉辦賽詩會,結果牛頭村獨占鰲頭,榮獲詩魁,因“牛頭”與“鰲頭”是方言諧音,村民將牛頭改名為鰲頭,故名。
45.朱村[Zhūcūn] 位於增城區中部。東臨荔城街道、荔湖街道,西臨中新鎮,北臨小樓鎮,南臨寧西街道、仙村鎮、石灘鎮。因元末明初朱姓人由南雄珠璣巷遷居此處立村而得名。境內有西福河、白水寨森林公園。有崔與之、李昴英、胡庭蘭等名人墓地。有葛洪白水山煉丹爐及增城明清古八景之一的“白水丹邱”。
46.正果[Zhèngguǒ] 位於增城區東北部。東臨惠州市龍門縣麻榨鎮,南臨博羅縣福田鎮、增江街道,西臨小樓鎮、派潭鎮,北臨派潭鎮、龍門縣永漢鎮。相傳北宋時因余賓公得道成佛、修成正果而得名。境內有廣州市唯一的少數民族聚居村(畲族村),有正果佛爺寺、師爺廟等古蹟。
47.小樓[Xiǎolóu] 位於增城區中北部。東接正果鎮,南鄰荔城街道,西至中新鎮,北靠派潭鎮。相傳宋末有百歲老人臨終時以屋中有小漏告誡後人要防微杜漸,後取諧音,得名小樓。有增江、二龍河、流溪河流經,是八仙傳說之一何仙姑的故鄉,有北宋理學大家周敦頤後裔聚居形成的村落。
48.仙村[Xiāncūn] 位於增城區南部。東鄰石灘鎮,南臨東江,與東莞市隔江相望,西至新塘鎮、寧西街道,北鄰朱村街道。曾名先村,傳說有一年大旱,因葛洪仙翁雲遊到此,作法降雨普救眾生,為當地帶來“仙氣”,從此風調雨順,百姓安居樂業,遂將“先村”改為“仙村”。
49.派潭[Pàitán] 位於增城區西北部。東至正果鎮,南連小樓鎮,西鄰從化區,北與惠州市龍門縣交界。地名來源有二說,一說因“異派之水而成潭”,故稱派潭;二說相傳因古代盛產木材,結成木排通過河潭銷往外地,取“放排於水潭”之意,取名“排潭”,後諧音成“派潭”。石達開、宋剛、陳李中等歷史人物曾在此活動。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是東江地區重要的根據地和游擊區。

雲山珠水

1.海珠涌[Hǎizhū Chōng] 位於海珠區西北部,跨南華西街道、龍鳳街道、沙園街道、江南中街道、昌崗街道、新港街道、素社街道、濱江街道。珠江一級支流,屬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古稱洗馬涌、馬涌,1987 年整治河涌時,因全涌均屬海珠區,為統一名稱,故名。自西向東流,東接珠江北航道南岸鴨墩水,西至鳳凰崗珠江南航道。幹流長約 6529 米,寬約 26 米,流域面積約 11.32 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鴨墩涌、小港涌、三丫涌。流經曉港公園、十香園等,有工業大道北、南田路、寶崗大道、江南大道中、東曉路、濱江東路等道路跨涌而過,河上建有利濟橋、海珠涌橋等。
2.海珠濕地[Hǎizhū Shīdì] 位於海珠區華洲街道轄內,為國家濕地公園。因地處海珠區,是河涌濕地、城市內湖濕地與果林鑲嵌交混的複合濕地生態系統,故名。海珠濕地地處廣州新中軸線南段,是廣州城市中心城區面積最大的濕地,占地面積約 1100 公頃,被譽為“廣州綠心”。建設範圍主要包括海珠湖及濕地一期、二期、三期、四期等區域。海珠濕地獨具三角洲城市湖泊與河流濕地特色,是候鳥遷徙重要通道、嶺南水果發源地和嶺南民俗文化薈萃區。2017 年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019 年獲全國首批生態中國濕地保護示範獎,2020 年入選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3.龜崗島[Guīgǎng Dǎo] 位於珠江下游段、荔灣區東沙街道轄內,屬沖積島嶼。因島上山崗遠看似龜殼,故名。清代已有此名。是船隻從珠江南航道進入廣州的必經之地。因船隻從虎門航行至龜崗島須轉舵航行,故又俗稱車歪島。面積約 1 公頃,長約 250 米、均寬約 80 米,最大寬度 98 米。植被覆蓋率約 85%。島上有清代設立的車歪炮台。
4.花地河[Huādì Hé] 位於荔灣區中南部,跨石圍塘街道、花地街道、東漖街道、海龍街道、中南街道、東沙街道、茶滘街道。屬常年河、地上河、外流河,因流經花地,故名。宋代稱大通滘,後又稱山村河;清代稱花地河,沿用至今。南起佛山水道,北至珠江白鵝潭花地河口。河長約 8.1 千米,寬約 100 米。在花地河出口東岸有宋代羊城八景之一的“大通煙雨”遺址。
5.大靈山[Dàlíng Shān] 位於天河區黃村街道轄內。因傳說在此山上求雨靈驗,故名。清同治年間已有此地名。主峰海拔 55.9 米,土壤為赤紅壤,山體主要由砂岩和花崗岩構成,植被以桉樹及常綠闊葉林為主。後山上建有求雨古廟,名為靈山古廟。
6.獵德涌[Lièdé Chōng] 位於天河區西南部。因河涌下游流經獵德村匯入珠江,故名。北宋《元豐九域志》稱獵水,近代改稱獵德涌。起於華南理工大學五山校區,止於珠江前航道,流經五山、石牌、冼村、獵德等街道,河涌南端穿越獵德大橋北段後匯入珠江前航道。
7.沙河涌[Shāhé Chōng] 位於天河區西部,橫跨白雲區、天河區和越秀區。因河涌含沙量多,並主要流經沙河地區,故名。清康熙年間已稱沙河水,後改為沙河涌。起於白雲區金盤嶺耙齒瀝水庫,止於珠江前航道,流經京溪、元崗、銀河、沙東、林和、寺右等地,經楊箕村在五羊邨附近注入珠江,有支流沙河西支涌。河湧上建有天平橋、沙河橋等橋。
8.摩星嶺[ Móxīng Lǐng] 位於白雲區同和街道白雲山風景區內,海拔 382 米,是白雲山三十多座山峰之最高峰。因其高聳於珠江三角洲平原,可遠望摩天上星辰之意,故名。原名碧雲峰,宋代至於明代稱為第一峰,清康熙年間始稱“摩星嶺”。摩星嶺牌坊有朱德元帥手書“錦繡南天”。山體以石英岩為主。山頂基岩裸露,土壤以紅壤為主,南北走向。山林植被茂盛,覆蓋率約 90%。
9.太和嶂[Tàihé Zhàng] 跨天河區、白雲區。屬帽峰山的一部分。東近鳳凰生態園,南鄰旺崗,西面、北面為山丘。因背鄰太和,故名。最初稱大腹嶺或大壺嶂,清道光元年(1821),該山北面建太和墟,故稱此山為太和嶂,曾名大和嶂。南麓曾建有石門古廟,景點“寶寺僧歸”為清代“龍洞八景”之一,該寺於 20 世紀 30 年代被侵華日軍所毀。
10.南浦島[Nánpǔ Dǎo] 位於番禺區西北部,洛浦街道西南部,四面環水,北部至西部臨三枝香水道,南部至東部臨大石水道。因島上有南浦墟,故名。“南浦”取廣州之南、水邊和河流入海地區之意。 據傳,南浦建村於 1780 年,因地勢低洼,終年積水,得名“坭塘”;又因地處珠江多支水道交匯處,河沙大量淤積,又得名“沿沙”;約於 1830 年統稱此地片為“南浦”。
11.市橋水道[Shìqiáo Shuǐdào] 位於番禺區中部。屬一級幹流,為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古時稱市橋瀝,亦稱“市橋河”,因水道主要流經市橋一帶,故名。起於紫坭河,流經沙頭街道、市橋街道、大龍街道、石碁鎮、石樓鎮,幹流長約 29 千米,流域面積約 146.3 平方千米,年徑流量 5.6 億立方米。主要橋樑有景觀大橋、市橋三橋、西麗大橋、市橋大橋、德興大橋、市橋二橋、南沙港快速橋、廣澳高速橋。主要支流有蘭陵涌、汀根涌、岐頭涌、丹山分洪河、丹山河、深涌、大塱涌、二塱涌、下婆涌、蜆涌、大口涌、沙隴頭涌。有三沙水文站、三善水文站。
12.沙灣水道[Shāwān Shuǐdào] 位於番禺區南部,屬中型河流。為外流河、地上河、常年河。沙灣始建於古海灣的半月形沙灘之畔,水道主要流經沙灣區片,故名。是珠江水道北江下游潮水河段,西起南沙區欖核鎮張松圍,由西向東橫貫番禺區南部,東接蓮花山水道至石樓鎮的“桕堂尾”,流經沙灣街道、橋南街道、大龍街道、石碁鎮、石樓鎮。長約 32 千米,河寬約 500 米,流域面積約 18.4 平方千米。支流主要有騮崗河、西樵、淺海、欖核河、沙灣左支和濠滘等。
13.大虎山[Dàhǔ Shān] 位於南沙區黃閣鎮東部、虎門大橋西北方向,南至豬頭山,其餘三面臨獅子洋。因山體形態酷似伏臥的老虎,故名。東西長約 1160 米,南北寬約 700 米,面積約 1.2平方千米,海拔 178 米。表土為砂岩赤紅壤。山上有人工荔枝林、尾葉桉林、次生灌叢草坡。
14.小虎山[Xiǎohǔ Shān] 位於南沙區黃閣鎮東部。東、南至獅子洋,西至黃閣大道,北接獅子洋。因山體形態酷似伏臥的老虎,但比隔水對峙的大虎山小,故名。南北寬約 590 米,東西長約 470 米,面積約為 1 平方千米,海拔 114 米。表土為砂岩赤紅壤。山上有人工尾葉桉林、次生灌叢草坡。小虎山海蝕地貌面積約 1 萬平方米,有海蝕穴等地貌景觀。
15.大山乸[Dàshānná] 位於南沙區黃閣鎮中部。因主峰四周分布著十多座小山,猶如眾子簇擁著母親,故名。主峰(煙墩頂)海拔 224.60 米,是目前南沙區內海拔第二高山,四周環繞約20 座海拔 150 米小山峰。連同周邊環山邊緣區,大山乸的總面積達到 9.46 平方千米。區域內共有不可移動文物 16 處,其中,明末清初古遺址 1 處(大山乸煙墩)、古墓葬 13 處、清代石刻 2處。
16.大角山[Dàjiǎo Shān] 位於南沙區南沙街道東南部。東臨天后宮,南至濱海公園,西至鹿頸村,北接蒲洲山。因山下沙洲未完全發育時,山體形狀像角一樣向東南伸出,故名。清末當地村民已稱此名。南北長約 1.09 千米,東西寬約 0.87 千米,面積約為 0.81 平方千米,海拔 150 米。表土為赤紅壤,山下多為人工尾葉桉、荔枝林、台灣相思,山上為次生灌叢草坡。附近有天后宮、濱海公園;有建於清代的大角炮台群,今存振威、振定、安定三炮台門樓和炮池。
17.南沙濕地[Nánshā Shīdì] 位於南沙區萬頃沙鎮東南部。三面鄰海,北臨十七涌,占地面積約 2.13 平方千米。因濕地地處南沙,故名。2008 年設立,有海景園、九曲蓮花池、蘆葦區、紅樹林區、矮樹林區、覓食區等旅遊區。紅樹林和蘆葦盪片區生態系統發育良好,每年有成群候鳥從北方來此越冬,珍稀鳥類有黑面琵鷺、白琵鷺、黑翅長腳鷸等。國家 AAAA 級旅遊景區。
18.洪奇瀝[Hóngqílì] 位於南沙區萬頃沙鎮西部。屬一級支流,為常年河、地上河、外流河。因每年汛期,洪水受海潮頂托,水勢奇洶,謂之洪奇,故名。南北流向,北接潭洲水道和容桂水道,南至珠江口與珠江另一口門(橫門)相通,主要流經大崗鎮、欖核鎮。河長約 31.9 千米,流域面積約 15 平方千米,草船涌是其主要支流。
19.上橫瀝水道[Shànghénglì Shuǐdào] 位於南沙區橫瀝鎮中部。中國古代有“縱浦橫瀝”之說,故取其“橫瀝”二字;又有上北、下南之區別,兩條平行的河涌中,北面的一條名稱冠以“上”字,故名。東西流向,西接洪奇瀝,東接蕉門水道。全長 9 千米,水面平均寬度 450 米。水道兩岸原有 2 處渡口,上橫瀝大橋建成後渡口撤除。
20.下橫瀝水道[Xiàhénglì Shuǐdào] 位於南沙區橫瀝鎮南部。中國古代有“縱浦橫瀝”之說,故取“橫瀝”兩字;又有上北、下南之區別,兩條平行的河涌中,南面的一條冠以“下”字,故名。東西流向,西連洪奇瀝,東接蕉門水道。全長 10 千米,水面平均寬度 450 米。原水道兩岸有渡船口 3 處,下橫瀝大橋建成後各渡口撤除。
21.騮崗水道[Liúgǎng Shuǐdào]位於南沙區東涌鎮西部。屬中型河流,為常年河、地上河、外流河。因流經騮崗山,故名。南北流向,北接沙灣水道,南至蕉門水道,主要流經東涌鎮、黃閣鎮。河長約 17.8 千米,流域面積約 3.32 平方千米。
22.虎門水道[Hǔmén Shuǐdào]位於廣州市南沙區與東莞市之間,為珠江八大出海口之一,北起東莞市麻涌鎮東江北幹流,接黃埔水道,南至南沙區龍穴街道匯入伶仃洋,是廣州市與東莞市的界河。因水道中有大虎、小虎二島而得名。虎門水道是東江全部徑流,西江與北江部分徑流的出海通道,為珠江口之門戶,大虎島炮台曾是鴉片戰爭海戰的最後一道防線。
23.百丈飛濤[Bǎizhàng Fēitāo] 位於從化區東北部,為落水形成的瀑布。1936 年初冬,中山大學校長鄒魯遊覽此地,見泉水仿若銀河落九天,仿效蘇軾名句“百丈飛濤瀉漏天”書刻於石上,題款“丙子初冬,選百丈岩,襲東坡詩句書石”,故名。主瀑布高約 200 米,頂寬約 10 米,最大落差約 50 米。
24.增江[Zēng Jiāng] 位於廣州市東部。也稱增江河。《寰宇記》:“增水今名增江,源出增城縣東北”。因位於增城,故名。是珠江水系東江支流,原來可直接流入珠江口,自增江龍門縣城區段珠江三角洲平原形成後成為東江支流。增江發源於新豐縣七星嶺,流經廣州市從化區東北部時轉入龍門縣西北部,再折向南,為廣州市增城區、惠州市龍門縣的界河,全長約 203 公里,流域面積約 3160 平方公里,沿江有眾多古村落,有太子坑、蕉石嶺等八個森林公園和自然生態保護區,還有曲水流杯、鶴之洲濕地公園、百湖水鄉以及南山風塔、白湖文昌塔、南山古廟、北帝古廟、洪聖大王廟等風景名勝。
25.方壺洲[Fānghú Zhōu] 位於增城區荔城街道轄內。因塘中碧水縈迴,林木蓊鬱,望之宛若仙境,故名。明洪武五年(1372),黎氏始祖到此定居,初名新村,後因發展改稱新街、夏街。“方壺懷古”為增城夏街古代八景之一。
26.鐵扇關[Tiěshàn Guān] 位於增城區正果鎮轄內。為增城與龍門兩地的分界線。因兩邊高山夾峙,谷底迂迴彎曲,像一扇鐵門把關,故名。山隘南北走向,東西山嶺海拔高度約 200-250米,谷底海拔約 50 米。是增(城)龍(門)公路的重要隘口。
27.白水寨[Báishuǐzhài] 位於增城區派潭鎮轄內。東南鄰石人相望,東北至惠州市龍門縣南崑山。因山頂有一盆地,雨季積水成湖,湖水由缺口流出,形成一小瀑布,似股白水,飛流直下,故名。山體東西走向,最高點海拔約 822 米,長約 0.73 千米,寬約 0.35 千米,面積約 0.22 平方千米。山體由花崗岩、褐石岩、頁岩構成。白水寨瀑布為知名景點,由河流遇斷崖跌落而形成。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