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目(拉丁學名:Ericales)是被子植物門木蘭綱五椏果亞綱下的一個目,該屬多為木本或草本。該目共有近8000種,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該目植物的花一般為五裂,一般都有共生的菌根。
杜鵑花目(拉丁學名:Ericales)是被子植物門木蘭綱五椏果亞綱下的一個目,該屬多為木本或草本。該目共有近8000種,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該目植物的花一般為五裂,一般都有共生的菌根。
杜鵑花目(拉丁學名:Ericales)是被子植物門木蘭綱五椏果亞綱下的一個目,該屬多為木本或草本。該目共有近8000種,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該目植物的花一般為五裂...
(杜鵑花目杜鵑花科植物)編輯 鎖定 討論999 常綠小灌木,高50-100cm。生於海拔2500-3600m的高山草原、灌叢林或雜木林中。分布於陝西南部、甘肅、青海、四川、雲南...
(杜鵑花目報春花科植物)編輯 鎖定 討論999 大金錢草又名銅錢草、路邊黃、過路黃、大連錢草、蜈蚣草、對坐草、黃疸草。為鳳尾蕨科鳳尾蕨屬植物乾燥或新鮮的全草...
馬醉木(學名:Pieris japonica (Thunb.) D. Don ex G. Don)是杜鵑花科,馬醉木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4米;樹皮棕褐色,冬芽倒卵形,葉片革質,密集枝頂,無毛...
南燭(拉丁學名: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杜鵑花科,越橘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9米;分枝多,老枝紫褐色,無毛。葉薄革質,總狀花序頂生和腋生,有花多數,...
(杜鵑花目杜鵑花科植物)編輯 鎖定 討論999 馬纓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7米;樹皮淡灰褐色;幼枝粗壯。頂生冬芽卵圓形...
烏飯樹為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主要分布於長江以南地區。烏飯子是烏飯樹所結的果實,具有益腎固精、強筋明目、抗衰老、抗氧化、抗癌防癌、抗病毒抑菌,護眼、鎮咳等...
(杜鵑花目獼猴桃科植物)編輯 鎖定 討論999 獼猴桃(學名: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也稱奇異果(奇異果是獼猴桃的一個人工選育品種,因使用廣泛而成為了獼猴桃的代...
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又名映山紅、山石榴,為常綠或平常綠灌木。相傳,古有杜鵑鳥,日夜哀鳴而咯血,染紅遍山的花朵,因而得名。杜鵑花一般...
(杜鵑花目鹿蹄草科植物)編輯 鎖定 討論999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百科詞條編寫與套用工作項目 審核。水晶蘭(學名:Monotropa uniflora Linn.)是鹿蹄草科,水晶蘭...
杜鵑花科,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較大的1科,木本植物,大多常綠,少數落葉,陸生或附生,不具托葉。約127屬,5583種,主產南非和中國西南及西部,中國有22屬,...
菊超目 目 杜鵑花目 科 杜鵑花科 屬 杜鵑花屬 種 大果杜鵑 目錄...大果杜鵑是常綠小灌木,高4米;幼枝具剛毛狀腺體,有時具明顯的葉痕,果序下...
大果杜鵑(學名:Rhododendron sinonuttallii Balf. f. et Forrest):灌木,高1-3(-5)米。枝條粗壯,密被鱗片。葉片長橢圓形。花芽被有變異的芽鱗。花顯著,形小...
毛棉杜鵑花(學名: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Hook. f.):灌木或小喬木,高2-4(-8)米;幼枝粗壯,淡紫褐色,無毛,老枝褐色或灰褐色。葉厚革質,集生枝端,近於...
杜鵑花屬,灌木或喬木,有時矮小成墊狀,地坐或附生;植株無毛或被各式毛被或被鱗片。葉 常綠或落葉、半落葉,互生,全緣,稀有不明顯的小齒。花芽被多數形態大小有...
杜鵑花目 科 杜鵑花科 屬 杜鵑屬 種 滿山紅 命名者及年代 Hemsl. et Wils.,1907 目錄 1 形態特徵 2 產地生境 3 生長習性 4 繁殖方式 ▪ ...
金達萊Rhododendron(英語)진달래(朝鮮語) 別名映山紅、尖葉杜鵑、興安杜鵑金達萊所屬花科 杜鵑花科-迎紅杜鵑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杜鵑花目,杜鵑花科,...
杜鵑花果實,中藥名。為杜鵑花科植物杜鵑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的果實。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東至台灣,西到四川、雲南。具有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於跌打...
烏飯樹 又名南燭是杜鵑花科、越橘屬常綠灌木或喬木,又稱烏飯樹,古名染菽,主要分布在亞洲東北部及東南部,我國主要產地有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
藍莓,又名篤斯、黑豆樹(大興安嶺)、都柿(大小興安嶺、伊春)、甸果、地果、龍果、蛤塘果(吉林)、訥日蘇(蒙古族語)、吉厄特、吾格特(鄂倫春語)等,為杜鵑花...
杜鵑花,中藥名。為杜鵑花科植物杜鵑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的花。分布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東至台灣,西到四川、雲南。具有和血,調經,止咳,祛風濕,解瘡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