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州村

北平州村隸屬萊城區和莊鄉,位於萊城東北部25公里、鄉駐地東南3公里處,屬於“三平州”之一。村莊坐落於群山之巔,北面山下與和莊、車南峪、東車輻三村相鄰,東依馬杓灣村,南靠東平州村,西接西平州村。全村365口人,土地400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北平州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400畝
  • 人口:365人
村莊名片,人文自然,

村莊名片

北平州村隸屬萊城區和莊鄉,位於萊城東北部25公里、鄉駐地東南3公里處,屬於“三平州”之一。村莊坐落於群山之巔,北面山下與和莊、車南峪、東車輻三村相鄰,東依馬杓灣村,南靠東平州村,西接西平州村。全村365口人,土地400畝。
北平州村建於明朝初年,因地勢高而平坦,四周連峰嶂天,曾名平州,因三村重名,該村居北,故名北平州。高家最先遷此居住,後有劉家投親落戶,清末至今又有張、魏、秦、薛相繼遷來,高姓人為多。這裡的居民多以農、林為生,世代繁衍生息於此,鄰里和睦,民風淳樸。
清康熙《萊蕪縣誌》記載:“常莊保·三平州”。民國初期,劃和莊、普通、嗇泉三鎮,北平州村歸屬和莊鎮;1939年4月劃歸博山縣; 1941年春萊蕪劃三縣,北平州村屬萊東縣常莊區所轄;1956年撤區劃鄉,村歸屬和莊鄉,是年10月建立和莊人民公社,即歸和莊人民公社管轄;1959年3月北平州村歸常莊人民公社所轄;1984年3月屬常莊辦事處和莊鄉轄;1985年10月撤處並鄉,歸和莊鄉管轄至今。
北平州村因人多地少,百姓從業多雜,多種文化交匯使村文化帶有特色。高家多醫生,劉家多文人,張家人驍勇,各家自有本族的文化底蘊承傳。高家在明朝中期出過秀才高龍現,以教書為生;後有劉家出廩生劉琢,未入仕但通官。北平州村的教育興於民國三十年,第一代先生劉學信教四書五經,接下來毛廷美老師教洋書。建國後,該村識字班、夜校、半工半讀、掃盲活動都有效地提高了村民的文化水平。1976年後,村中連續考出大、中專生12人。村中首出的第一名大學生劉訓亭,是泰山學院化學系副教授。
北平州村在改革開放以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青壯年外出經商、打工,很快富了起來。寬敞明亮的瓦房代替了往日的草房,彩電、冰櫃進入農戶,村民生活顯著提高。在村支部書記高加遠的領導下,村民用上了電,吃上了自來水。2001年11月,新修營林路1.5公里,投資3萬元;修村外水泥路350米。2002年11月,為打機井投資5萬元;新架設高壓線750米。村中建設項目不斷增加,百姓建家園的積極性日益提高,北平州村正在崛起。
北平州民順路暢、景色秀麗,正沿著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走向燦爛的明天。

人文自然

北平州村坐落在一西向山坡上,南北兩條街道隨坡勢蜿轉,中間有一東西街西通村外。據說,村中有一廟,廟前曾有一很大的老槐樹,逢旱落嫩葉,葉落三日,必降甘霖,歲歲如此。可惜老槐樹已不存,只有樹下一老石碾還在。自古以來,平州缺水,若遇到大旱之年蓄不下水,就只能到東山下邊的馬杓灣村挑水吃。灌滿兩隻水桶後,再趴到泉水上喝上一肚。等擔水爬上山頂,汗水浸透衣衫,喉嚨里又渴得冒煙,便又將嘴伸進水桶,痛喝一頓。當他們挑起水桶,行3里山路方才到家,水進家門,扯起水瓢,又喝一瓢,他喝的水到底哪裡去了?涼水變汗水,灑給了3公里長的陡峭山道。故戲稱為“兩桶清水到家,半桶汗水灑路”。
出東北村口再東走300米,可見一盤旋山路伸向陡谷之下,這便是平州故道。慎下七旋,有一峭壁立於道東,下有洞口是“十大夫廟”舊址,原有巨石扣成的廟宇,內有十大夫塑像,旁有山泉滴水成線。傳說,清初有一河南人來到平州,自譽家傳第十代名醫,姓張名茗,懂外科醫術且會易術,住於後山洞中,救死扶傷,曾拯救過10多人性命,後來蒼老洞中,自焚於此,人稱“十大夫”。若干年後,有一外鄉人逃難路經此洞,因傷口化膿昏倒路旁,夢見一老翁在洞邊招手,醒來不見人影,他爬進洞裡見泉水由頂壁滴落,遂用嘴接喝,頓覺渾身清爽有力,又用水擦洗傷口,膿血湧出,即刻癒合。外鄉人興奮之餘,決心為夢中老人修建廟宇,以謝救命之恩。5年後,外鄉人聘來工匠,鑿巨石5塊在洞中扣成小廟,仿夢中老者模樣塑上神像,並年年到此祭拜。村中耋年老叟偶到此處,見塑像很像早先的“十大夫”,頓悟到這是“十大夫”顯靈,借泉水賜醫於眾人,遂請先生刻碑記事,加匾題名“十大夫廟”。
西面隔山石崖上有一山洞,日“朝陽洞”,此洞懸於西山石壁,洞口朝東,太陽一出即照進洞中而得名。相傳,在十大夫到此之後不久,又來一遠客,仙風道骨,自稱姓曹,住於朝陽洞中。每天採藥草治酒集於瓮中,自飲作食,從不見其吃其他東西,故人稱曾大仙人。百姓求方治病,他給一盅藥酒,再采幾種草葉送你,病人飲酒食葉,藥到病除。三年後,曹大仙人出遊,再無音信。朝陽洞因曹大仙人而揚名。其實,兩處神聖本來自張、曹二位治病先生,人們為了銘記二人當初的大恩大德,故洞中塑像,奉為神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