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張莊位置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具體位置為北緯N35°34′1.87″ 東經E115°32′34.88″
風俗習慣
東張莊主要是漢人,習俗比較大眾化,比較重要的節日:春節、元宵、端午、中秋、元旦、臘月二十五!春節主要是年前送灶神,清掃房屋,二十八是傳統年集,集上人上人海非常熱鬧。除夕之夜團圓飯,年初一拜年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二一般都是回媳婦娘家拜年,初三以後就是走親戚,忙了一年,去看看自己的姑媽姨媽舅舅。到了元宵,當地風俗是放煙花。端午節當地習俗是吃粽子,臘月二十五顧名思義農曆十二月二十五號,是當地一名人的陰曆生日,大家謹記。
語言文化
以國語為主,
方言與國語很接近,但從音繫上看,更接近
古漢語,屬中原官話兗菏片。全縣語音基本一致,唯南部與菏澤語音較接近。
稱謂:父親稱“爹”;母親稱“娘”;祖父稱“爺爺”;祖母稱“奶奶”;伯父、岳父稱“大爺”;伯母、岳母稱“大娘”;外祖父稱“姥爺”;外祖母稱“姥娘”;舅母稱“妗(jin)子”;兄稱“哥哥”;弟弟稱“兄倪”;個別地方稱姑姑為“嫲嫲(mama)”等。
時間:早晨叫“清起來”;吃早晨飯叫“吃清起來飯”,中午叫“晌午”;夜晚叫“黑家”或恆恆;昨天叫“夜個兒”或“燕門兒”;前天叫“蔡個兒”、“
前門兒”或“前印兒”;明天叫“明兒”;後天叫“過明兒”;去年叫“年時”;明年叫“過年兒”;
春節叫“年下”;往年叫“每每個”;現在叫“這會兒”或這“眼前兒”等。
位置:這裡稱“這合”;那裡稱“那合”;前邊稱“前頭”;後邊稱“後頭”;正房叫“堂屋”;廁所稱“茅子”(古稱:菊連);角落叫“仡拉”(ge‘la)等。這些語言都體現了典型中原區語言特點。
動作:蹲下稱“估集”,喝水念“喝扉(fei)”,膝蓋叫“格拉伴”,腳踝叫“腳勃的”
在語言交流時,受外界影響,書寫一般用“的”代替“子”。如:腰子=腰的
自然資源
東張莊屬黃河沖積平原,季風型暖溫帶半濕潤區,年均
日照時數為2534小時,
土地資源豐富,全村
耕地面積廣闊,土質上乘。林畜資源豐富。東張莊是全國平原綠化先進村、、
小尾寒羊育種基地、國家級
魯西黃牛育種基地。林木覆蓋率達45%,
淡水資源充足,屬全國一類豐水區
歷史文化
東張莊: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開發較早的區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稱文明古村。所屬鄄城縣更是文明古老。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至五帝時期。
《太平環宇記》載:“
濮州,今治鄄城縣。古
昆吾舊壤,
顓頊遺墟。”
西楚(前206--前202年),縣域、隸屬關係不變。
西漢(前202--8),初始置鄄城縣,因境內鄄邑而得名。
三國(220—265),屬魏兗州
東郡鄄城縣,
濟陰郡城陽縣地。其間鄄城曾兩次改為縣王國。
西晉(265--316),屬兗州濮陽國、濟陰郡城陽縣地。
東晉十六國(317--420),先後屬後趙兗州濟陰郡、前燕兗州東郡、前秦兗州、後燕兗州東郡,兗州、東郡均治鄄城。
南北朝(420--581),先後為
北魏、東魏濟州濮陽郡鄄城縣、城陽縣地。
隋朝(581--619),先屬濮陽郡,後屬鄆州(治
鄆城)。596年(文帝開皇十六年),於鄄城置濮州(濮州之名從此始)。
唐朝(618-907),初屬鄄城縣,
雷澤縣地。621年(唐高祖五德四年),復置濮州及臨濮縣,並在鄄城縣置永定縣,在
雷澤縣置長城、安邱2縣。625年(武德八年),廢永定縣入鄄城縣。627年(
唐太宗貞觀元年),鄄城臨濮雷澤3縣屬
河南道。742年(唐玄宗
天寶元年),廢濮州設濮陽郡,治鄄城。758年(
唐肅宗乾元元年),改濮陽郡為濮州。
五代十國(907--960),先後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濮州屬地。
宋朝(960--1127),屬京東路濮州鄄城縣、臨濮、雷澤縣地。
金朝(1115--1234),屬
山東西路濮州鄄城縣、臨濮、雷澤縣地。
明朝(1368-1644),初屬中樞省濮州。1369年(明太祖
洪武二年),廢鄄城縣入濮州,於鄄城置千戶,屬
東昌府。1376年(
洪武九年),為
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東昌府濮州屬地。1451年(明代宗景泰二年),因
黃河之患,濮州治由鄄城遷至
黃河西之
王村集(今河南
范縣濮城)鄄城古城遂稱舊城,一直沿用至今。
清朝(1644-1912),初屬山東省東昌府濮州地。1730年(
雍正八年),升濮州為直隸州,直屬山東省。1735年(
雍正十三年),又降為散州,改屬
曹州府。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屬
兗沂曹濟道曹州府濮州地。
1913年,改濮州為濮縣。
1931年,“濮鄄分治”,於濮縣
河東地區復設鄄城縣,仍屬山東省第二專署。
1936年,並鄄城縣入濮縣,屬山東省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
聊城)。
1938年,濮縣改屬山東省第十六專署(駐菏澤)。
1940年3月5日,成立鄄城抗日縣政府,屬運西專署。9月屬晉
冀魯豫邊區第十七專署。11月屬魯西行政主任公署第二專署。
1944年8月屬冀魯豫第十八專署。
1946年2月屬冀魯豫第二專署。
1946年10月29日至31日,國民黨
鄭州綏靖公署為配合
巨野方面的軍事行動,調集三路部隊,分別向嘉祥、
巨野、濮陽進攻,企圖圍殲劉鄧大軍於
魯西南地區。劉鄧大軍依據避強擊弱的原則,立即向濮陽轉移。轉移途中,獲悉國民黨軍一部由菏澤向鄄城孤軍冒進,鄧小平、
劉伯承遂當機立斷,發起
鄄城戰役,在鄄城以南地區殲敵9000餘人。
1949年8月,鄄城縣屬平原省菏澤地區專署。
1953年,屬山東省菏澤專署。
1959年6月,又改屬菏澤專署。
1967年,屬山東省菏澤地區革命委員會。
1992年1月24日,將梁堂鄉的
萬全莊、大趙莊、
李樓、南莊、羅吳莊、魏莊、東趙莊、樊莊、東張莊、富春鄉的蘇屯、
南宋莊、鳳凰鄉的孫店共12個
行政區劃歸鄄城鎮管轄。1993年11月16日,撤銷閻什口鄉,設立閻什鎮,其
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1994年12月29日,撤銷什集鄉,設立什集鎮。1996年12月29日,撤銷箕山鄉,設立
箕山鎮(魯政函民字[1996]67號)。2000年3月15日,撤銷李進士堂鄉,設立李進士堂鎮,其
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魯政函民字[2000]27號)。
2000年,鄄城縣轄7個鎮、18個鄉。總人口715684人,各鄉鎮人口:鄄城鎮64986、舊城鎮34389、紅船鎮31601、閻什鎮28901、什集鎮34215、箕山鎮31553、李進士堂鎮21036、鳳凰鄉36339、宋樓鄉16883、陳良鄉13746、左營鄉30627、大埝鄉29597、梁堂鄉25196、
葛莊鄉23057、董口鄉30249、西
雙廟鄉24610、臨濮鄉33Z25、梁屯鄉23412、富春鄉31672、麻寨鄉26647、魯王倉鄉20280、彭樓鄉26834、張志門鄉19370、引馬鄉28367、
鄭營鄉28892(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7月,省政府批覆同意:鄄城縣撤銷魯王倉鄉歸屬鄭營鄉,撤銷臨濮鄉,設立
臨濮鎮;撤銷彭樓鄉,設立彭樓鎮。以上2鄉撤鄉設鎮後,其行政區域和人民政府駐地不變。截至12月31日,鄄城縣轄10個鎮、6個鄉。
2013年,撤銷大埝鄉,設立大埝鎮,鎮駐地為原大埝鄉駐地。
全縣耕地98萬畝,80.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