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散記

村莊散記

《村莊散記》是大眾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方八另。

基本介紹

《村莊散記》簡介,作者介紹,圖書出版資料,目錄,評論,

《村莊散記》簡介

村莊散記》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大梅山風土人情、生活習慣的文學作品。大梅山是曾經的南蠻之地,即湖南中部的婁底邵陽益陽三市六縣。大梅山的核心地帶是現在的新化,是中國僅存的唯一一塊神秘的故土。梅山最初是蚩尤戰敗南歸,憑藉資江天險和梅山河網、瘴氣退隱的地方。從此,中原被排擠、逃亡的貴族都逃進梅山,不再受王法限制,過著世外桃源的日子。秦始皇之弟流落新化奉家山,開闢了萬頃秦人梯田紫鵲界。宋神宗時期,梅山才得以王化。大梅山經過數千年的孕育,誕生了苗族、瑤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數千年的黑茶歷史,誕生了蒙洱茶、奉家米茶、渠江薄片,是湖南黑茶的原產地,新化縣圳上鎮的興起,就是黑茶貿易的結果。
作者巴陵生於20世紀70年代,家住梅山深處的新化、安化交界處的蚩尤界附近,祖上系唐代遷居於此,世代受梅山文化薰陶,自稱梅山嫡系,對神秘的大梅山比較了解。作者在大梅山生活了近20年,積累了豐富的梅山知識。20歲後,作者離開梅山,外去求學,與各界學者、文人探討梅山文化,收集與梅山有關的書刊和資料,經過十多年的研究,終成一家。

作者介紹

方八另,筆名巴陵。1979年12月生,湖南新化人,畢業於湖南師範大學中文系,從事圖書出版和策劃工作。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職業書評人、專欄作家。
1996年起從事文學創作,先後在美國的《新絲語》雜誌、香港《黑白》文學期刊發表巴陵專欄,在馬來西亞的《千島日報》、香港《大公報》、以及國內的《青年文學》、《當代人》、《讀者》、《江門文藝》、《遼河》、《雪花》等文學期刊及《光明日報》、《人民日報·海外版》《工人日報》、《農民日報》、《福建日報》、《山西日報》、《安徽日報》、《雲南日報》、《湖南日報》、《新民晚報》、《北京晚報》、《羊城晚報》、《揚子晚報》、《重慶晚報》、《錢江晚報》、《福州晚報》、《合肥晚報》、《武漢晚報》、《燕趙晚報》、《華西都市報》、《南方都市報》、《燕趙都市報》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3000餘篇(首)。2006年在山東《都市晨刊》開設城市筆記專欄,2007年安徽《安慶晚報》、內蒙古《呼和浩特晚報》開闢美食散文專欄,北京《車友報》開闢美食、旅遊散文專版,2008年在《航空畫報》撰寫介紹全國飲食的美食專論《中華美食譜》(3萬字),2010年在《科學與文化》、《四川航空》等開設品茶專欄,2011年在《民主協商報》開設杜甫湖湘詩蹤專欄。
2005年,獲《山西青年報》“誠信與感動”徵文三等獎。2006年,獲《三湘都市報》“發現魅力步行街”三等獎,《長沙晚報》“千龍湖杯”旅遊散文徵文二等獎,國家新聞出版署“我最喜愛的一本書”二等獎。2007年,獲《科學時報》“節約.環保.文明”科普徵文二等獎,湘西州“美麗的湘西 可愛的家鄉”徵文三等獎,第三屆梁斌文學獎新苗獎。2008年“北方腳踏車杯”優秀獎,迎奧運“鞍鋼杯”三等獎。2009年獲黑土地杯二等獎,獲玉環法制文學二等獎,首屆全國“愛我藍色家園”徵文三等獎。2010年,《瀏陽手撕魚》獲瀏陽蒸籠杯三等獎;《軟肋》獲小說選刊筆會三等獎,《祁門紅》獲祁眉杯全國徵文大賽入圍獎。2011年,《一杯熱酒的溫度》獲《山東文學》雜誌社與《愛尚生活》雜誌社聯合徵文讓生活充滿愛一等獎。
主編中國報紙副刊第一編輯叢書、湖湘文苑叢書等。

圖書出版資料

圖書在版編目(CIP)數據
Ⅰ.①村… Ⅱ. ①巴… Ⅲ. ①散文集-中國-當代 Ⅳ. ①I267
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1)第143352號

目錄

目錄
第一輯 鄉情眷戀
黃板橋 / 3
古柏 / 7
懷念亡魂 / 25
遺憾的誓言 / 35
狗狗 / 44
第二輯沉重的記憶
奶水洗去的那個疙瘩 / 51
爺爺的狗蛋年代 / 54
遙想童年砍柴 / 56
大雪滿山的年月 / 58
風中不願搖曳的野天麻 / 60
給我一根紅薯根 / 62
那年的小米不能做年糕 / 64
八百擔花生收買的婚姻 / 66
一隻還沒退役的手電 / 68
冬天的父親 / 70
遺失的錢包 / 72
豆腐拌肉 / 74
童年梅雨 / 76
中華第一松 / 78
第三輯指尖煙霧
父親指間的那支煙 / 83
一輩子的惦記 / 86
魚擔上的家庭 / 88
豆腐年代 / 90
第四輯陳年舊事
春汛上的竹排 / 95
裁縫鋪的窗台 / 98
米糖擔兩頭的生意 / 101
過年臘肉 / 104
師眼 / 107
端午雨 / 109
冬筍炒臘牛肉 / 111
書櫃姐弟 / 114
馬背的重量 / 116
雞蛋挑起的風光 / 118
摸索生存資本 / 120
點起家家戶戶的燈 / 122
田野的米花泡 / 125
嘴饞的記憶 / 127

評論

沉悶的天空
——讀巴陵的鄉土散文集《村莊散記》
文/彭利純
當我一口氣讀完巴陵的鄉土散文集《村莊散記》,猶如經歷了一個久雨不晴的梅雨季節,沉悶的天空上布滿烏雲,讓人透不過氣來。作者看似寫家史的文章,卻折射出農村生活的艱辛,催人淚下。
祖父是作者筆下最生動的人物,曾經是當地巨頭,一場礦山災難,一些作者無法探究的經歷和至今也無法解開的謎團,給他祖父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地方上一些人一直對礦山的緊追不捨,暴露出一些人的貪婪本性。通過描寫祖父及祖母相依為命的艱難生活,道出祖父他們那代人怎樣的生命歷程,祖父死後葬禮的排場,一方面體現祖父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作者也揭示出農村葬禮的繁瑣,特別是在作者寫自己細姑之死居然是為祖父立碑放炮竹炸傷後而死時,更是從心底痛恨這些極不人性的禮節。“不知是那房親戚發狂要講威風,倡議給爺爺、奶奶墳上修拜台、立碑,清明節那天,細姑身體不太舒服,趴在墳上哭時沒注意,三伯就在近旁點燃了鞭炮,一個大炮衝到小腳里,沖了個雞蛋大的洞,當時也沒有流血,細姑也沒去消毒、清火。過幾天天氣劇降,炮火攻心,再也控制不了病情。”
他的父母是整個家族的主心骨,是他們才撐起了方家的一片天地。特別是母親的作用,不但是他本人心目中的好媽媽,也是方家兄弟姐妹的好嫂子,孝敬公婆的好媳婦,她顧及婆家的一切,連父親的壽誕都難抽出身,而她與自己的“醜姐姐”情深似海,他的媽媽是農村無數這樣的賢妻良母的典型代表。
作者觀察媽媽也非常的細緻,當祖父病危彌留之際,作者記敘了這樣一件非常感人的故事:
“祖父的病情無法用鴉片煙麻醉,也無法用人參緩減,他起床都要母親攙扶。母親想問他還有什麼沒吃過,讓他滿足心愿,以後沒有後悔。祖父說能不能弄到狗蛋,懷疑狗蛋可能好吃,弄得母親哭笑不得。這樣的問題不亞於問雞要牙齒、問馬要角的事。母親領悟力強又善解人意,知道祖父講的是怎么一回事,要他靜心休息,馬上給他做狗蛋,晚上一定有吃。
我家的狗在祖父臥室的樓板底下生了一窩狗崽,天天叫。每年冬天要殺狗吃,那年我們還沒放寒假,就沒殺狗。祖父是很替別人想的人,他想吃狗肉又說不出口。認為我們還沒有放學,殺一條大狗也吃不完,一條三四斤的狗崽可以吃完,就把狗崽說成狗蛋,裝成老糊塗的樣子。
母親認為殺一條小狗也是一個生命,殺一條大狗也是一個生命,殺小的太殘忍了。如果殺了小的,我們不吃,就枉殺了一個生命。母親用我家的一條三十多斤的大土狗換了四伯一條十幾斤的小土狗。母親是不敢殺狗的,父親是不能殺狗的。
四點鐘,母親等在學校門口,一見到我就說要我回家殺狗。我高興得直跳,等大姐、二姐放學,母親帶我們回家,邊走邊告訴我怎樣殺。
我到家連飯也沒吃,就跑到四伯家,在五哥的幫助下,給狗脖子套了一根繩子。我是個小蠻子,把狗抱到河邊、扔到河裡,站在橋上拉緊繩索,沒幾下就斷氣了。天還沒黑就下鍋,棍子柴火一陣猛燉,肉都脫落了,母親使出最好的廚藝。當晚,祖父吃了一大飯碗狗肉,心裡很是滿足,第二天,也吃了一碗。
狗肉還沒吃完,祖父就歸西而去。”
家庭有一個好女人是那個家族的福氣,有人說一個女人影響一個家庭幾代人,他的父母是自由戀愛,美滿的婚姻。因此,作者有如此的父母,有這樣溫馨的家庭很滿足了。
與之比較,他死於炮竹炸傷的細姑和苦命的大姑,以及到七十歲依然遭丈夫毒打的外婆,她們的悲劇人生更顯得悽慘。特別是他的大姑,簡直是苦水泡大的,是作者筆下最具悲劇性人物,讀著讓人心痛。
作者還是七十年代末的年輕人,心底卻裝滿著別人溢出來的苦水,更懂得人間的冷暖,比較一些城市的年輕人,特別是那些家庭條件優裕的年輕人顯得更深沉更憂鬱,也更體貼牽掛父母,他在短文《一輩子的掂記》中寫到:
“現在,父母的病成了我心頭的一塊病,我時時牽掛著要給他們準備藥和托親戚把藥帶到鄉下,就是我工作再忙,我也要抽時間去給他們買好藥,就是出差在外,我都要打個電話了解他們的藥用完了沒有。我想:以前,我的咳嗽是父母的惦記;現在,父母的胃病是我一輩子的惦記。”
再沉悶的天總有見陽光的時候,在他童年記憶里生活總是有點灰暗,但也看到了他眉頭舒張的日子,一篇小文《冬筍炒臘牛肉》,我讀到了他一份開心。
相信他的家,他的家鄉會更加陽光燦爛。
最始最終至純
文/嚴清舫
巴陵先生的文章我很早就讀過,有那么一種很純很純的味道。巴陵先生的人我也接觸過,就我的了解,他的生活遠遠不是這個味道。我同他有過一段長達兩年可謂是五味雜陳的糾結。就是這糾結,讓我了解到他在長沙乃至在全國範圍內的人際交往和人事來往中,根本就不曾有過一絲較純的環境:糾紛、誤解、不能溝通的立場、不可單方面解決的債務鏈條……時刻伴隨在他的身邊左右。哪怕一個什麼小小的行為,都會讓人感慨萬千,或怨天尤人,或失意頹唐的,然而,我在他的身上,卻始終沒有發現他什麼時候表現出過一點什麼激烈的情緒來。
這是什麼原因呢?
最近巴陵先生把他即將結集出版的散文集《村莊散記》傳給我,我通讀了一遍,以往心存的一點疑惑,仿佛找到了答案。散文集共三十七篇,除了四個篇章長一點的文章外,其餘都是一二千字的短章,全部是那個生養了他的村莊的情事。我同巴陵先生有過相似的人生經歷,都是出生於鄉村,都是高中畢業後離開家鄉。因此,對於故鄉的情感,有著共同的感受,十幾二十年之後,再回首去看看那個曾經哺育了我們的村莊,眼光迷離眼角濕潤之際,自然當會忽略和過濾去許多的雜質。
巴陵先生過濾得很仔細。
他的村莊裡,有著諸多血緣相親的親人:外婆、舅舅、大姑……在小孩子的眼中,一時還感到很陌生,分不清那些複雜的關係,心裡不願意承認,但親人們還是愛著自己的(《黃板橋》);儘管祖母不那么“愛”(《遺失的錢包》等),但是,一件一件的小事娓娓道來,讀者還是感到了作者的心中,其實也是充滿了愛意和溫暖的。特別是祖父、父親、母親等至親的親人,對於作者的摯愛以及他們三者之間的親近、關愛,直面生計、不迴避矛盾、慢慢緩緩地解決,不僅體現了他們的忍辱負重,韌性,更滲透了他們的處世和生存智慧,給了“三伢子”(作者的乳名)透徹地影響,給了他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美好的種子,並伴隨他成長,伴隨他走出山門。這些美好的情愫,也許就是讓巴陵先生能夠得以過濾人事雜質的本能。
童年的趣事、玩伴,家鄉的風物、美食,所見所聞以及眼耳收錄的見聞等一切與村莊相關的往事,都如流水一般,從作者的筆端之下,恬恬淡淡從從容容地流淌而來,給予讀者以溫馨的享受。當然,幾十年上百年村莊的歷史和現實生活中,也不是沒有貧窮、飢餓,也不是沒有風波、爭鬥、私慾,甚至齷齪、黑暗等等令人不安的成分。然而,所有這些,經過了作者人性和心靈的過濾,也蒙上了一層夢幻般的色彩和童話般的面紗,給了讀者一個新的視野,一層新的境界,這個作者夢幻中的村莊,隨即也就成了一個“好人的世界”,而那些紛爭,也仿佛成了好人們生活中的芥末、鹽巴,品咂起來有滋有味,給了山鄉的野趣,一種別樣的調劑。
我在一邊閱讀的時候,總在一邊思考,巴陵先生寫作這些文章的時候,是在遠離村莊的地方,是坐在喧囂的都市裡,是站在現代長沙的高樓上,回首村莊往事的時候,一定也用了現代的眼光和比照。如果說對於往事是一種遠距離的審視可以有過濾作用的話,那么近距離和現代眼光的觀照,就不應該忽視了那些微塵、污漬、不諧、怨嗔。然而,巴陵先生還是忽視了,忽略了。突然我就想到,這似乎不應該是作者的粗心,不是作者沒有足夠的批判精神,仿佛是作者的有意為之,是作者追求的一種境界:心中有善,眼中就是善,心中純粹,眼中便是純粹。巴陵先生是從那個散淡、寧靜的村莊走來的,去了塵囂,少了浮躁,心靈還措放在安寧的故鄉,那么,人類也是從村莊走向城市、從古老走向現代的,也應該是一個至純的本質!一個是始,一個是終,從來的那個地方,傳來的是純粹的信息,終結的位置,也應該是這樣,這既是一種文明的進程,也是一種文明的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