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傳書教授現任“廣東省醫學遺傳學會”顧問。曾任“中華醫學遺傳雜誌”,“遺傳學報”,“中華血液學雜誌”,“中國病理生理學雜誌”編委,“中國人類遺傳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優生優育諮詢委員會”及“國家計畫生育委員會”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傳書
- 職業:“廣東省醫學遺傳學會”顧問
- 主要成就:主持了G6PD缺乏症全國大協作
- 代表作品:《醫學遺傳學基礎》
個人經歷,個人作品,
個人經歷
杜傳書教授自1957年起,致力於“蠶豆病”病因及發病機理的探討,經過深入農村進行系統周密的調查研究, 否定了國外公認的“花粉致病”的結論。隨後,此觀點得到國際學術界同行的證實。1961年首先在我國證實此病病因是遺傳性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從而開創了我國生化遺傳學研究新領域。主持了G6PD缺乏症全國大協作,掌握了全國此病基因頻率及分布規律,鑑定和首報了16種中國人G6PD變異型。還開闢了“紅細胞遺傳性酶病”研究新領域通過檢測G6PD雜合子的新方法。採取綜合防治措施,預防新生兒核黃疸取得顯著效果。90年代研究G6PD基因突變,發現了中國人的七種突變類型,建立了ARMS篩查G6PD基因突變的新方法,使我國的G6PD研究進入了國際先進行列。最近致力於科研成果的轉化,已經成功開發了檢測G6PD缺乏、篩查地貧和用ARMS法檢測突變的試劑盒,供醫療和研究單位使用。
杜傳書教授曾經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國家科委主持的“中國人紅細胞G6PD缺乏症基因頻率及變異型的研究”等6項國家級重大課題,先後以第一作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 、“國家計生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一項、“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三項、“衛生部推廣套用三等獎”一項、“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廣東省衛生廳科技進步四等獎”一項、“廣東省高教局、衛生廳聯合三等獎”一項和“廣東省醫藥衛生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
個人作品
杜傳書教授至今已發表學術論文172篇, 第一作者論文77篇,其中SCI收錄的有12篇。撰寫了專著165部,其中第一作者68部,主編了衛生部規劃教材《醫學遺傳學基礎》(共兩版)以及本校研究生及進修生所用教材《醫學遺傳學基礎》及《遺傳諮詢醫師培訓教材》,及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參考書《醫學遺傳學》(兩版)。此外,杜傳書教授曾多次被邀請在國際學術交流會議上做特邀報告。
杜傳書教授堅持將科研成果推廣並套用於臨床。1993 年從中華醫學基金會(CMB)申請到20萬美金的資助,用於建立預防遺傳病的“廣東省三級遺傳諮詢網”,共培訓遺傳諮詢醫師500餘人,套用本人建立的NBT紙片法和地貧一管篩查法,檢測 G6PD缺乏和地中海貧血的病人,共篩查6,970人初步建立縣、市及省三級遺傳諮詢示範網。
迄今,杜傳書教授已培養出20名碩士生、7名博士生和一名博士後。這批人大都已成為各自崗位上的學術骨幹或學科帶頭人。因此,杜傳書教授曾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並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和人民教師”、“南粵教書育人優秀教師”、“廣東省模範黨員”、“高教戰線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和“中山醫科大學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