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文字排版可以橫排和豎排。橫排指文字左右並排;豎排則指由上而下排列。一種語言沒有限定書寫方向,而橫排、豎排、甚至混用均可,是現代語言文字比較少見的現象,是方塊字的一種特色。傳統的漢文、以及受其影響的日文和朝鮮文都是豎排的,亦即先由上至下書寫,一行寫完再向左方發展。因此,豎排的書籍都是開左邊、往右邊翻的。漢字以及日語假名的筆劃結構也適合這種書寫原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亞文字排版
- 排版:橫排和豎排
- 橫排:文字左右並排
- 豎排:由上而下排列
橫排與豎排,歷史,中文,日文,朝鮮文與韓文,其它文字,排版套用,報紙書刊,漫畫,電腦文字排版,網際網路,相關事例,參考資料,
橫排與豎排
傳統上漢字只能直寫,匾額、招牌這些右至左橫排書寫的特殊情形,其實是一字一行的直寫。在歐洲語文的影響下,漢字圈於近代開始出現由左至右橫排書寫,寫完一行向下發展。中國大陸的普通印刷品和朝鮮文甚至幾乎完全不用豎排。同屬東亞的蒙古的拼音文字蒙古語則有兩種書寫方式:在中國內蒙古使用的傳統蒙古語字母是豎排的,即先由上至下書寫,但與中、日、韓文不同的是寫完一列後向右發展,而不是向左;在蒙古國則使用從俄國引入的西里爾字母,由左至右橫排。漢字豎排和橫排均可,但草書等書體因為運筆方法等原因而比較適合豎排。另外,橫排和豎排文字有些個別字元寫法會不一樣:標點符號中的逗號、頓號和句號在方塊里的位置。橫排標點符號置於左下角,豎排置於右上角,但是在台灣則統一置於行中。引號、括弧、書名號、破折號等會旋轉90度書寫。
日語的拗音假名(ゃ?、ゅ?、ょ?等)和促音假名(っ?),位置和逗號等標點符號一樣;橫排置於方塊左下角,豎排置於右上角。用於表示生僻字發音的旁註標記,和正文同樣方向排列。至於表示數字,橫排多會使用阿拉伯數字,而豎排多會使用漢字數字。豎排如要使用阿拉伯數字或拉丁字母,則可以照常書寫,或順時針90度旋轉並排,以配合豎排行文方向。
現代橫排絕大多數是由左至右書寫的。看似由右至左書寫的橫排,多數其實是每行只有一個字元空間的豎排,常見於牌匾、日式門帘等。汽車車身或標誌牌的右側,可能也會右起橫排書寫。汽車右側是因為行文方向是從車頭往車尾;標誌牌則是為了配合另一邊的書寫方向。
歷史
中文
甲骨文主要的文字排列由上自下,至於左右順序學者意見不一。據推測,縱向由右至左的排列方式主要來自於書寫竹簡時右手持筆,左手持簡併順勢將其排列的方式。
世上哪本才是首本橫排的中文書刊並無定論,以下是各方學者的主張:
19世紀初,英國傳教士馬禮遜於澳門印行的《華英字典》(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是首本漢英字典。
1915年1月,創刊的《科學》雜誌。當時創刊號謂:“本雜誌印法,旁行上左,並用西文句讀點之,以便插寫算術及物理化學諸程式,非故好新奇,讀者諒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實施漢字簡化政策之前,已逐漸推廣印刷品文字橫排。1955年1月1日起,《光明日報》等率先改為橫排;1956年1月1日起,《人民日報》等中央、地方報一律改為橫排。豎排文字一直到1980年代早期還在大陸少數出版物(如某些連環畫)中使用。目前基本只有新印古籍、學術著作和現當代人的古體詩文集還使用豎排,而引進的日本漫畫至今還使用豎排。在出版界以外,豎排文字主要出現在政府部門牌匾、報章標題等場合。新加坡教育部於1974年起也規定教科書和華文考試需用左起橫排印刷。
至於,台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以及海外華人等使用繁體中文的社群則沒有規定出版物的文字方向。1990年代起,有多使用橫排的趨勢,但無阻豎排的書刊繼續印行。部分報紙甚至同一版會有橫排和豎排的文章,或者標題用橫排、內文用豎排。
台灣地區則由2005年1月1日頒布公文橫式書寫,將沿襲已久的公文“直式書寫”習慣全面改成“橫式書寫”。
日文
日文由於模仿了漢文的書寫方式,因此傳統的日文也是豎排的,先由上而下、再從右至左書寫。偶爾也會因為書寫面積限制而採用橫排,如日式門帘和寺廟的牌匾,但仍然是從右邊讀起,是為每行只有一個字的豎排。直到江戶時代,傳統的豎排文字受到洋學(蘭學?)潮流的影響,而開始出現模仿歐洲文字的橫排書寫。
橫排日文廣為流行之前,外文和日文並排的文字閱讀甚為不便:外語會如常橫排印刷,日語卻由於要豎排而旋轉90度印行。明治18年(1885年),首次出現日文橫排印行的書籍《袖珍插圖德日辭典》。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除了混合歐洲文字書寫的文字之外,以一般大眾為對象的報紙、廣告排版等,如需橫排則仍然由右邊讀起。
根據屋名池誠的研究,在1940年左右,日本各地開始出現討論統一橫排文字方向的趨勢。1942年7月,文部省轄下的諮詢機構國語審議會,發表統一為左起橫排的報告。戰後,聯合國軍總司令部派遣美國的教育使節團到日本,檢討學制改革。使節團的報告書提出採用羅馬字、廢除漢字等運動,從而引出“模仿西歐的左起橫排是革新的、右起橫排是保守的”觀念與形象,右起橫書從而更進一步衰落。1946年1月1日的《讀賣報知新聞》、以及1948年3月發行的B50錢紙幣,成為了左起橫排的開端。供日本政府各官廳使用的公文格式的指引《公文作成要領》,也指出“為了增進職務效率這一目的,檔案書寫方法應當儘量廣泛使用左起橫排”。
朝鮮文與韓文
在現今韓國,直排書寫相當罕見,主流仍為左起橫排。比較特例的是外語電影的字幕,一般而言卻是置於畫面右側,並使用直排。一如中文,傳統上的韓文為右起橫排,但現今已習慣左起。
其它文字
排版套用
報紙書刊
台灣、港澳的中文和日文,橫排和豎排都會使用,但日文使用豎排的場合較多。由於豎排是傳統書寫的方法,書法、國語教科書、小說詩歌等文藝作品、立場保守的報刊等,多會繼續沿用豎排。日式個人名片,寫日文的一面多會豎排、另一面英文的則橫排。橫排則用於外語、數學、科學、音樂等類別的書刊,以配合其他文字的排向。這也可能是為了方便電腦排版所致。豎排書刊可能會有些欄目或頁面使用橫排,以遷就版面設計。
豎排的書刊一般會左開往右翻、橫排的書刊則右開往左翻,不過也有例外的情況。香港大部分報章均為左開往右翻;不過2003年改版後的《明報》雖然全部使用橫排,但繼續沿用適合豎排的左開往右翻設計。
另外,由於簡體中文通常使用橫排,美國的繁體中文報章《世界日報》改成橫排後,被一些讀者視為立場偏向親北京的舉動。
漫畫
由日本發揚光大的漫畫,多數採用豎排文字;書冊左開往右翻,每格的圖畫也會因應配合,由上方先看右、再看左,再往下看。這種排版方式也適合漢字圈的市場,所以日本漫畫的中文版也同樣會採用豎排不過,這些漫畫要打入文字不能豎排的市場,則可能需要稍作改動。一些翻譯成英文版的日本漫畫,可能會保留原有的排版方式,但會預先“教導”讀者如何翻頁閱讀。另一些版本會印刷原圖的鏡像,讓全冊右開往左翻,適合英文行文方向。
電腦文字排版
電腦是由使用左起橫排的英語國家美國所發展的,所用的阿拉伯數字系統也是橫排的,因此就初期性能較差的電腦來說,橫排具有壓倒性的優勢。當時用電腦排版的漢字圈語文,多數也採用了橫排。
不過到了近年,隨著電腦的性能與容量增加,以及電腦普及化、多語言化的潮流,用家也開始要求左起橫排以外的語文排列方式。Microsoft Word等文書處理軟體首當其衝,早期便在相關版本引入豎排系統,方便東亞地區的用戶。後來的一些電子書籍和賀卡製作軟體等,也加入了兼容豎排的功能。
目前能夠進行豎排編輯與桌面出版的電腦文書軟體有Adobe Indesign、Microsoft Word與QuarkXPress等等,這些軟體對於中文豎排編輯的支援主要有:增加中英文混排,可以將中文字型與西方語言字型結合成自訂的字型集;避頭點功能,能自動不讓標點符號出現在行首或行末,減少中文排版上的不美觀。過去這些功能必須要進行外掛程式才能夠實現,目前新的桌面出版軟體則都支援了中文豎排功能。
網際網路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大部分網頁在顯示漢字的時候會採用橫排方式。但由於有將支持豎排的文字處理軟體(如Microsoft Word)所編輯之文檔轉換為網頁的需求,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引入了一些CSS擴展以表達這樣的文本。2001年,添加writing-mode支持的草案被提出,但最後並沒有成為標準。目前,只有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能直接支持豎排方式。
在中國,自2008年中起,由於越來越嚴格的網際網路審查,一些上網者編寫了簡易程式將橫排文本轉換為豎排,以逃避審查。這種程式會把文字的順序進行實質性的重排並插入一些豎線等分割符,因此不需要瀏覽器的支持也能正常閱讀。而由於文字的順序都是倒亂的,一般的關鍵字過濾程式將失去效用。
相關事例
武漢大學正門牌坊上題字“國立武漢大學”是右起的,常被學生戲讀為“學大漢,武立國”。 現代修譜使用活字排版印刷,一份胡氏族譜採用的竟是若干年前的老式排版方式活字排版法。
台灣台南市安平區安平國民中學因其簡稱“安平國中”常誤讀“中國平安”,校舍題名遂改用全稱以免誤會。 台灣著名生態作家徐仁修於中國河北省張家口遊覽時,見到長城大鏡門以右起題“大好河山”,但一名路過小孩卻讀“山河好大”。徐仁修覺得有趣,即將此名用於“蠻荒探險系列”中書名。
參考資料
[1] 方舟子 《漢語拼音化的先驅》
[2] 劉德隆 《商務印書館〈英文漢詁?敘〉釋文》
[3] 樊洪業 《漢字“橫行”第一刊》,載《科學舊蹤》,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謝世涯 《新加坡漢字規範的回顧與前瞻》,發表於“第四屆國際漢字討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