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樓子村

東樓子村

東樓子村位於海陽市北部,地處東經121°05′,北緯37°01′。東隔煙鳳公路鄰近林寺山,西北與西樓子村隔建新水庫相望,西南與戰場泊村接壤,北與港里村、林山村相連。隸屬郭城鎮,北距鎮政府駐地4公里,南距市政府駐地35公里。

形平坦開闊,村舍集中。蕉(莊)磁(村)公路沿村東通過。設一村民委員會。共172戶, 621人。主產小麥、玉米。工副業有耐火材料廠。年產值24.2萬元,從業人員60人。1978年人均收入190元;1983年提高到409元,較前增長1.2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樓子村
  • 行政區類別:山東省濟南長清區平安街道東樓子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面積:3平方公里
  • 人口:773人
  • 氣候條件:良好
  • 轄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55.7公頃
  • 糧田面積:50.2公頃
基本概況,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基本概況

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楊姓從中村遷居此地建村。因建村於古樓之東,故命村名東樓子。1960年,修建月牙水庫(1966年改稱建新水庫,下同)搬遷至現址。
全村轄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5.7公頃。有糧田50.2公頃,果園5.46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蘋果等。 2002年,全村有275戶,773人,男女比為1:1.05。有楊、王2姓,均為漢族,楊姓人口居多。

大事記

1940年春日軍膠東拉網大掃蕩,槍殺村民5人,傷3人,抓走2人。
1941年3月18日八路軍進駐,本村解放。
1954年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成立。
1960年因修建月牙水庫,村搬遷至現址。
1972年建成灌溉面積13.3公頃的揚水站。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89年72歲的老黨支部書記楊全福帶領村民建成北河大口井,解決了本村北部土地的灌溉問題。
1998年煙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幫助本村建起百畝葡萄生產基地。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87公斤,總產21.58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34 公斤,總產38.29萬公斤。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600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266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07公斤,總產19.2萬公斤。 1991年以來,村黨支部發動民眾栽植蘋果,主要品種有紅富士、新紅星等。 1998年,建成煙臺張裕葡萄釀酒公司葡萄生產基地。2000年,果園面積達到6.3公頃,產量8.1萬公斤,收入12萬元。 2000年,全村有奶牛20餘頭,黃牛40餘頭,奶山羊300餘只;6個大棚養雞戶,年出雞6萬餘只左右;養豬100餘戶,年出欄2500餘頭。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539萬元,其中農業89萬元,畜牧養殖業419萬元,漁業29萬元,其它2萬元。
第二、三產業建國前,主要以麻布、網扣加工等小手工業為主。建國後,先後建起磚瓦廠、油坊、粉坊、磨坊以及地氈、網扣花加工、機械繡花等。改革開放後,大力發展第二、三產業,主要有電氣焊、商飲服務、運輸、石料加工、服裝加工等項目。 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達到72人,總收入138萬元,其中工業55萬元,建築業83萬元;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10人,總收入203萬元,其中運輸業32萬元,商飲業11萬元,服務業160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自建國到2002年,全村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40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祖祖輩輩以農業為主,辛苦一年,不得溫飽。解放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民眾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口糧以小麥為主,魚、肉、蛋等消費量明顯增多。2002年,彩電已基本得到普及,冰櫃也進入少數村民家庭,50%以上的戶擁有機動車。 村莊建設1960年,因修建月牙水庫,村莊搬遷新建,民房整齊,街道寬敞。2000年,村出資重新擴建大口井,並修鄉村路1萬餘米。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由建國前的不足5平方米,擴大到18平方米。 集體福利1969年,村成立合作醫療站。1979年集體投資,全村用上電網供電。1983年,村出資重新修建自來水。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1月,村黨支部成立,楊全福任黨支部書記。之後,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楊全祿、楊典恩、楊全福、楊崇興、楊春欣、楊洪翠、楊春璞、楊喜仁、楊吉祥、楊全政、楊德敏、楊煥良、楊全生、楊春齋。2002年,全村有4個黨小組,48名黨員。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3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設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楊孟勛、楊孟洲、楊在鳳、楊喜章、楊桂義、楊德本、楊德貞、楊典恩、楊全福、楊奎元、楊奎昌、楊喜仁、楊德民、楊煥良、楊喜明、楊春齋。
形平坦開闊,村舍集中。蕉(莊)磁(村)公路沿村東通過。設一村民委員會。共172戶, 621人。主產小麥、玉米。工副業有耐火材料廠。年產值24.2萬元,從業人員60人。1978年人均收入190元;1983年提高到409元,較前增長1.2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