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819畝(其中:田218畝,地2601畝),人均耕地1.57畝,主要種植玉米、洋芋等作物;擁有林地322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162 畝,人均經濟林果地5.74畝,主要種植核桃、花椒 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0畝,其中養殖面積0畝;草地0畝;荒山荒地14400畝,其他面積109584畝。無礦產資源。
基礎設施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14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0戶。全村有0 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5個自然村已通電;有4個自然村已通路;有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0個自然村已通路燈。有1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0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1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3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2.9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22.5萬元,占總收入的33.7%;畜牧業收入82萬元,占總收入的22.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828 頭,肉牛95頭,肉羊1441頭);漁業收入0萬元,占總收入的0%;林業收入16.27萬元,占總收入的4.5%;第二、三產業收入70萬元,占總收入的19.3%;工資性收入18.3萬元,占總收入的5.04%。農民人均純收入1577元,農民收入以 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5.7 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72人(占勞動力的4.07%),在省內務工52人,到省外務工20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58戶,共鄉村人口1793人,其中男性919人,女性874人。其中農業人口1769人,勞動力1062人。該村以彝族、傈僳族為主(是彝族、傈僳族混居地),其中彝族1200 人,傈僳族458人,其他民族135人。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0人,占人口總數的0.57%;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551人,參合率87.68 %;享受低保17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0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0 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0個,建有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0個,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占農戶總數的0%。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 8 所,校舍建築面積 1300 平方米,擁有教師 15 人,在校學生 150 人,距離鄉中學0 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90人,其中小學生170人,中學生70人。
全村建有文化活動室0個、圖書室 0 個、業餘文娛宣傳隊 0 個,極大的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5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 2819 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0 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是 ,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14304 元(人均 16.05元),一事一議籌勞8455個(勞均 9個)。年末集體總收入 0 萬元,有固定資產 0 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 0 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 ,尚未成立民主理財小組 ,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 。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 1 個,下設 0 個黨小組,共有黨員31人,少數民族黨員 31人,其中男黨員 28 人、女黨員 3 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 11 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 0 個,團支部 0 個,共有團員 128 人。
人文地理
東山村委會主要是彝族、傈僳族和漢族居住地。居住在李子坪村小組和漢仕坪上、下村小組的傈僳族中有部分為信仰基督教,他們每周要做禮拜。 傈僳族非常喜愛唱歌對調,有“鹽,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說。民歌樸素感人,曲調豐富。傳統舞蹈多為集體舞,有模仿動物動作的,也有表現生產生活的。傳統樂器有口弦和蘆笙等。
傈僳族的服飾,大都穿自織的麻布衣服。男子一般著短衫,褲長及膝,有的用青布包頭,左腰佩砍刀,右腰掛箭袋。婦女上穿右衽短衣,下著長裙,頭上飾以紅白色料珠,胸前有彩色料珠串成的項圈。有“黑傈僳”或“花傈僳”之分。“花傈僳”的衣著絢麗多彩,“黑傈僳”的穿著典雅大方,各具特色。傈僳族以玉米、蕎子為主食,無論男女,都善飲酒。傈僳族的住房有兩種結構:一種是土木結構,四周用長約一、二丈的木料壘成,上覆木板。另一種是茅草房結構,先在斜坡地上豎立二、三十根木樁,四周圍以泥土圍堰,頂蓋茅草。主要節日有闊時節(12月20日,相當於漢族的春節)、火把節(6月)
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每年的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節傳說古時撒尼(彝族支系)百姓為了反抗一個暴虐的土司而起義,為了慶祝勝利,把這一天定為火把節。
食俗 習慣於日食三餐,以雜糧面、米為主食。吃飯時,長輩價上方,下輩依次圍坐在兩旁和下方,並為長輩添飯、挾菜、泡湯。 肉食以豬、羊、牛肉為主。主要是作成“坨坨肉”、牛湯鍋、羊湯鍋,或烤羊、烤小豬,狩獵所獲取的鹿、熊、岩羊、野豬等也是日常肉類的補充。此外山地還盛產蘑菇、木耳、雞(土+從)、核桃,加上菜園生產的蔬菜,使得彝族蔬菜的來源十分廣泛,除鮮吃外,大部分都要做成酸菜,酸菜分乾酸菜和泡酸菜兩種,用煮過肉的湯煮酸菜加少許的辣椒,可解油膩、解渴、醒酒,並可解輕微的食物中毒,每餐不少。
彝族日常飲料有酒、有茶,以酒待客,民間有“漢人貴茶,彝人貴酒”之說。飲酒時,大家常常席地而坐圍成一個圓圈,邊談邊飲,端著酒杯依次輪飲,稱為“轉轉酒”。且有飲酒不用菜之習。飲茶之習在老年人中比較普遍,以烤茶為主,一般都在天一亮便坐在火塘邊泡飲烤茶。所飲用的烤茶是把綠茶放入小砂罐內焙烤,待烤成酥脆略呈黃色發香時,沖入少許沸水,稍煨片刻對入開水即可飲用。彝族飲茶每次只斟淺淺的半杯,徐徐而飲。
彝族的食用器皿,均用馬櫻花和紅椿木製成,分有漆和無漆兩種。有勺、碗、瓢、盤、盆、盒、罐、缽、鍋、甑、酒杯和酒壺,尤其以酒杯的製作最為講究,除木製的以外,還有用羊角、牛角、牛蹄、豬蹄挖空製成,用鷹爪製作的杯腳更為精美。
節慶、禮儀食俗 彝族過去崇拜萬物有靈和崇拜祖先。民間傳統節日很多,主要節日有火把節、十月年及區域性的節日和祭祀活動,十月年是彝族的傳統年,多在農曆十月上旬擇吉日舉行。節日裡要殺豬。火把節是彝族民間最隆重的節日,在農曆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間進,共祝五容豐登。
典型食品 彝族常吃的典型食品有:蕎粑,彝族風味主食;麵糊酸菜肉,彝族農家常菜;白水煮乳豬,用乳豬水煮後蘸食。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交通和信息都不便,人畜飲水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著力解決交通和人畜飲水等存在的問題,發展以核桃為主的乾果,力爭發展到1200畝。發展養殖業,豬1200頭、牛120頭、羊7500隻。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50人。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到1600元。
地圖信息
地址:麗江市永勝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