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村(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街道東山社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東山村,位於南澳街道東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4.6千米。相鄰自然村有東漁村、高嶺村、楊梅坑村。地處東山盆地,北側靠海,西有東漁村,東、南兩側均為林地。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因該村位於大鵬東部,周邊山峰起伏而取名東山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山村
  • 外文名:Dongshan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街道東山社區
  • 地理位置:南澳街道東北部
清朝,屬新安縣。1914年,屬寶安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四區;1951年11月,屬第七區;1957年12月,屬大鵬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大鵬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葵涌區大鵬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大鵬公社;1983年7月,屬大鵬區;1986年10月,屬南澳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南澳鎮;2004年,屬南澳街道;2011年12月至今,屬深圳市大鵬新區南澳街道東山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洪姓、周姓、游姓、黃姓、孫姓、林姓、許姓、陳姓等。第一大姓為洪姓,清朝遷至此地。第二大姓為周姓,清朝從高嶺村遷至此地。第三大姓為游姓,清朝從淡水遷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200人,其中男性81人,女性119人;80歲以上8人,最年長者98歲(女):實際在村人口約150人。非戶籍外來人口約12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4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20人,主要分布在美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大鵬話。
東山村舊時為商業街,到此定居的村民多是商人,因此村民以經商為主,閒時打魚、務農,輔以砍柴、果樹種植等作為副業。農業主要種植水稻、番薯、花生等,出海捕魚一般在大亞灣海域進行,以此地盛產的池魚、石斑魚、黃魚等為主。自清末起,大鵬一帶村民到香港務工,20世紀60一70年代為盛,有許多村民定居香港。改革開放後,商貿交易更加興旺,村中外出務工者也開始增多。2003年,成立村股份合作公司,主要經營物業出租(黃泥灣安置區、東山市場物業等)及集體投資經營;2015年,公司收入36萬元。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商業經營、村集體經濟分紅、有價證券等財產性收入。有古榕樹(樹齡115年2棵、135年2棵、165年1棵),為國家三級保護樹木。東大路經過該村。20世紀80年代初通自來水,1990年通電,1992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98年通電話,2000年通網際網路。有全民健身路徑、籃球場等文體設施。
村內建築整體坐東北朝西南。多為新式的居民樓及民宿。傳統民居存量較少,約10座。建築材料以土石為主,外牆刷灰,硬山頂。
天后古廟,始建於清朝,重修於1992年,坐東向西,占地面積約400平方米,供奉天后。三開間兩進布局。大門有“天后古廟”匾額。前殿前後出廊,木構架為穿斗式與抬梁式相結合,檐板上雕刻各種各樣吉祥花鳥,船形正脊上浮雕雙鳳。後殿前出廊,卷棚式廊頂,木構架為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結合。1992年重修時,保留原木結構及石構件。
東山村舊時是東山一帶的商業中心,主要販賣當地產的海鮮。這裡有一條商業街,商業街兩側均為商鋪,來往交易的人們絡繹不絕,還設有茶鋪、飯館、旅店等。繁盛時期在20世紀30年代,當時每天有上千條船停靠在旁。改革開放後,這裡建有碼頭,與惠州澳頭碼頭及南澳碼頭齊名。如今此處旅遊業興旺,最出名的是東山漁排,大大小小的漁排有80多家,遊客可在此乘坐漁船出海海釣,也可一邊欣賞海邊美景一邊品嘗當地海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