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東方大港》以寧波舟山港發展史為主要內容,以浙江海洋港口一體化建設為延展,真實反映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對寧波舟山港建設的宏偉構想,書寫了浙江省委省政府、浙江省海港集團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寧波舟山港一體化、浙江海洋港口發展的戰略思想和指示精神,協調各方,苦幹實幹,變理想為現實的業績,形象展示浙江海港人的時代風采。
作品目錄
第一章 奠基者的足跡與回聲 | 第二章 站在高山之巔眺望大海 | 第三章 從無到有,到全球第三 | 第四章 書寫海港建設的中國傳奇 |
---|
內河小港的新生、徘徊與轉折 配角北侖港橫空出世 為大港夢奔走呼號的“浙東四傑” 躋身世界億噸大港俱樂部 | 按照“兩港一體化”戰略搭建四梁八柱 鼓盪起“二次創業”滾滾熱浪 矗立世界一流強港的新標桿 | 起步時的艱辛與尷尬 讓客戶華麗轉身為港口股東 把鐵路延伸到大海上 長成與橡樹並肩而立的木棉 | 千萬標箱級港區是這樣崛起的 從鼠浪湖冉冉升起的全球明星 梅山綻放一樹紅梅 與滾滾長江為鄰的兩位俏姑娘 |
第五章 孕育扶搖直上九萬里之鵬 | 第六章 塑造少女般聰慧靚麗的形象 | 第七章 托舉起大港的奮鬥者 | 第八章 有一種整合叫水乳交融 | 第九章 又一個春天的故事 |
---|
一體:1+1>2或>3 南翼:鳳凰涅槃與浴火重生 北翼:因港製宜與借河出海 多聯:無水之港與無形之港 | 港口底色應是藍與綠 打造智力超群的“港口大腦” “易港通”與“一港通” 弄懂港口安全辯證法 從活化石上開出的絲路指數之花 | 遍地開花的職工創新工作室 創紀錄的橋吊司機 雕塑海上國門形象的人 用4000萬元引來的人才 | 流淌在心靈港灣的那一片紅 催生“後浪”的第一朵浪花 一體化浪潮中的羅曼蒂克 | 從疫情中甦醒過來的大港 總書記在春雨中再次來到港口 建設一流強港之役在庚子年打響 尾聲 新時代的強港之夢 寫在後面 |
作品鑑賞
藝術特色
《東方大港》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中國建港人的形象。作品顯然有意識地把寧波舟山港當作一個完整的報告文學形象來整體塑造,體現出“東方大港”的時代風貌和越來越重要國際地位。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無數的建設者為之付出辛勤的勞動,貢獻了智慧。譬如寧波港務局局長葉信虎,他不僅領導建成了30萬噸級的碼頭,而且領導建成了寧波港第一個貨櫃專用碼頭,開啟了一個不知名的小海港邁向世界重要港口歷史進程。又如李令紅,他在擔任寧波港務局局長時,就以銳意改革出名。改任寧波港集團總裁以後,堅決有力推動“一體化”進程,提出許多圍繞建設“國際一流深水樞紐港、國際貨櫃遠洋幹線港”的創新思路。
作品影響
2022年7月25日上午,由中國作協重點作品扶持辦公室、紅旗出版社、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主辦的長篇報告文學《東方大港》研討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中國報告文學委員會主任何建明,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曾鎮南,《文藝報》總編輯梁鴻鷹,中國作協社聯部主任李曉東,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梁飛,中國作協創研部原主任吳秉傑,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白燁,瀋陽師範大學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所副所長賀紹俊,作家出版社原總編輯張陵,《人民日報》文藝部原副主任王必勝,紅旗出版社總編輯楊霞雲,中國作協創研部副主任李朝全,《光明日報》社高級編輯彭程,《求是》雜誌原國際編輯部主任楊發喜,《光明日報》文藝部文化評論版主編王國平,中國作家網總編輯陳濤等專家學者參會並發言,研討會由中國作協創研部主任何向陽主持。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陳崎嶸,浙江紹興人。曾任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現任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協網路文學委員會主任。著有《中國歷代人才詩選》《詩意的學習》《江南北國詩痕》《航民:一個共富的村莊》《願天下無A肝——毛江森傳》,並有詩文散見於《人民日報》《光明日報》《解放軍報》《人民政協報》《文匯報》《文藝報》《人民文學》《詩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