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青釉褐彩四系盤口瓷瓶,藏於開封市博物館,整件器物簡潔、古樸不失靈動,清新脫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封市博物館館藏文物
- 館藏地點:開封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東晉
- 類別:瓷器
文物特徵,文物背景,
文物特徵
該瓶盤口,長頸,豐肩,鼓腹,平底,施青釉,口部有八點點彩,肩部兩側各有兩系,口、肩各有兩道弦紋,體型較大。整件青釉瓷加工精細,胎質堅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層青色玻璃質釉,釉面光潤,並有褐色點彩,十分難得。“點褐彩”又稱之為“點彩”,最初是因為胎或釉中某處含鐵量過高而泛出的鐵鏽斑痕,後來被窯工採用並成為瓷器的重要裝飾手法。褐彩是以鐵為呈色劑的彩料,繪於瓷器表面而呈現褐色花紋的總稱。西晉晚期到東晉時期浙江等南方青瓷大量流行點褐彩裝飾。這件青釉褐彩盤口瓶正是利用這一裝飾手法,在口沿處呈現出四組八個分布均勻的褐彩斑點,使整件器物簡潔、古樸又不失靈動,顯得更加清新脫俗。
文物背景
在古代陶瓷的生產製作過程中,當釉這種具有高玻璃相的物質發明以後,以其極強的護胎性和抗吸水性迅速地取代了彩陶。在開始瓷器的生產過程中,人們在胎體上進行拍打席紋、蓖紋、刻劃、模印和堆塑等裝飾。當這種簡單的幾何線條不能滿足他們不斷發展的審美需要時,就要找出一種能夠在釉上進行裝飾的物質——褐彩,這種含鐵量極高的物質出現在陶瓷裝飾領域。這種以鐵為主要著色劑的褐彩,在釉上裝飾時,由於助熔劑含量的不同會出現乾澀的失透現象和不失透的熔融現象,形成了這種獨特裝飾的先河。高溫釉上彩裝飾發展的歷史,是確立了以三氧化二鐵為主要著色劑的發展過程。
“彩瓷”又稱“彩繪瓷”,指器表用顏色釉來裝飾的瓷器,這裡提到的“彩瓷”是指青釉器物上加點或線狀的褐釉裝飾的瓷器。1986年湘陰文物普查時在湖南湘陰縣發現一處古窯址,稱“青竹寺窯”,出土的陶瓷器中有東漢“青釉褐彩器”。在婺州窯也發現過東漢的彩瓷“青釉點彩三足瓿”,通體施青黃釉,器身飾雙弦紋,弦紋處等距飾褐色圓點彩。從考古發掘資料來看,由成熟青瓷和黑瓷的燒製成功引起混用兩種釉的點彩瓷器的生產,東漢時期已經開始。這種彩瓷的主要底色為青釉,點彩釉為褐釉或黑釉,因而一般稱為“青釉褐彩瓷”。
中國青瓷的製作發展到東晉時期,造型偏重經濟實用,裝飾趨於簡便,質而不華。常常通體光素無華,一般僅在肩、頸、口沿等部位裝飾一二道弦紋,少數器物上也使用水波紋和蓮瓣紋。這種工藝在東晉至南朝早期流行,普遍在器物的口沿、蓋面及肩、腹部醒目處以點彩的多寡、大小、參差及線條的橫豎環曲,變化出多姿多彩的優美圖案。使用起來靈活簡易,既能獨立成紋,又可以複合成樣,比其他動植物等類紋樣更適用於各種器形。在晉朝出現的這類褐斑裝飾,多圓弧線紋、連續菱形紋、聯珠形花紋、散點梅花紋等幾何圖案,有人認為頗具異國情調,很可能受當時佛教信仰和外來藝術的影響;亦有觀點認為是古時工匠為了追求器形與紋飾的更加可人而刻意創造的一種裝飾。
青瓷器點褐彩的裝飾最初是因釉或坯的某部分,因為含鐵量過高而偶然形成,逐漸發展後就成了有意識地變這些缺陷為美化的特殊手段,先人工匠發明以鐵為呈色劑,用毛筆在素胎上點綴斑點紋樣,再罩以透明釉,入窯高溫燒造。呈現深淺不同,富於變化色調的褐斑緊貼胎骨,即使釉層剝落,但彩色依存,柔和雅致。褐釉點彩,首開彩繪瓷的先河,不僅改變了單色青瓷的傳統,而且為以後各朝各代釉下彩繪瓷的成功燒制開闢了一條燦爛輝煌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