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東平府為東平州。治須城縣。即今山東東平縣州城鎮。同年省須城縣入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平州
- 下轄地區:轄汶上、東阿
- 地理位置:今山東東平縣州城鎮
- 起始時間:明洪武七年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東平府為東平州。治須城縣。即今山東東平縣州城鎮。同年省須城縣入州。
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東平府為東平州。治須城縣。即今山東東平縣州城鎮。同年省須城縣入州。...
州城鎮現為州城街道辦事處,位於東平縣中部,北依煙波浩渺的、水天一色的東平湖畔,原為東平縣老縣城,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轄72平方公里,人口6.3萬,現有耕地5....
東平州城位於縣境西南部、東平湖東畔,始建於宋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時因黃河決口,水淹鄆州城(今東平湖埠子坡),知州姚鉉奉旨移建於今址。這裡地處古濟水、...
東平,古稱東原,處於東夷文化與華夏文化、齊魯文化與中原文化的交匯處。東平擁有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明,自西周至清代,東平曾經為國、郡、路、州、府,並以鄆州、...
東平洲東平州海洋公園 編輯 東平洲海岸公園是香港第四個海岸公 東平洲 園,於二〇〇一年十一月十六日指定。海岸公園約占270公頃海域面積,位於香港東北水域的大鵬灣...
東平縣,隸屬於山東省泰安市,位於魯西南,西臨黃河,東望泰山,總面積1330.44平方千米。2018年,東平縣下轄3個街道、9個鎮、2個鄉。截至2017年末,東平縣常住人口76....
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鄆州為東平府。 府治即今山東東平縣州城鎮。元改東平府為東平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東平路為東平府,1370年(明洪武三年),壽...
東平州村隸屬山東省萊蕪萊城區和莊鄉,位於萊城東北25公里、鄉駐地東南3公里處。在海拔610.5米的禹王山之巔。因與西平州村、北平州村唇齒相依,合稱三平州村。該...
廖元發於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所著該序文,是現存已知最早關於東平地方志的完整歷史文獻。...
東平縣第一中學座落於山東省東平州城,北依大清河,西臨東平湖,東北眺白佛頂峰,西北望臘山勝景。她的前身是1904年由東平州龍山書院改建而成的東平第一高等國小堂,...
東平靈泉禪寺位於山東省東平縣梯門鎮西溝流村北鳳凰山之陽,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占地8000餘平方米,周圍群山環抱,巉(chan)岩突兀,柏翠楓虬(qiu),幽靜雅致。據光緒...
《東平縣誌》是2005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由東平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著。...... 東平州學政凌雲修《東平州志》,創東平修志之始,此志書年久失傳。萬曆五年(1...
東平洲際泰亞麻紡織有限公司於2000年09月18日在泰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馬磊,公司經營範圍包括生產亞麻、大麻、苧麻、麻類交織、混紡紡織品等。...
東平州城位於縣境西南部、東平湖東畔,始建於宋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時因黃河決口,水淹鄆州城(今東平湖埠子坡),知州姚鉉奉旨移建於今址。這裡地處古濟水、...
濮州(pu zhou):治今河南省濮陽市范縣濮城鎮。隋開皇16年(596年)置濮州,領鄄城、范縣、觀城、朝城、臨濮、雷澤等縣。元代鄄城仍為濮州治。明洪武二年(...
土山島,位於東平湖中心,海拔50餘米。西距東金山村約4華里,其西北部斷續有後山、香山和郭山等三個小島。現島上全部覆蓋著砂頁岩風化後形成的紫紅色土,故名土地...
州城鎮,位於東平縣中部,座落在煙波浩渺的、水天一色的東平湖畔。西鄰東平湖,北靠大清河,地處平原,土地肥沃。東靠105國道、濟菏高速公路,西鄰220國道,250、331...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泰安州、東平州為直隸州,泰安州轄新泰、萊蕪、長清3縣,東平州轄東阿、平陰、陽穀、壽張4縣。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泰安州為泰安府,並設...
元朝初年,隸東平路;至元九年(1272年),東平改為下路總管府,司6縣,東阿屬之。 明朝初年,屬東平府;洪武八年(1375年),隸濟寧府東平州;洪武十八年(1385年),...
北平州村隸屬萊城區和莊鄉,位於萊城東北部25公里、鄉駐地東南3公里處,屬於“三平州”之一。村莊坐落於群山之巔,北面山下與和莊、車南峪、東車輻三村相鄰,東...
境域屬山東布政使司,聊城、臨清(曾為臨清州,治臨清)、冠縣、莘縣、茌平、高唐(曾為高唐州,治高唐)屬東昌府(治聊城),陽穀、東阿屬兗州府東平州。...
金代,隸山東西路東平府。元初,隸東平路;至元九年(1272)東平改為下路總管府,東阿屬之。明初屬東平府,洪武八年(1375)隸濟寧府東平州,洪武十八年(1385)改屬...
明時,洪武元年(1368年)改濟寧路為濟寧府,治任城,領轄3州12縣。即:兗州、東平州、沂州,任城、金鄉、巨野、鄆城、嘉祥、曹、單、定陶、成武、魚台、滕、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