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城戰役-戰役介紹鄆城戰役劉本功系鄆城縣縣長兼警備大隊長,在日軍卵翼下將該縣偽警備隊發展到50箇中隊,約5000餘人。鄆城是黃河以南,運河以西地區的中心據點,嚴重障礙抗日根據地南北聯繫。為殲滅該地區日偽軍,打通南北通道,使抗日根據地向黃河以南發展,八路軍冀魯豫軍區決心集中第8軍分區4個團、7個縣大隊的兵力,發起討伐偽軍劉本功部戰役,以北線3個團、5個縣大隊擔任吏攻,南線1個團、兩個大隊擔任阻援。3日夜,宅攻部隊在炮火掩護下,向劉部發起攻擊,戰至6日,攻克鄆城縣外圍肖垓、劉口等重要據點。8日,主攻部隊以猛烈炮火掩護步兵強攻付莊,殲滅偽軍4箇中隊。城內日偽軍閉門堅守。冀魯豫軍區部隊乘機在東起梁山,西迄鄄城百餘里地區內,展開軍事、政治攻勢,迫使各據點偽軍紛紛棄寨而逃。擔任阻援的部隊亦乘勝在鄆城西南及鄄城東南地區發起攻勢。至11日,戰役結束。
基本介紹
- 名稱:鄄城戰役
- 地點:山東省西南部的鄆城
- 時間:1937年7月7日
- 參戰方:國民黨軍第55師、晉冀魯豫野戰軍的一縱
- 結果:收復鄆城,創造了一個縱隊單獨攻堅和殲敵兩個旅的光輝先例。
- 參戰方兵力:解放軍一個縱隊,敵方兩個旅
- 傷亡情況:鄆城戰役歷時9個小時,殲敵1.3萬餘人
- 主要指揮官:一縱司令員楊勇
起因,結果,
百科名片
抗日戰爭: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8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八路軍冀魯豫軍區部隊為殲滅該地區日偽軍,打通南北通道,使抗日根據地向黃河以南發展,八路軍冀魯豫軍區決心集中第8軍分區4個團、7個縣大隊的兵力,發起在山東省鄆城與鄄城地區對偽軍劉本功部的進攻戰役。
解放戰爭:1945年8月20日 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晉冀魯豫中央局,同時成立晉冀魯豫軍區,鄧小平任中央局書記,劉伯承任軍區司令員。
1946年7月14日 晉冀魯豫野戰軍指揮部正式組成,鄧小平任政委、劉伯承任司令員;同一天,鄧小平和劉伯承率指揮部開赴冀魯豫前線,7月下旬部隊來到魯西南的菏澤縣。
1946年8月2日 鄧小平、劉伯承在菏澤野戰軍指揮部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於8月10日發起隴海戰役。
起因
國民黨鄭州“綏靖’’公署以所部第5軍和整編第11、第75、第88師等部由山東省金鄉地區北犯巨野、嘉祥、鄆城,以第4“綏靖”區部隊整編第55、第68師各一部由菏澤北犯鄄城,“第5“綏靖”區部隊整編第41師和整編第47師一部由滑縣東犯濮陽,企圖圍殲位於豫魯邊界地區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控制魯西南,進而打通平漢鐵路。晉冀魯豫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決心採取避強擊弱的戰法,以第7縱隊附地方武裝一部在鄆城西南牽制第5軍、整編第11師等部;以第2、第3、第6縱隊共9個旅於27日秘密西進濮陽地區,尋殲由滑縣東進的第5“綏靖”區部隊。28日,當晉冀魯豫野戰軍3個縱隊主力進至鄄城東北地區時,發現整編第68師第119旅附整編第55師1個團及2個炮兵營正從菏澤經白衣集北犯鄄城,劉伯承、鄧小平當即決定順勢捕殲該路孤立突出並正在運動之敵。29日夜,第119旅等部進至鄄城縣城以南地區,晉冀魯豫野戰軍第2、第3縱隊分由西南、東南向北兜擊,第6縱隊由北向南攻擊,激戰至31日傍晚,壘殲其9000餘人,繳獲美制105毫米榴彈炮8門和其他各種炮139門、輕重機槍208挺。在此期間,冀南、冀魯豫軍區部隊擊退由滑縣東犯的國民黨軍整編第41師,並殲其1個團。
結果
1946年10月29日至31日 國民黨鄭州綏靖公署為配合巨野方面的軍事行動,調集三路部隊,分別向嘉祥、巨野、濮陽進攻,企圖圍殲劉鄧大軍於魯西南地區。劉鄧大軍依據避強擊弱的原則,立即向濮陽轉移。轉移途中,獲悉國民黨軍一部由菏澤向鄄城孤軍冒進,鄧小平、劉伯承遂當機立斷,發起鄄城戰役,在鄄城以南地區殲敵900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