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山(地名:龍游縣石佛鄉三和村南面)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杜山位於龍游縣石佛鄉三和村南面,從前叫“前山”,又稱“對面山”。杜山不高,卻也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山上泥層深厚處,樹木碧綠;泥層淺薄的地方,灌木叢生;掩蓋著堅硬的石灰岩,地底下埋藏著豐富的石煤資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山
  • 位置:龍游縣石佛鄉三和村南面
  • 別名:前山、對面山
  • 景點:杜如晦隱居處
歷史記載,人文古蹟,煤礦勘探,紅色土地,

歷史記載

民國《龍游縣誌》記載:“(白佛)岩南十里曰杜山,去治北三十里,以唐杜如晦隱此得名,風景殊勝。”

人文古蹟

隋朝末年,當時著名的詩人政治家杜如晦,年輕氣盛,看到隋煬帝,驕奢淫逸,大興土木,弄得民不聊生。他多次上書,提倡休養生息。隋煬帝不僅沒有採納他的意見,還指責杜如晦干預朝政。杜如晦一氣之下,棄官出走,浪跡天涯。這天,杜如晦路過“前山”,看到山上古木參天,濃蔭蔽日,景色秀麗,忍不住登上山頂。站在前山之巔,北眺山巒起伏,南望阡陌縱橫,屋舍儼然,溪流水塘,艷光四射,如詩如畫,令人心曠神怡。於是放下行囊,在山頂搭了一間草棚,定居下來,結束了浪跡天涯的生活。
杜如晦每天在山上“研讀兵書在几案,吟詩作賦北窗里”,生活充實而自在。隋朝滅亡以後,唐太宗李世民急招天下賢人良將,得知杜如晦胸有詩書,才高八斗,隱居在前山,便派人攜厚禮邀請杜如晦出山相助。杜如晦覺得李世民誠意可嘉,不便推辭,便離開了前山,入朝參政,盡心盡力輔助李世民統一大唐江山,助力“貞觀之治”,成了唐朝的開國功臣,名噪一時。杜如晦離開前山以後,當地百姓忘不了他,便把“前山”改名為“杜山”,把杜如晦居住的茅屋拆了,修建了寺廟,取名“成志寺”,供後人祭祀參拜。
據說,公元693年,盈川縣令楊炯,十分欽佩杜如晦的為人,曾特地登上杜山,到“成志寺”祭拜杜如晦,發誓要以杜如晦為榜樣,全心全意為盈川百勝謀福祉。第二年,盈川大旱,楊炯憂心如焚,每天上香,祈雨不止。可是老天不為所動,滴雨未下。楊炯憤而投井,愛民之心,可昭日月。

煤礦勘探

清光緒年間(1896年),龍游知縣張炤,親自到杜山塢勘探煤礦,“北鄉二十五都六圖土名杜山塢地方,亦有煤礦。現據圖董項雙松等十餘人,呈請集資先行試辦。卑職等又復會詣該處確勘,有民人翁阿發翁土順合業山地一片,計稅一分五厘,東至田壟,西至山峽,南北皆至山,北面山上有翁姓墳墓一穴,山地中有自西向東路一條,上通杜山殿,寺徐地方,下達杜山塢。”踏勘細緻如此,還繪出了開礦圖紙,擬定了開礦辦法。1917年,杜山腳下就建起了第一座石灰窯。利用木材燒鍊石灰。
1933年,杜山塢煤礦開採石煤,利用當地豐富的石灰石,煅燒石灰。大大提高了石灰的產量和質量。杜山上的石灰岩是上好的建築材料,生產的石灰成了農民建房不可缺少的材料。後來,有了水泥生產技術,杜山水泥廠便應運而生。

紅色土地

龍游剛剛解放時,葉鶴糾集一夥土匪盤踞在杜山頂上,占山為王,經常下山搶劫老百姓的財產,殺害農會幹部,破壞土地改革。
1949年7月13日下午,天昏地暗,風雨交加,四十多個土匪,穿著蓑衣,偷偷地下了杜山,分兵三面包圍了塔石陳家的區政府大院。當時,大院裡只有四個工作人員,他們發現土匪偷襲,紛紛馬上拿起武器,奮勇抵抗,終因寡不敵眾,區政府被葉鶴土匪洗劫一空,搶走步槍49支,手槍兩支,機槍一挺,子彈三千餘發,糧食四千多斤。葉鶴帶著搶來的槍枝彈藥和五花大綁的年輕的婦女幹部張鳳俊,來到了三和村下洪溪的一座石橋上,勸張鳳俊投降,被她嚴詞拒絕。葉鶴惱羞成怒,將張鳳俊推到橋下洪水中。張鳳俊英勇犧牲,年僅十九歲。為了消滅這股土匪,縣政府與剿匪部隊經過周密部署,揪出了內奸姚竹林,獲知葉鶴土匪就盤踞在杜山頂上,便採取南北夾擊的戰術,一舉端掉了土匪的老窩。這一戰,共擊斃土匪5人,傷13人,俘虜15人。繳獲機槍兩挺,步槍四十餘支。可是,解放軍劉指導員卻身中數槍,犧牲在杜山頂上。英雄的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