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主任)

杜斌(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主任)

杜斌,男,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994年7月畢業於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醫學系,並獲得醫學博士學位,同年8月分配到北京協和醫院加強醫療科任住院醫師,2004年創建內科MICU專科並擔任專科主任職務。

現為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內科ICU主任,國際亞太危重病醫學協會秘書長。

2020年5月,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2020年8月,獲得第十二屆“中國醫師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杜斌
  • 國籍中國
  • 畢業院校中國協和醫科大學
  • 臨床職稱:主任醫師
  • 性別:男
  • 職業:醫生
  • 主要成就: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人物經歷,抗疫事跡,擅長領域,人物成就,獲獎記錄,

人物經歷

2003年以來,多次參與國內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SARS,人感染豬鏈球菌,H5N1禽流感,汶川地震,舟曲土石流,H1N1甲型流感,玉樹地震,雅安地震,H7N9禽流感等)的醫療救治工作,並多次獲得嘉獎。同時,作為(並列)第一作者,積極總結甲型流感H1N1 (BMC Infect Dis 2010 & 2011, PLoS One 2012)以及新型禽流感H7N9 (N Engl J Med 2013)的救治經驗,並多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交流重症流感肺炎患者的診斷與治療經驗。
成立中國危重病醫學臨床試驗協作組(CCCCTG),打造國內多中心臨床科研平台 杜斌教授倡議成立了由17省市24家三級醫院ICU組成的CCCCTG,這是國內重症醫學領域唯一符合國際臨床試驗規範的協作組織。依託這一臨床科研平台,內科ICU以及多中心科研團隊已完成多項臨床研究課題。在既往臨床科研工作的基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北京市科技進行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上,繼續以全身性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為主要研究方向,在全身性感染臨床流行病學、感染性休克血流動力學及急性腎損傷等方面積極開展研究。至今以CCCCTG名義發表論著5篇(IF 18)、綜述1篇(IF 4.93)和述評2篇(IF 7.53),參與編寫英文書籍1章。CCCCTG這一臨床研究平台已經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代表中國加入了急性病研究者國際論壇(InFACT)、國際嚴重急性呼吸道和新發感染協會(ISARIC)以及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全球研究(IC-GLOSSARI)等國際臨床研究協作組織。

抗疫事跡

2020年2月4日晚,北京協和醫院在武漢負責的重症病房剛剛啟用,就收治了18名危重症患者。第一位轉入患者呼吸極度困難,血氧飽和度僅50%,必須馬上進行氣管插管,而此時病房的三級防護裝備尚未配齊,暴露風險極高。
“我是主任,必須上。”杜斌沒有猶豫,也沒有絲毫退縮。憑藉豐富的經驗,他成功為患者進行了氣管插管,患者病情得以緩解。
武漢抗疫最吃緊的時候,杜斌每天奔波於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各家醫院之間,最多一天去了5家醫院。指導搶救危重症患者、為呼吸機調整指標參數、為病人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等,他都盡全力親力親為。
在與病毒的遭遇戰中,杜斌和團隊總結出早期氣管插管、積極吸痰、俯臥位通氣等治療原則並迅速推廣。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越來越低,好轉率不斷提升。
“作為醫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我們永恆的初心。”杜斌說。

擅長領域

嚴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急性腎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等多種危重病的治療。

人物成就

杜斌先後進行過中心靜脈插管相關性感染、醫院獲得性血行性感染等系列研究。其中有關限制抗生素使用降低耐藥細菌感染的研究為國內首次報導,發表在2003年的Critical Care Medicine雜誌上。該課題於2001年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及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並於2002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由於他在重症患者醫療救治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被選為國際亞太危重病醫學協會秘書長。
2020年3月,被授予“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2020年5月,獲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
2020年8月,獲得第十二屆“中國醫師獎”。
2020年9月8日,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2020年11月17日,榮獲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授予的“湖北抗疫一線優秀社員”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