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委十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

8月4、5兩日,市委召開十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省委關於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緊密結合杭州實際,研究部署我市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社會文明水平工作,審議通過《中共杭州市委關於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社會文明水平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 市委常委會主持會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黃坤明代表市委常委會向全會作了題為《激發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和諧,把杭州社會文明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的報告並作全會總結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邵占維在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了話,著重就做好當前經濟工作提出了要求。市委副書記葉明、王金財,市委常委於躍敏、楊戌標、許勤華、洪航勇、朱金坤、翁衛軍、沈堅、柯良棟、陳必凱,市委委員、候補委員出席會議。 會議深刻分析了當前我市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面臨的形勢。會議指出,近年來,全市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積極探索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新途徑新辦法,取得了顯著成效。我市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基礎紮實,社會建設有了長足進步,社會管理工作領導體系和社會管理服務體系初步建立,社會大局保持和諧穩定,社會形勢總體較好。這是我們進一步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寶貴財富和重要支撐。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當前我國既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又處於社會矛盾凸顯期,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領域存在不少問題。杭州作為東部沿海城市和省會城市,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早發多發的特徵十分明顯,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任務更加艱巨。當前我市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領域存在的問題,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階段性特徵的集中反映,是經濟社會加快轉型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是前進中、發展中的問題。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和省委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擺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先後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為我們進一步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有力指導、創造了良好條件。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持續快速發展,杭州經濟社會發展走在了全國全省前列,經濟實力和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為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奠定了重要物質基礎。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有利條件還將進一步增多。我們要進一步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切實增強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自覺性和責任感。 會議強調,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的必然要求,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我們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建共享“生活品質之城”的總目標,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的總要求,以富民強市、社會和諧為主旨,以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加快推進社會建設為著力點,以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把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同做好民眾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社會文明建設全過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形成具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杭州特點的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體系,為科學發展、轉型升級、富民強市營造良好社會環境。在具體工作實踐中,要堅持重在發展、重在惠民、重在建設、重在基層、重在法治、重在創新、重在統籌等“七個重在”的原則。 會議明確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市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要重點抓好的六方面工作任務。 ——加強社會建設,保障改善民生。要深入破解“七難問題”,大力實施“民生十大工程”,加快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著力解決好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和教育、醫療、住房、交通等方面涉及人民民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著力抓好就業這個民生之本,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大力推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完善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努力打造覆蓋城鄉、全民共享的充分就業城市和國家創業型城市;積極推動各類社會保險擴面提質,進一步完善勞動就業、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五位一體”的大社保體系,推動社會保障從“制度全覆蓋”向“人群全覆蓋”推進;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係,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縮小城鄉、區域、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資源,縮小城鄉區域教育差距,保障公民受教育權利,促進教育公平;加快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發展,確保新增醫療衛生資源重點向農村和城市社區傾斜,優先滿足民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加快構建杭州特色保障性住房體系,堅持“租售改”三位一體,加大各類保障性住房特別是公共租賃房建設力度,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給,堅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著力解決低收入群體特別是兩個“夾心層”的住房問題;繼續堅持“公交優先”戰略,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交通擁堵治理力度,努力緩解交通“兩難”;繼續推進扶貧開發,加強未成年人保護,發展婦女兒童事業,健全殘疾人服務體系,健全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關愛服務體系;加大城鄉統籌力度,統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形成層次豐富、發展均衡、配置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創新體制機制,完善管理格局。堅持黨委領導,充分發揮黨委在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政府負責,推動各級政府轉變職能、理順關係、最佳化結構、提高效能、依法行政,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辦好主要由政府提供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事務,努力向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堅持社會協同,注重發揮黨領導下的工青婦等人民團體和民眾組織在社會管理中的橋樑紐帶作用,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在社會管理中的獨特作用,發揮居(村)民委員會在基層社會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黨委、政府和社會力量互聯、互補、互動的社會建設、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網路;堅持公眾參與,擴大基層民主,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依法保障民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建立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支持和推動居(村)民依法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自我教育,動員和組織民眾依法理性有序參與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形成社會管理人人參與、和諧社會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夯實基層基礎,激發社會活力。全面推進各領域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擴大黨的基層組織覆蓋面,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引領服務民眾、反映民眾訴求、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作用;大力整合基層管理和服務資源,建立健全“格線化管理、組團式服務、片組戶聯繫”制度,形成覆蓋城鄉、條塊結合的管理和服務體系,為人民民眾提供面對面的綜合服務,在基層全面構建民情溝通之網、為民服務之網、平安建設之網;強化基層民眾團體和自治組織職能,建立健全以黨組織為核心、基層政府行政管理和基層民眾團體、自治組織管理相結合的基層社會管理格局;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完善公共服務、市場化服務、志願服務、鄰里互助“四位一體”的社區服務體系,推進社區居民依法民主管理社區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把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探索完善以村黨組織為領導核心、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為決策機構、村民委員會為執行機構、村務監督委員會為監督機構的村民自治機制,真正做到事務決策民眾參與、權力運作民眾監督、工作好壞民眾評說;大力推進雙擁共建,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充分發揮駐杭部隊和民兵預備役人員在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做好民眾工作,打牢民眾基礎。全市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牢固樹立民眾觀點,始終站穩民眾立場,堅持黨的民眾路線,健全民眾工作制度,改進民眾工作方法,提高民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奠定紮實的民眾基礎;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自覺擺正同人民民眾的位置,開展深入細緻的思想工作,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調、疏導等辦法,有的放矢地開展民眾工作,樹立為民、務實、清廉的良好形象。 ——加強素質建設,提升文明水平。堅持不懈地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以學習型城市建設為載體,在全市深入開展“我們的價值觀”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全體人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深入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塑造良好社會風尚;加強基層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氛圍;建立健全社會誠信體系和行為規範,營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形成自覺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創產業,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加強社會心理服務工作,健全完善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切實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方針,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發揮積極作用。 ——狠抓熱點難點,實現重點突破。著力完善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民眾利益機制,建立健全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訴求表達機制、矛盾調處機制、權益保障機制,切實維護民眾合法權益;著力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真誠、平等、寬容地對待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加快從“被動管理”向“主動服務”轉變、從“防範控制”向“人文關懷”轉變,不斷提高服務管理水平;著力加強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服務管理,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在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中發揮更大作用;著力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不斷提高預知、預警、預防、應急處置能力;著力提高虛擬社會管理水平,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嚴格管理、企業依法運營、行業加強自律、全社會共同監管的網際網路綜合管理格局。 會議強調,要從組織、能力、財力、輿論等各方面切實加強保障,為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提高社會文明水平創造良好條件、營造良好環境。要強化組織保障。市委研究決定,成立杭州市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工作委員會,下設綜合辦公室、社會建設辦公室、社會管理辦公室、社會文明辦公室,全面負責對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工作的巨觀指導、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各區、縣(市)也要根據各自實際,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和工作機構。要強化制度保障。按照有利於保障人民民眾根本利益、有利於激發社會活力、有利於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有利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要求,統籌規劃事關社會管理全局和長遠的制度建設,及時把社會管理成功經驗上升為制度和法律。要強化能力保障。把提高各級領導幹部領導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能力擺在突出位置,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懂社會建設、善社會管理、樂做民眾工作、有奉獻精神的高素質幹部隊伍。要強化財力保障。進一步加大財政對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投入力度,確保新增財力三分之二以上用於改善民生;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社會建設、社會管理、公共服務和民生保障領域,形成多元化、社會化投入機制。要強化輿論保障。切實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大力宣傳中央和省、市委關於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重大決策部署,宣傳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新鮮經驗和先進典型,形成人人關心、人人參與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的良好社會氛圍。 會議要求,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把學習貫徹中央、省委有關會議和檔案精神與傳達市委全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認真學習、深刻領會精神實質,進一步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和省、市委的決策部署上來,確保會議精神入腦、入耳、入心。近期,要著力在建立公共服務體系、矛盾化解體系、應急管理體系“三位一體”上下功夫,在區縣(市)、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聯動上下功夫,在黨政群團、企業和社會組織、社會民眾“三力合一”上下功夫,細化深化工作舉措,加大輿論宣傳力度,確保全力推進。 會議回顧總結了2011年以來工作情況,部署了下半年工作任務。會議指出,2011年以來全市上下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堅持主題主線主旨,擴內需、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促和諧,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勢頭,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新成績。要進一步增強機遇意識、憂患意識、發展意識、創新意識,咬定目標不放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切實抓好下半年各項工作:一是以轉型升級為主線,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二是以大項目建設為重點,努力增強發展後勁;三是以“民生十大工程”為抓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以新型城市化為主導,加強城鄉區域統籌發展;五是以建設創新型城市為目標,努力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六是以生態型城市建設為載體,不斷提升生態文明水平;七是以創建學習型城市為導向,努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八是以領導班子換屆為契機,切實加強黨的建設特別是幹部隊伍建設。 會議期間,與會同志觀看了反映我市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情況的專題資料片《為了建設幸福城市》,並圍繞市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決定》進行了認真討論。 市紀委委員,不是市委委員、候補委員的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政府副市長、市政協副主席,退居二線的市級老領導和擔任過副市級以上領導職務的老同志,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不是市委委員、候補委員的區、縣(市)長,市直屬各單位黨政主要負責人,市人大常委會各工委、市政協各專門委員會主要負責人,武警杭州支隊支隊長、政委,杭州預備役高炮團團長、政委,市屬大專院校黨委書記、院(校)長列席會議。部分市第十次黨代會黨代表、在杭非市屬金融機構負責人以及人民日報社浙江分社、新華社浙江分社、經濟日報社杭州記者站、浙江日報社杭州分社、浙江廣電集團杭州記者站和市級新聞單位的記者應邀參加會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