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廣利橋

東安縣紫溪鎮塘復村的印水河上的一座歷經200多年風雨的清代古橋。廣利橋設計巧妙,築造堅實,“金雞腳、豆腐腰”的營造技法表現了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聰明才智,是中國傳統建築技術的完美表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安廣利橋
  • 外文名:East An Guangli Bridge
  • 類型:廣利橋
  • 地點:東安
位置,修繕,建築工藝,

位置

東安縣紫溪鎮塘復村的印水河上,有一座歷經200多年風雨的清代古橋,名曰“廣利橋”,以其獨特的“金雞腳、豆腐腰” 風雨橋造型,充分發揮了實用和審美多重功能,展示了中國傳統築橋技術的高超和神奇,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修繕

廣利橋為本地富豪文石昌、文石寶弟兄於清乾隆38年(1773)修建,光緒二十年(1876)曾經重修過。相傳文氏兄弟財勢盛大,把方圓數十里的土地都據為己有。他們曾先後在印水河上建橋三座,只有廣利橋最美、最好、最奇。之所以取名廣利橋,是取“廣濟眾人,萬民稱便”之意,也算致富不忘鄉親,回報社會的善舉吧。

建築工藝

當地曾有“七十柱九金蟾,廣利橋名天下傳”的詩句詠贊此橋。廣利橋仿效宋代營建方法而建,橋墩三拱,全用青石砌成。全長36.8米,橋高7米,橋寬4.5米,自東端沿17級石階抬級而上,石階中鑲嵌的九隻刻工精細的石刻金蟾圖案呼之欲出,稱“九隻金蟾”;橋上有重檐小青瓦長廊,共四柱三間17個穿斗式柱樑結構,拱亭內兩側裝置有76根木欄柱,稱“七十柱”。長廊中部有閣亭,歇山頂,三重檐,木廊屋面蓋小青瓦,兩端是三重檐的牌樓式閣亭,平面呈八角形狀,正脊和翼角上置神象,麒麟,鰲魚等泥塑,檐下有拱,布局疏朗勻稱,檐枋上繪有魚狀花紋,結構嚴謹,造型精美,富有地方特點。
廣利橋頭兩端有輔亭,橋中間為走廊,外檐設防護欄桿,柱頭間置木板坐凳,供人休憩,基本上與侗族風雨橋類似。不同的是侗族風雨橋採用木墩或石墩,橋面用杉木建造。而廣利橋卻是在石拱橋上面建重檐長廊和閣亭,結構更為堅實。
廣利橋的另一建築特點是“金雞腳、豆腐腰,莫把石板墊路腰”。橋拱高6米,兩端用青石砌成,17級台階拱腳處收分薄至0.33米,迎水處做成突出的尖鉤狀,這就是“金雞腳”;橋面過道兩側用青石條砌成,過道處填以黃土,即所謂“豆腐腰”。這一獨特的構造,充分發揮了減輕洪水的衝擊強度,減輕橋身承載負荷的作用,得以歷時230多年而巍然屹立。
廣利橋設計巧妙,築造堅實,“金雞腳、豆腐腰”的營造技法表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聰明才智,是中國傳統建築技術的完美表現。同時,它融合了中國傳統建築文化,東安地方文化和湘西侗族文化,是多元文化交流的結晶,堪稱橋樑史上一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