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洋房

東山洋房

中西合璧的“東山洋房”一般紅磚清水外牆、柱式門廊、柚木門窗、小庭院……“東山洋房”是廣州特有的民居建築,印證著羊城多元文化並存的歷史,更構成了這裡別具一格的城市風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山洋房
  • 外文名:Dongshan Villa
  • 所屬地區廣州市越秀區
  • 地理位置:東山新河浦路恤孤院路
  • 相關人物:毛澤東、陳獨秀、李大釗、譚延闓
  • 特點:有典雅的西式風格的柱廊
  • 歷史:上個世紀華僑商富的居住地
地理位置,西式生活,東山置業,達官貴人聚居地,五大僑園,逵園,春園,簡園,明園,隅園,

地理位置

廣州東山新河浦路、恤孤院路一帶,清靜而整潔。馬路不寬,兩邊卻生長著蔥鬱的古木,有盤根錯節的大榕樹,也有高大裊娜的玉蘭樹,灑落一地清涼的綠意。
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掩映其間的一棟棟洋房民居樓。它們一般單家獨院,高兩三層,紅磚清水牆,具有典雅的西式風格的柱廊。這些房子新舊程度不一,有的略顯陳舊,斑駁的外牆無語話滄桑;有的則經過一番修葺和翻新,窗戶寬大明亮,雪白的紗簾翻飛,別具韻味。
這一片洋房,便是上個世紀達官貴人、華僑商富的居住地。先是從海外歸來的僑胞,在昔日的郊野建起一批西式住宅;接著,高官顯貴、軍政要員,也紛紛來這裡大興土木,結廬營宅。一時間,“東山洋房”如雨後春筍般矗立,形成與“西關大屋”迥異的獨特景觀。
這些洋房裡,還曾經活躍著一個時代的風雲人物:毛澤東、陳獨秀李大釗譚延闓陳濟棠……重溫這段歷史,依然讓人覺得驚心動魄。
走近東山洋房,我們仿佛觸摸到那個風雷激盪時代,這個城市急速跳動的脈搏。

西式生活

“現在恤孤院路、新河浦路、培正路一帶的洋房,是廣州城內最早出現的整片具有西式風格的住宅區。它們大多吸取了歐美各國的別墅形式,並且結合廣州地方建築特點建成。這種新型民居建築打破廣州民居千篇一律的面貌,是城市建築風貌的一個突破。”廣州市地方志辦公室研究員陳澤泓介紹說。

東山置業

廣州舊城東門外的東山,明代時多是山丘荒地和鄉村道路,居住在這裡的,都是在城裡人看來土裡土氣的鄉下人。所謂“東村西俏,南富北貧”,這種說法在明代《廣東通志》里已經出現。明末清初,在東山也建有一批園林、寺廟,但還是改變不了偏僻荒蕪的狀態。直至上個世紀初,東山還是離城約1500米的郊野,遍布著山岡、稻田、菜地、魚塘、墳墓、竹林,生活在這裡的是寺貝底村和山河村的農民,人煙稀少。
1906年,基督教美國南方浸信會在東山興建神道學校校舍、培道學校校舍等,並把其機構從長堤全部遷來這裡,後來又創辦學校、醫院和慈善機構等。在辛亥革命鼓舞下,華僑的愛國熱情被激發,一些人開始返國進行投資。由於東山宗教氣氛很濃,生活設施完備,頗合他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慣,他們選擇了東山。
1915年,美國歸僑資本家黃葵石組織了大業堂,向政府徵得龜崗荒地1.2萬多平方米,並且將地掘平,劃分為龜崗一、二、三、四馬路,經營地皮買賣。隨後,一班原籍開平的美國華僑先後到這裡購地建房。不久,美國華僑楊遠榮、楊廷藹兩兄弟,掘平龜崗附近的江嶺小丘,修築江嶺東西街。這是歸僑在東山置業的前奏。開發之初,在東山的建築物不超過一百處,而且零星地散布在各山岡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回國探親的華僑增多,他們帶來較多的僑匯,急於尋找投資增值的出路。特別是二十世紀20年代末以來,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爆發,部分海外華僑回國,把一部分資本移至國內,在東山的房地產投資掀起高潮。
昔日的郊野菜地上,一座座有歐美建築風格的私家洋房別墅聳立了起來。據不完全統計,即使經過戰爭破壞,建國前在新河浦路、恤孤院路一帶,仍有洋房400多座。建國後,東湖街對部分僑房進行調查,發現這些僑房的業主來自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馬、馬來西亞、菲律賓、日本、澳大利亞等地,而其中以美國華僑居多。可見,在20世紀前期,在東山置業的華僑地域分布甚廣。

達官貴人聚居地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東山,除了華僑富商巨賈會聚,不少軍政要員也紛紛在此大興土木。現在的合群路、美華路、達道路、梅花村等地方,是他們興建別墅公館的主要地點。
其中最具氣勢的,要數陳濟棠在梅花村興建的公館。它建於二十世紀20年代,占地5610平方米,院子內建有4棟兩層磚、混凝土結構的樓房,各棟之間有天橋或階梯相通,院內遍種青竹花草,傳統園林的假山流水和六角涼亭與西式廊柱相映成趣,門前大路兩側種植梅花,梅花村由此得名。它的周圍,東有林直勉公館,南有徐景堂公館,西有林時清公館、陳維周公館,西南有李揚敬公館,清一色的西式建築,在這一片區域拔地而起,比肩而立,真可謂氣勢恢弘。
當時,在此建宅的軍政界知名人士還有林翼中孫科、林逸民、陳慶雲等20多位國民政府軍政要員。國民黨高級將領余漢謀在保全后街建了樓房三座,在百子路建兩層樓房一座。國民黨抗日愛國將領李漢魂在新河浦路建了一座三層樓房。國民黨高官胡漢民在達道路、當時民政府主席林森在煙墩路均有住宅。連一向在外省的軍閥閻錫山于右任也曾經在東山居住。
除此之外,這裡還曾先後居住過多位國共兩黨的風雲人物,如曾在春園居住的毛澤東、陳獨秀李大釗張太雷羅章龍等,曾居住在可園的廖仲愷,居住在簡園的國民政府主席譚延闓
居住在洋房中的主人們,大多生活條件優越,深受西方文化影響,一杯紅茶、一個壁爐、一棟洋房,這是他們生活寫照。正由於他們在穿著打扮、生活方式、審美趣味等方面與普羅大眾相去甚遠,人們把他們稱作“東山少爺”。

五大僑園

在地圖上看,新河浦路、恤孤院路、培正路等街道並不起眼。
恤孤院路,兩廣浸信會1920年在建華僑住宅區時,在恤孤院旁開闢而得名。別看這條略顯狹促的街道只有短短几百米長,一直往前走,你可以看到逵園和春園。這兩座洋房,連同隅園、明園和簡園,合稱東山的“五大僑園”,在東山洋房的建築中較具代表性。
這一天,陽光明媚,我們在恤孤院路一帶的街區停停走走,開始尋找東山洋房。

逵園

逵園坐落於恤孤院路9號,很容易便可以找到它,因為正對著它的是一個寬闊的廣場,上面矗立著中共“三大”會址紀念碑。逵園建於1922年,由美國華僑馬灼文所建。歷經80多年,這棟高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房子,外牆紅磚依然保存完好。首層、二層的仿希臘式柱,重新進行了粉刷。樓房上方建有突出的拱門樓,門樓上塑有“1922”字樣,按照西方建築的習慣,這可能是逵園的建造年份。
逵園現在是私人庭院,被一堵圍牆圍了起來。房子前面有兩棵筆直的假檳榔樹,直插雲霄。以前,逵園的庭院遍植花木,特別是蒲葵樹,鬱鬱蔥蔥,所以人們漸漸地,也就把這裡稱為“葵園”。
逵園本身的故事不多,但在歷史上,卻扮演了一個獨特而光榮的角色。原來,中共“三大”會址之所以選擇恤孤院路上一座毫不起眼的磚木結構瓦屋,是因為這裡地處郊區,偏僻幽靜,人煙稀少,有利於保密工作。但是從外地來廣州參加會議的代表,卻遇上了不易找到會址的麻煩。幸好正對著“三大”會址的逵園,在一片簡陋低矮的舊式瓦房中十分突出,尤其是門樓上的“1922”的字樣,成了代表準確識別中共“三大”會場方位的一個坐標。後來,中共“三大”會址在抗日戰爭期間被炸成一片爛地,也正是逵園,這個會址才得以重新被辨別確定。

春園

從逵園向南繼續行走,到了盡頭便是春園。
春園20世紀初由美國華僑所建,宅屋坐北向南。面前是新河浦路,再往前便是綠樹環抱的新河浦小河。以前,小河還可以通行機動船,涌邊有個慈菇塘,可見當年這一帶交通方便,周圍是池塘、蕉林環繞的空曠的田園風光。春園,名字富有詩意,園主人在這裡建了三座小洋樓,分別是現在新河浦路的22、24、26號。這三座洋房統一的式樣,樓高13.5米,每層進深19.1米,寬9.8米,頗有氣派的西式風格,顯示出主人別具一格的品位。現在,這三座洋樓都重新經過修葺和粉刷,其中24號樓由政府進行保護和管理,另外兩棟分別是私人使用和用作新河浦幼稚園。
東山洋房
春園,曾是中共“三大”代表居住的地方。1923年6月,中共“三大”召開前夕,中共中央機關遷到廣州,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出席會議的黨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瞿秋白張太雷蔡和森向警予等,就住在春園24號。在這裡,還曾召開過中共“三大”預備會議和中共第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房子裡每個房間都按照以前的擺設放置著床、桌等,仿佛在喚醒人們對這段不平凡歷史的回憶。在二樓,有一個面積不大的客廳,正是在這裡,曾經活躍著這些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他們討論修改中國共產黨黨綱、黨章,起草大會的宣言和各項決議草案,推動著中國革命的進程。

簡園

簡園位於培正路上,是南洋菸草公司簡氏兄弟所建的別墅。簡照南簡玉階兄弟,是20世紀初我國有名的華僑實業家,1906年在香港創辦“南洋菸草公司”,提倡國貨,與英美煙商競爭。當時,培正路一帶還是一片田園果林,具有歐洲建築風格的簡園落成,十分引人注目。
建成之初,這座洋房高三層,前花園有噴泉花圃,圍牆上部以綠釉陶竹筒裝飾,券拱式門樓上端是飄出的陽台。首層門廊入口處,還立著一對威嚴的宮廷式獅子,為這座宅園增添中西合璧的韻味。
簡園建成之後,曾用作德國領事館。二十世紀20年代,國民黨要員譚延闓曾住在這裡。中共“三大”在廣州召開期間,毛澤東常在會議休會時,到簡園拜會時任大元帥大本營建設部長的譚延闓,爭取他支持國共合作。
歷經80多年,簡園舊時的花圃,被用作一個停車場,房子有人居住著,二樓還拉起防盜網。塗刷著米黃色粒狀灰砂的外牆倒保存良好,依稀可以窺見當年的風采。

明園

簡園的斜對面便是明園。明園在建成之初,是兩幢風格相同的三層紅磚樓房,中間入口為羅馬柱式門廊。明園環境幽靜、綠樹遮陽、清爽宜人,環繞著的是一片竹林。當時,在這裡住的都是一些華僑。由於附近沒有什麼樓房,明園被人們稱為“洋房別墅”。
現在,明園的圍牆大門依然保存著,但原來的紅磚樓,被一棟白色的新房子完全阻擋了,穿過一扇斑駁的鐵門,沿著小路往前走,才能看到傳說中的洋房。其中一棟正在修葺,另一棟由一黃姓人家居住,當年的面目已難以辨認。

隅園

在寺貝通津42號,還有一座有特色的洋房——隅園。它的設計者、最初的主人是廣州早期留英、美學生伍景英,1925年國共合作時期,他曾擔任海軍造船總監。
隅園大約於1931年建成,整體風格源自英倫。但伍景英在設計時將英倫建築風格融進本地特色。英式洋樓的陽台多是全封閉的弧形陽台,但為了適應南方悶熱的天氣,隅園的陽台設計成凹陷進去的通風陽台。陽台在英式梁托上,加上中國獨有的吊鐘花形,這種建築風格被人稱為“西曲中詞”。
隅園現在屬於私人庭園,外面豎起了高高的圍牆,旁邊建起了一棟兩層藍色房子。雖然如此,依然可以清晰看見洋房的琉璃瓦硬山頂紅磚清水牆,庭園裡生長著多種不同古樹,鬱鬱蔥蔥,供人遙想當年的清靜、典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