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井村(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東井村)

東井村(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東井村)

東井村約建於明代。據考,村初名井頭莊,因其地原有深井為居民唯一水源,村以井得名,後井枯留一井筒,村名亦改稱井筒。井筒含兩個大隊,該村因居於東部取名東井大隊,1984年改稱東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東井村
  • 外文名稱:Dong Jing
  • 別名:井筒
  • 行政區類別: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寨里鎮東井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電話區號:0533
  • 郵政區碼:255169
  • 地理位置:位於蓼塢北2.5公里
  • 面積:1390畝
  • 人口:3044(2012年常住人口)
  • 方言:淄博話(冀魯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天堂寨
  • 車牌代碼:魯C
  • 經緯度:北緯36º38' 東經118º09'
  • 姓氏:①殷 ②牛 ③鄭 
建制沿革,風景名勝,天堂寨,大北山,明代摩崖石刻,國槐,抗日政府舊址,文化名人,

建制沿革

東井村約建於明代。據考,村初名井頭莊,因其地原有深井為居民唯一水源,村以井得名,後井枯留一井筒,村名亦改稱井筒。井筒含兩個大隊,該村因居於東部取名東井大隊,1984年改稱東井。
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寨里鎮東井村
東井村衛星圖東井村衛星圖

風景名勝

天堂寨

天堂寨位於淄川區寨里鎮東井村東北。
天堂寨景色秀美。四周群山環抱,境內主要有6座山峰,峰嶺相連。天堂寨是境內最高的山峰,海拔509.4米。山上植被完好。一眼山泉隱在兩棵高大的銀杏樹和幾棵樹桿黝黑、枝葉茂盛的柿子樹下,泉水從洞內的石中溢出,形成一線,垂直而下,匯入池中。泉水清澈見底,甘甜可口。泉水含多種礦物質,比一般水重,當地老百姓說,泉水不但能解渴,還能治病。這就是傳說中的“金茶壺”。在對面的山上還有一泉,叫“銀茶壺”。再繞山轉谷、曲曲折折的前行數里,便望見了天堂寨所在的主峰。
傳說天堂寨是唐賽兒所建,因而又叫唐賽兒天堂寨,山也由此而得名。唐賽兒是明初農民起義女領袖,山東濱州蒲台人。家境貧窮,自幼隨父習武,年紀輕輕就武藝超群。那時山東連年災荒,加上長期戰亂,人民吃草根,啃樹皮,生活十分貧困。朝廷修運河、築宮室,徭役不斷,征斂不息,人民生活陷入絕境。唐賽兒的父親被抓去服勞役之後,她與丈夫林三隨民眾沖入官府要糧吃,林三慘遭殺害,其父也悲憤而死,母親病餓身亡,她忍無可忍,決心率眾起義與官府拚命。
她利用白蓮教在社會上的廣泛影響來組織民眾,自號“佛母”,稱能預知未來,並能剪紙為馬,撒豆成兵,以此來提高自己的威信。她不辭勞苦往來益都、諸城、安丘、莒州、即墨、壽光等州縣發動民眾。永樂十八年一月,她率領民眾發動了震撼明王朝的農民起義。
她率義軍一舉攻克軍事重鎮青州,奪取武器,開倉賑民,然後勝利返回山寨。青州衛指揮使高鳳率兵追擊,卻被埋伏在山峪中的義軍團團包圍。夜間,唐賽兒的人馬突然發動襲擊,高鳳喪命,千餘名官兵被殲。
山東地方官吏惶恐不安,三司聯名報警。明成祖朱棣大為震動,立即派遣官員趕往卸石棚寨招安,但遭唐賽兒堅決拒絕,朱棣又派安遠侯柳升為總兵官,山東都指揮使劉忠為副總兵官,帶領5000人馬前來鎮壓,把卸石棚團團包圍。唐賽兒派人到敵營詐降,夜間突然向防禦薄弱的敵營猛攻,打得敵人暈頭轉向,倉惶逃竄,都指揮劉忠中箭身亡。天明柳升得知中計,急帶大隊人馬前來鎮壓,但義軍已不知去向。
唐賽兒安然脫險,使明成祖朱棣十分惱火,一方面嚴懲地方官員,又令各地緝拿唐賽兒。後懷疑唐賽兒削髮為尼,逮“天下出家婦女,先後幾萬人”,但“賽兒卒不獲,不知所終”。據說唐賽兒在民眾掩護下秘密脫險。她一直平安地在這裡生活,直到85歲,無疾而終。
天堂寨景區正處於開發之中,規劃定位為“綠林山寨,好漢之地,休閒天堂”,採取“外部造勢、內部造景、氛圍營造、全程包裝、內涵活化、亮點凸顯、參與融入、演出增色、深度體驗、休閒拓展”的旅遊開發總體思路,以自然地貌為基礎,以“山、林、溝、石、樹、崖、洞、坡、泉”為主要載體,將唐賽爾起義軍嘯聚綠林、抵禦官軍的歷史故事予以全方位空間展現。景區總體功能劃分為“四區六道”———唐賽爾大道、綜合服務區、引景空間區、山前活動區、義軍馬道、天險關道、綠林山寨區、絕壁行軍棧道、生態休閒風景道、花果風景道。

大北山

大北山位於淄川區寨里鎮東井村北。
劉德培起義
清朝後期,由於全國各地不滿清政府的統治,紛紛爆發農民起義。淄川區也爆發了劉德培起義。
劉德培(?~1863),字雪田,後改為春田,淄川東關紙坊莊人(今般陽路街道人)。清鹹豐10年(1860年)秋,淄川知縣多仁橫徵暴斂,浮收漕糧,民眾憤起鬧漕。劉為民眾擬抗漕呈文,並謀聚眾去縣衙與知縣講理。因事泄被捕判死刑,民眾聯名保釋,多仁急將劉德培解往濟南,他途中逃脫。在避難期間開始進行反清宣傳,組織民眾武裝,伺機起義。
鹹豐11年(1861年)8月,劉德培成立“信和團”,隊伍有數百人,自任團長,扶貧抗暴。10月,他帶領民眾開展第二次抗漕鬥爭,1000餘名民眾揭竿而起,涌至縣城,打死差糧官,逼迫多仁取消浮收,並令多仁立碑作志。
清同治元年(1862年)6月,數千人要求入信和團。7月l3日,劉德培控制縣團總局的武器火藥,公開舉起了反清義旗。團眾公推劉德培為“督招討大元帥”,後改稱“大漢德主”。其綱領是:滅清平滿,重興漢室。廢除清帝年號,改用乾支紀年,主張官兵剪辮以示與清廷勢不兩立。
劉德培起義使清廷驚慌失措。9月,山東巡府譚延襄遣青州滿營步騎4000餘名包圍淄城,屢戰屢敗,城不能克。同治2年(1863年)2月。迫使清軍五易主帥。3月,清廷派親王僧格林沁率大軍前來。六月下旬,僧格林沁部掘挖壕掘塹長困淄城,義軍糧盡,被迫突圍,行至淄川東部井筒村(東井村)大北山,與官兵肉搏血戰,終因寡不敵眾,為不生俘,劉德培自刎。
大北山大北山
大北山石佛像
在東井村大北山上,於本世紀初發現的一尊勝似佛像的天然石塊,每逢佳節家鄉人便去大北山上燒香拜佛,祈求平安,風調雨順。
大北山石佛像大北山石佛像

明代摩崖石刻

走下天堂寨,山腳處一塊陡峭的巨石上有一小黑板形狀的凹陷,裡面兩尊神像突顯出來。從神像一側的記載看,這是明代成化元年(1465年)的“摩崖石刻”。神像坐著麒麟、拿著武器,刀法細膩,形象逼真。這究竟刻的是誰弄不清楚,大概是路神。過去,這裡是官道,出門的、經商的路過此處,人們習慣到神像前燒香磕頭,祈求平安。

國槐

東井村國槐已有數百年樹齡,也許建村之前,樹已經在這裡了!

抗日政府舊址

淄川縣抗日民主政府於1939年6月在淄川東部的井筒村(東井村)成立。它具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聯合政府的性質,由各界人士代表會議根據中共淄川縣委的提名,民主選舉呂民三(呂允忠)為縣長。內部機構設四科一局,一科長張益三(兼秘書)、二科長周穎川、三科長許文卿、四科長劉亞華。10月成立公安局,郭俊三任局長。郭叛變投敵後,晏興堂任局長。抗日民主政府的主要任務是:堅決貫徹黨的“動員組織民眾,建立統一戰線,反對投降,爭取抗日”的方針,領導淄川人民積極開展抗日鬥爭,同時組建了二、九區公所,加強了抗日基層政權的建設,工作開展達180餘村15萬人口。抗日民主政府的建立和發展,極大地鼓舞了淄川人民抗日鬥爭的熱情,也震驚了敵人。日軍多次糾集兵力對淄東地區實行頻繁的掃蕩、清剿,先後在九區的羅村、二區的佛村、三區的田莊安設據點。1940年春,趙一川接任縣長時,淄東形勢極端惡化,縣政府轉入游擊活動。是年夏,縣政府由淄東遷至淄西,機關駐鎮門峪、山王莊一帶。1941年9月18日,日軍以兩萬重兵對淄西地區實行了“閃電式”的大掃蕩,抗日力量受到很大損失,根據地只剩下了“十里之長,一溝之寬”的極小區域,生活很艱苦,要靠煮食樹葉來維持。為使淄川縣對敵鬥爭有較大迴旋餘地,博山縣的二區、章丘縣的青山區、萊蕪縣的茶葉區、台頭區先後劃歸淄川縣領導。1945年8月,日軍投降後,縣政府移駐城區附近的商家莊,原章丘縣、萊蕪縣、博山縣的幾個區回歸原縣,淄東的蟠龍、洪山、蓼河區也回歸淄川縣。1946年1月,縣政府進駐淄川城。1940年6月縣政府西遷時,設淄東行署,周胡州為主任,1941年秋撤銷。1943年lO月建立淄西辦事處,房眾夫為主任,配有武裝部隊,主要任務是:堅守淄西通道,保證戰時膠東、渤海與山東領導機關的聯繫。1945年日軍投降後撤銷。
舊址:益都縣蓼河區井筒村(1939年6月)舊址:益都縣蓼河區井筒村(1939年6月)
淄川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淄川縣抗日民主政府舊址

文化名人

鄭帥
鄭帥 男 1991年生,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寨里鎮東井村人。因熱愛攝影,自2007年進入淄博信息工程學校學習攝影專業,同年開機開始拍攝原生態紀實攝影作品《我的家鄉東井村》。自開機拍攝之初,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攝影作品多次獲獎。
《我的家鄉東井村》是一部反映魯中山區山鄉風貌、家鄉勞動人民生活民俗的攝影作品。家鄉四面環山,位於東井村東北部有一座海拔500多米高的天堂寨,傳說是明初農民起義女領袖唐賽兒所建,她率眾起義與明朝官府拚命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在天堂寨山腳下,有兩尊明代的摩崖石刻屹立於此!家鄉的北面便是大北山,清朝後期,劉德培領導的農民起義最後與清朝官兵肉搏血戰,行至大北山時,因寡不敵眾,為不生俘,劉德培在此自刎。東井村不僅在明清時期爆發過農民起義,在近代淄川縣抗日民主政府於1939年6月便在井筒村(東井村)成立,東井村更是一塊革命聖地。在村中,有兩棵具有上百年歷史老槐樹見證了東井村的歷史,據說是建村時所栽。鄭帥的童年時期在這裡度過,家鄉人的質樸、善良、勤勞的優良美德讓他所感動!自2007年拿起照相機開始記錄家鄉人的日常起居、生活民俗,家鄉人勞作的場面、老人孩子、婚喪嫁娶等等便一一記錄。拍攝至今,拍攝了大量的家鄉自然風光與人文紀實作品。如今這部作品中有很多高齡老人已經離世,但鄭帥用影像把他們留住了。正如攝影師鄭帥說:“《我的家鄉東井村》這部原生態紀實攝影作品是無價的,是用多少金錢也買不到!”因為時光轉瞬即逝,我們不能回到過去,只能從這部作品中去找尋當初的記憶!《我的家鄉東井村》不僅是一部原生態紀實攝影作品,更是一部向家鄉人、向生活在96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農民致敬的藝術作品。
《我的家鄉東井村》獲得獎項:
2008年在淄博信息工程學校舉辦攝影展覽《我的家鄉東井村》;攝影作品集《我的家鄉東井村》。
2009年在中國火烈鳥攝影論壇主題攝影比賽中作品《慈母手中線》榮獲大賽一等獎。
2012年在淄川區電視台“牛酒愛 敬老情”鄉村敬老公益攝影活動中,作品榮獲大獎。
2015年在淄博市“美麗淄博 我的鄉愁” 首屆鄉愁主題攝影大賽中作品《記住鄉愁》榮獲大賽三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