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核果假尾孢褐斑穿孔病

以菌絲體在病葉或枝梢病組織內越冬,翌春氣溫回升,降雨後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葉片、新梢和果實。

基本介紹

  • 別稱:杏核果假尾孢褐斑穿孔病
  • 常見發病部位:葉片
  • 常見症狀:葉片圓形病斑
  • 傳播途徑:借風雨傳播
症狀,病原,防治方法,

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為害嚴重時葉片脫落大半,影響樹勢和翌年產量。葉片染病,產生近圓形病斑,中央黃褐色,邊緣褐色,濕度大時病斑背面產生黑色霉狀物;病斑最後穿孔,孔徑0.5~5mm,有時也為害枝條和果實。

病原

以菌絲體在病葉或枝梢病組織內越冬,翌春氣溫回升,降雨後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葉片、新梢和果實。以後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病菌發育溫限7-37℃,適溫25-28℃。低溫多雨利於病害發生和流行。該病在7月發生。

防治方法

加強桃園管理。桃園注意排水,增施有機肥,合理修剪,增強通透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