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馬鄉

杜馬鄉

杜馬鄉成立於1984年,北依中條山,與運城市境相接,西、南分別與張村鎮為鄰,東靠部官鄉。鄉政府駐辛莊村,國土面積80.49平方公里,轄15個村民委員會,常住人口11558人(2017年),該鄉處沿山地帶,中部為小垣面,南部系南沿坡地,北高南低,耕地分布在兩個垣面、三架大溝和中條山南坡上,耕地面積26000畝,益林面積24958畝,全年氣溫較低,適合種植冬小麥、玉米、蘋果、桃、百合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杜馬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平陸縣
  • 面積:80.49平方公里
  • 人口:11558人(2017年)
  • 車牌代碼:晉M
  • 成立於:1984年
氣候,歷史沿革,產業發展,轄區範圍,教育,主要景點,

氣候

杜馬鄉屬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內各季節乾燥多風,夏季雨量較多,日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年平均氣溫13.2度,年平均降雨量560毫米,降雨在年內各季節分布極不均勻,多集中在7-9月,素來有“十年九旱”‘火燒垣”之稱。

歷史沿革

杜馬鄉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期,就有人類居住,馬村七里坡為我國黃河金三角地區所發現的十大古人類居住遺址。同時,這裡還是紅色革命老區,聞名遐邇,被寫入《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的杜馬戰役就發生在杜村、馬村、柳溝等村,位於柳溝村的杜馬烈士陵園被定為運城市重點愛國教育基地。全鄉民風淳樸,人民民眾好客熱情,東車鑼鼓、賢良快板、杜村小戲極具地方特色風情。全鄉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由於沒有任何工業污染,森林覆蓋率已達到65%,空氣品質極佳,東坪頭村由於獨特的地理環境優勢,是俯瞰黃河之波瀾、天鵝黃河濕地和三門峽市夜景的絕佳之地,位於上村的大郎山景區,植被茂密,綠樹成蔭,溝內溪水潺潺,夏季氣候涼爽,鳥語花香,景色宜人。

產業發展

該鄉的主導產業為果、桃種植蘋果面積13000畝,主要品種有紅富士秦冠、新紅星等,總產2500萬公斤。由於貯藏業的發展,蘋果每年供應期為當年10月開始至次年5月底,長達8個月之久。桃面積5000畝,主要品種為大玖寶、晚玖寶、紅不軟、花王二號、秦王、白沙蜜等,總產1800萬公斤。杏面積600畝,分布在西南村、么嶺、龍塬、車坪頭等村,總產量達90萬公斤。
由於杜馬特有的土地條件與氣候環境,果實成熟期晝夜溫差大,加之農業新技術的套用,所產水果品質極佳,香甜可口,純綠色,無污染,硬度高,耐貯藏。
除桃果產業外,百合是杜馬的一大名產,以“向東百合”為主,輻射周邊其他村落,“向東百合”歷史悠久,曾是當年向朝廷進獻的貢品,它已有400餘年的歷史,並以個頭大、肉厚、包心實、色澤似白、香甜味純、花開宜人、營養性能高而文明天下。近年來,以“杜馬向東百合科技開發合作社”為研究開發百合系列加工產品,譽得了省、市、縣領導的關注和重視,並獲省、市農博會金獎、銀獎、產品獎,特別是優良品種的引進和繁育推廣,農業產業逐步走上了以質取勝產品加工的道路。
全鄉共有大小商店285個,在業人員近900人,總收入600萬元,農曆逢五、逢十在杜馬辛莊集市貿易,2004年開始在柳溝村逢七集市貿易,每逢集市,人流、物流,市場繁榮。為方便桃農、果農客商,2004年分別在杜村、柳溝兩地成立了桃果市場,即柳溝桃市、杜村果市。每逢桃果銷售旺季,從這兩個市場拉出的桃果車輛每日達50餘輛,解決了桃農、果農的銷售問題。

轄區範圍

杜馬鄉轄:東坪頭村、馬村、杜村、辛莊村、向東村、柏池村、柏坂村、賢良村、上卓村、上村、柳溝村、東車村、么嶺村、南村、龍源村、磚窯村等。

教育

全鄉有初級中學1所,國小15所,教師104名,在校學生1510名,有鄉衛生院一所,村保健站14所,全鄉農民都參加了醫療保險,30%農民參加了養老保險,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建立。

主要景點

聞名全國的杜馬戰役就發生在杜村、馬村、柳溝、上村、賢良等,戰鬥中犧牲的烈士分別安葬在杜馬烈士陵園與西牛烈士陵園。文物有七里坡遺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