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科哈人
- 外文名:Tsaatan
- 蒙古文:Цаатан
- 曾用名:察坦人、查唐人
民族起源,生存現狀,文化保護,
民族起源
3000年來,蒙古的泰加針葉林帶一直居住著這么一群騎馴鹿的人,他們是杜科哈人(也被稱之為察坦人)。杜科哈的蒙語名字“Tsataan”可以翻譯為“馴鹿牧民”,馴鹿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對於杜科哈人來說,馴鹿絕不是普通的家畜。在他們的社會和宗教文化中,馴鹿擁有特殊地位,是他們心目中的圖騰。
泰加針葉林帶擁有一種荒涼而嚴酷的美,雖然知名度無法與戈壁沙漠或者大草原相提並論,但卻是地球上的最大的生物群落區之一。這個針葉林帶起於苔原之尾,幾乎一直從歐亞大陸延伸到北美亞北極地區。它擁有極大的環境價值,是杜科哈人和他們餵養的馴鹿的家園。不幸的是,這個家園現在正面臨威脅。
生活在泰加針葉林帶並不容易,主要原因在於溫度太低。這一地區的平均溫度不到零攝氏度,最低時可達到零下53攝氏度。不過,夏季時的溫度也能達到21攝氏度。全年溫差之大令人感到吃驚。但對於當地的森林以及其他植物和動物群落來說,這卻是它們最喜歡的環境。
3000年來,杜科哈人一直生活在泰加針葉林帶,他們靠餵養馴鹿為生,經受住極端天氣的考驗。從鹿肉、鹿皮到重要的馱畜,馴鹿幾乎為他們提供了生活所需的一切。在嚴酷的生存環境打磨下,他們培養出堅韌不拔的性格。現在,杜科哈族的人數不斷減少,賴以生存的馴鹿數量也呈下降趨勢,為了能夠延續古老的生活方式,他們必須儘快做出改變。
生存現狀
現在的杜科哈人是蒙古人數最少的一個民族,只有大約45戶人家,靠餵養馴鹿為生。他們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面臨著各種威脅,其中包括向市場經濟的過渡、旅遊業、全球變暖、語言流失以及占據統治地位的蒙古族的同化。15年前,杜科哈人(以及當地的其他3個遊牧部落)共餵養了1.5萬頭馴鹿,現在的數量卻萎縮到2200頭並且仍在不斷下降。
杜科哈人的精神傳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薩滿教的影響,他們的文化非常具有韌性,擁有悠久的歷史。在社會主義時期,蒙古政府曾試圖打壓杜科哈人的文化,到了今天,他們仍面臨著各種壓力。
過去,杜科哈人主要獵殺野生動物為食,只有馴鹿過了生育年齡或者過於老邁,無法繼續充當馱畜時,杜科哈人才會屠宰馴鹿。現在,由於經濟不景氣加之森林中的野生動物數量減少,越來越多的杜科哈人為了生存,被迫屠宰馴鹿。
泰加針葉林帶是一個資源豐富的棲息地,一度生活著包括熊、松鼠、野兔、獾和馴鹿等大量野生動物。然而最近,商業捕獵和其他因素導致野生動物大量減少,除了威脅杜科哈人的生存外,也威脅到他們的競爭對手狼的生存。
馴鹿面臨的問題不只是惡劣天氣、過度捕獵、採礦以及狼群。由於近親交配和疾病,它們的數量不斷減少。幾千年來,杜科哈人一直就是飼養馴鹿的專家,這種技能世代相傳。過去,這種能力足以讓他們保持馴鹿群的強壯和健康。現在,事情正朝著不利於他們的方向發展。由於前蘇聯時期的管理不善,飼養馴鹿方面的很多集體經驗流失。
杜科哈人的傳統生活方式正面臨挑戰。過去,他們過著遊牧生活,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一輩希望安頓下來,學校和日用消費品的誘惑畢竟是他們難以抵禦的。
邊境關閉(例如蒙古-俄羅斯邊境)、土地退化以及商業開發讓杜科哈人無法像過去一樣自由放牧,這也是導致馴鹿近親交配的一個重要因素。活動範圍受限導致馴鹿很難吃到青苔,營養無法得到保證。此外,他們也很難找到獸醫,救治患病的馴鹿。
文化保護
杜科哈族的馴鹿專家巴圖加(Batulga)說過:“沒有馴鹿,我們就不再是真正的杜科哈人。目前,我們正努力幫助我們的族人和他們的馴鹿,雖然難度很大,但我們已經取得一定成果。一切才剛剛開始,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我們由衷地感謝那些幫助我們延續傳統生活方式的人。”
杜科哈人的馴鹿放牧文化擁有幾千年歷史,我們希望保護他們傳統生活方式的舉措能夠取得成功,讓杜科哈人以及他們的馴鹿永遠成為蒙古泰加針葉林帶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