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苑生春

《杏苑生春》,八卷,明代芮經編。卷一、卷二為醫理、醫論,包括陰陽五行、病因病機、臟腑經穴、脈證診治、制方之法等;卷三至卷五為臨證各科,列舉內、外、婦、兒、眼耳鼻喉等諸科常見病105種病證之理法方藥。全書以病名為綱,以理法方藥為目,詳略有別,略者僅存綱目,詳者辨證分型,逐條羅列。又述制方大法,用藥加減,煎服宜忌。論脈證之表象,臟腑之虛實,邪正之進退,皆以經旨前賢為宗,深入淺出,無晦澀難通之慮,深得明代著名醫家龔廷賢推許,並為之校正付梓。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杏苑生春》
  • 作者:芮經
  • 成書年代:明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內容簡介,

成書背景

芮氏著《杏苑生春》一書之緣起,亦與庸醫之種種陋弊有關。芮氏素懷普濟仁心,博覽醫經,然浩瀚古籍也是良莠不齊,正如敘中所言:“其中議論明而調方未善者有之,力量至而先後、重輕失序者有之,求其井井然、懇懇然某病也,某方不鑿某劑也,而某病推詳,百不獲一。”因此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明病理、辨醫證,使醫家能以簡馭繁地閱讀並有效地指導醫學實踐,當是他編纂本書的基本目的和宗旨。

流傳版本

現存明刻本及南京中醫學院據明金陵書坊蔣氏石渠室刊本之影印本。

作者簡介

芮經,字汝治,號明軒。生於明嘉靖壬午年(1522年),卒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享年77歲。祖籍鎮江丹陽。明洪武年間,其祖芮誠戍寧夏,遂在寧夏生根落戶。其父芮遇賢生芮經時,寧夏地區社會變化加劇,軍屯土地被侵吞、盤剝日益嚴重,又迫於戶役,遂從醫業。芮經天資聰穎,很有醫學天賦,他博覽醫書,上自俞跗、下迄元明諸方書靡不淹貫。尤其精研《內經》《難經》,精通經脈,獨有心得。診候精準,又擅長雜病辨治,“即劇瘕痼疾,數年不起者,應乎輒愈。”他曾為時任寧夏巡撫、三邊總督的王崇古治病,診療有奇效,而被恩遇若家人。與此相類,王侯貴胄因所倚命者頗多,即使遠在邊郡,也不遠千里而幣聘之。自嘉靖丁巳(1557年)至隆慶戊辰(1568年)近十年間,他“先後首功五,上職晉千兵,當道獎藉數十次。時有以地方都司擬咨者。”可見其醫術精湛,功勳卓著。在其匯集的《杏苑生春》一書中,其身份為“醫正”,即醫學正科,從九品。據其墓誌,後被誥封為武略將軍,從五品初授之散官階。芮經與其側室郭氏生芮榮先,尚儀賓,聘豐林奉國將軍允齋均女,芮氏也由此顯貴。關於芮經的記載,《乾隆寧夏府志》《朔方新志》有“通脈理,修治丸散尤精,往往有奇效,一時重之”數語。

內容簡介

《杏苑生春》正文共8卷,分16冊。卷一、二收錄《醫學習業》《論醫》《論脈》《藥性要旨》《治法綱要》《諸陰諸陽》《論癰疽》等醫論短文近200篇;卷三上篇收錄《約方之法》《藥品制度》《藥劑準則》等論,下篇為風、寒、暑、熱、濕、疫癘、外感、內傷等病的脈證、病治和方藥;卷四共11篇,包括瘧症、痢症、霍亂、泄瀉、嘔吐、噎膈、嘈雜吞酸唾酸、脾胃、諸氣、六郁、痰飲等常見內科病證。卷五收錄咳嗽、喘症、虛勞、諸血、汗症、虛煩、消渴、諸熱、痹證、癉證、疸證、咳逆、面部、頭痛等病證。卷六為五官科及小兒科病證。卷七為狂癲、痛風、腳氣、邪祟等雜證;卷八上篇為陰瘡、疽等外科病證,下篇為婦產科病證。凡各證,先明病理、析機理,繼辨脈理,隨證施治,按治處方,間議藥性及方藥加減。本書所收錄內容多是習見的病證,所舉藥方經臨床實踐行之有效,對指導初學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杏苑生春》卷一、卷二所收醫論文章,以《黃帝內經》《難經》為核心,下迄元明,歷代兼收,內容以總論醫學習業、診候、藥性、察病、治法、經絡等。而所采較多的是漢代張機《金匱玉函經》、華佗《中藏經》;晉代王叔和《脈經》、皇甫謐《甲乙經》;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總論》;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王冰《黃帝內經素問注》;宋代楊士瀛《仁齋直指》、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王貺《全生指迷方》、施發《察病指南》、張杲《醫說》、劉溫舒《素問入式運氣論奧》;金代李杲《脾胃論》《蘭室秘藏》《醫學發明》、劉完素《宣明方論》、竇漢卿《瘡瘍經驗全書》、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元代朱震亨《格致餘論》《局方發揮》、王好古《湯液本草》、滑壽《讀素問鈔》《十四經發揮》、王履《醫經溯洄集》、羅天益《衛生寶鑑》、齊德之《外科精義》;明代王肯堂《證治準繩》、張介賓《景岳全書》《類經》、李中梓《醫宗必讀》、熊均《俗解八十一難經》、楊繼洲《針灸大成》。其中,以《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東垣十書》文章最多,受金元四大家的影響尤大。
收錄方式凡直錄、節錄兩種,如《脈病逆順》篇,除篇首“岐伯曰”三字外,全文引自《仁齋直指》;又如《用藥法象》篇,全文引自《湯液本草》。而節錄者,或為相類文章匯集,或為不同注家兼采,如卷一《聲色脈診》篇,自“診脈之道”至“一概觀也”出自《格致餘論·治病先觀形色然後察脈問證論》;自“夫脈,血之府”至“如弦厥死”,出自《脈經》卷一《遲病短長雜病法第十三》;自“藹藹如車蓋”至“亡血失精”出自《傷寒論》;自“夫精明五色”至篇末節選自《黃帝內經素問》卷五《脈要精微論》。又如卷一《怪脈》篇,似為筆記式摘錄,“彈石脈”“解索脈”“雀啄脈”“屋漏脈”“蝦游脈”“魚翔脈”“釜沸脈”,不僅是對施發《察病指南·辨七表八里九道七死脈》的直接摘錄,而且對吳仲廣、王叔和等人的註解亦作收錄。篇目排序方面,前110篇次似沒有規律,而自111至175篇,皆以數字為篇目之首編排,如“一息”“二儀”“三才”“四氣調神”“五臟主病”“六不治”“七沖門”“八風”“九候”“十變”“十二原”“二十問”等,方便檢索。
芮經《杏苑生春》一書在敘述每一病證時,不僅詳言四診內容和八綱辨證,還十分注重脈證合參,條分縷析,綜合推斷病情。如卷五“汗”條,在病證概述項,先以《內經》“心之液為汗”和《原病式》“心熱則汗出”立論,次辨別“自汗”“盜汗”二類:
“夫腎主液,入心為汗,但心熱則汗出,皆由勞動傷脾,脾氣一傷,肺氣先絕,故腠理不伸,表虛陽氣失固,致令自汗;若睡中不覺汗出,名曰盜汗,醒則不復出矣,此心火延甚,肺失維護,以致如斯。故多以黃芪、黃連實表、瀉火。”
自汗之病多主虛,或氣虛、或陽虛,主要病機為陰陽失調,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盜汗者屬陰虛,陰虛者陽必湊之,故陽蒸陰分則血熱,血熱則液泄而為盜汗。機理有別,診治則異:自汗者,治宜實表補陽;盜汗者,治宜清火補陰。又引用《素問·經脈別論》中言:汗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闡述了汗的生理學原理。但這些只是針對汗證的通論,若要審明病位、確定治則,則需脈證合參。故次列“脈證兩明”條,據《脈經》指出汗證“脈大而虛浮、而澀”的特點,在寸為自汗,在尺則為盜汗。但臨床證候又是十分複雜的,“傷寒,脈陰陽俱緊,當無汗。若自汗者曰亡陽,不治。”脈陰陽俱緊,為少陰傷寒,當無汗,是為脈證相應;然有反汗出者,則陽虛不固,脈證似反,實際上是複雜病理證候的體現,只有審證辨別才能抓住本質。故汗證又細分為4類:自汗、盜汗、火氣上蒸、脾溫痰火內蒸,提醒學者“必在分因而治”。其中,僅“自汗”類,就列舉出“左寸脈浮洪而自汗”“右關脈浮洪無力而自汗”“左尺脈浮洪無力而汗”“左關脈浮弦而自汗”“右尺脈浮數無力自汗”等多種不同病證和處方。
又如卷四“嘔吐”條,先辨虛實,分“食傷太陰”“火氣上沖”“胃氣傷敗”“脾病不磨”等類,引李東垣說,以聲、物有無辨明陰陽、虛實,後證以脈之沉浮、洪細。又如卷四“六郁”條列“脈證詳說”,指出“氣鬱”脈沉而澀、“濕郁”脈沉而緩、“熱郁”脈沉而數、“痰郁”脈弦而滑、“血郁”脈芤而結、“食郁”脈滑緊盛,又“郁在上則脈見於寸口,郁在中脈見於關,郁在下脈見於尺。”將脈證與臨床表現結合治方,雲“氣鬱脈沉胸脅痛宜蒼朮、香附之類”、“濕郁脈多沉數周身走痛或關節疼,陰寒即發,宜蒼朮、白芷、川芎、茯苓之類”、“熱郁脈沉而數目瞀,小便數、赤,宜桃仁、紅花、梔子、青黛、香附、蒼朮之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