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王張作霖

東北王張作霖

《東北王張作霖》是孫其明著,2010年7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該書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講述了張作霖的為人機敏,長於計謀,重用人才,以及作戰中的勇猛狡猾,吃苦耐勞,身先士卒。

基本介紹

  • 書名:東北王張作霖
  • 作者:孫其明
  • ISBN:9787208093515
  • 頁數:265頁
  • 定價:30.00元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2版(2010年7月1日)
  • 開本: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辛亥革命後,這位“剿匪英雄”乘機擴展,成了東北舉足輕重的力量,進而成為獨霸一方的邊疆大吏、奉系首領。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實行了專制統治;為擴大自己的實力,既投靠和求助於在東北的日本人,又不甘心處處受制於人,並最終死於日本人之手。《東北王張作霖》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講述了他的為人機敏,長於計謀,重用人才,以及作戰中的勇猛狡猾,吃苦耐勞,身先士卒。讀者從本傳記中,看到的不僅是張作霖的傳奇故事,也更多地了解、認識了民國初期東北的這段風雲巨變的歷史。

圖書目錄

引子:皇姑屯的巨響/001
第一章 弱冠前後
生於亂世的“張老疙瘩”/008
唯讀了半年私塾/011
高坎鎮上的恩恩怨怨/015
清軍小戈什/022
被逼為匪/026
第二章 綠林生涯
與眾不同的“馬賊”/029
“保險隊”不保險/031
八角台“讓賢”/034
雙喜”臨門/039
“我想升官發財”/043
第三章 效命清廷
官運亨通的秘訣/049
在日、俄夾縫中求生存/052
誘殺杜立三/054
追剿土匪,再立大功/058
不請自到的劊子手/061
第四章 君臨奉天
善變的“魔術師”/069
巧逐段芝貴/074
兩虎相爭智者勝/080
“不能在馬上治天下”/087
挨了日本人的炸彈/091
第五章 稱霸東北
得“奉天”,望“吉黑”/096
“雨帥”舞劍,意在稱王/101
白山黑水,終成一統/106
“有伸縮性的親日論者”/109
“說我要復辟,那全是報紙放屁”/113
第六章 擴張受挫
勞而無功的“調停人”/118
在直皖相拼中漁利/125
一場“征蒙”鬧劇/131
“武鬥”前的“文仗”/136
在直奉初戰中敗北/143
“大帥的肩膀比我寬”/148
第七章 東山再起
“日以復仇為念”/153
廣泛爭取同盟者/160
“真是天助我也!”/165
捧段、抑孫、排馮/171
“我不打人,絕沒人敢打我”/177
第八章 禍起蕭牆
“第一反動軍閥”/180
“郭鬼子”的崛起/185
“就這樣扔下走嗎?”/193
“及時雨”來自日本/201
別出心裁的“善後”/210
第九章 窮途末路
以筆桿子倒戈/218
“反赤”,是條死胡同/223
安國軍”不安國/228
過一過“元首”癮/235
懸在頭上的“滿蒙懸案”/241
關東軍“卸磨殺驢”/248
結束語:魂歸驛馬坊
附錄:參考書目/264
再版後記/266
  • 序言
提起張作霖這個名字,凡是粗讀過中國近現代歷史的人都會感到耳熟,也大體知道,他和袁世凱段祺瑞曹錕吳佩孚等人一樣,都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著名的大軍閥。然而,張作霖究竟是怎樣一個人?他是如何崛起的?他到底幹了些什麼?應當如何評價他的一生?對諸如此類的問題,除了專業研究人員外,一般人大概不甚了了。筆者寫這本書,正是為了向對此感興趣的讀者介紹張作霖的一生,並加以評述,使廣大讀者能夠了解張作霖,並通過這個歷史人物的活動和經歷了解當時的社會。
實際上,從張作霖作為奉系軍閥的首領登上歷史舞台的那一天起,政界和學界便開始對他進行研究和評論了,但對他的看法很不一致。張作霖死後,世人對他更是眾說紛紜,或毀或譽,或褒或貶,見仁見智,莫衷一是。不過,不管是毀者還是譽者,誰都不否認,張作霖這個曾對當時中國的政局演變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大軍閥,是一個頗有傳奇色彩的人物。
張作霖出身貧苦,早年為生活所迫而入“綠林”,當了土匪、馬賊。他不甘“沉淪”,不斷地尋找機會,一步一步地往上爬,最終當上了“東北王”、“滿蒙王”;他從小因家貧讀書很少,但卻極有心計和謀略。晚年,他擊敗了其他軍閥,一度登上了北洋政府的“元首”寶座;為了擴大自己的實力,謀取更高的權位,他曾恬不知恥地投靠和求助於日本侵略者,因而被世人斥為日本的“傀儡”、“走狗”,但他又不甘心完全受制於日本人,最後終於死在曾多次支持過他的日本人之手;在政治上他實行專制統治,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但他有時也願意聽取部下的意見,尤其重視吸引和重用人才。
後記
本書於1997年5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初版。在此前後,國內外已出版和發表過不少涉及張作霖其人的著作、文章,但因本書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公允評價歷史人物的原則,通過去偽存真、去粗取精的描述,全面地恢復了張作霖這個傳奇人物的歷史真面目,故而頗具特色,仍受到許多讀者的歡迎。
多年來,特別是在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人們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評述,一直受到“公式化”的嚴重束縛,形成了許多不容突破的“框框”,諸如將所有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都區分為“正面”和“反面”,並由此而作出“全面肯定”或“一概否定”的評述等等。這樣做的結果,不僅將複雜的歷史簡單化了,而且歪曲了歷史,實際上製造了許多假的歷史和假的歷史人物。改革開放以後,這種情況逐步得到了改變,上述“公式化”的各種框框很多已被衝破。筆者撰寫本書,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的,也是筆者為突破傳統的非科學的思維模式所作的一次嘗試。
也許正因為本書尚有一定的價值,故在初版十二年之後的今天,上海人民出版社決定將本書再版發行,並囑筆者予以修改、補充。對此,筆者自然感到高興,並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不僅重新審讀了全書,而且參閱了十多年來學術界所提供的若干新材料,作了必要的修改和補充。不過,由於時間仍然比較倉促,缺點和錯誤在所難免,盼讀者予以批評、指正。

作者簡介

孫其明,1945年2月生於江蘇丹徒(今鎮江市丹徒區)。1968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先後在安徽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同濟大學任教,曾任南京師大歷史系副主任,同濟大學社會科學系主任、文法學院院長,《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主編等職,曾獲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中國近現代史、對外關係史的教學研究工作,著有《和談·內戰交響曲》、《陳獨秀:身世·婚戀·後代》、《中蘇關係始末》,參與主編《抗戰時期的對外關係》、《中國革命史辭典》、《中國近現代名人辭典》、《抗日戰爭事件人物錄》等,發表《陳延年》、《陳喬年》等數十篇人物傳記和學術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