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壇講學是一個典故,相傳孔子當年坐在杏壇上弦歌講學、教弟子讀書。地點在孔廟主體院落大成門內,院內有一棵挺拔高聳的檜(gui貴)樹,相傳為孔子親手所栽。壇前有四棵杏樹,謂為杏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杏壇講學
- 發生時間:春秋
- 人物:孔子及其弟子
- 地點:孔廟主體院落大成門內
- 屬性:古代典故
- 地理位置:中國 曲阜
孔子講學,孔廟,孔子家庭背景,刻苦學習,收徒講學,因材施教,啟發教育,學以致用,孔子生平,論語,
孔子講學
孔廟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死於公元前479年,享年七十三歲。他的遺體葬在魯國都城北邊泗水旁,就是後來被稱為“孔林”的地方。孔子去世的第二年,魯國國君下令把孔子故居建為“歲時奉祀”的廟宇。以後歷代統治者不斷抬高孔子的地位,同時擴展“孔廟”,到明清時達到現在的規模,前後九進院落。廟內殿堂宏偉,古柏蒼鬱。
孔子家庭背景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的祖先是春秋時宋國的貴族,曾祖因避宋國宮廷政變逃居各國陬(zou鄒)邑(今山東曲阜縣東南)。孔子的父親曾做過陬邑宰,屬於貴族的下層“士”。
孔子的母親姓顏,名叫征在,相傳她結婚時才十七歲,而孔子的父親已經七十歲了。他們希望得到一個兒子,曾到曲阜東南的尼丘山上去禱告過。後來生了孔子,就取名叫丘。有的記載則說是因為孔子生下來時,頭頂上的骨頭與眾不同,四面高,中間低,所以取名叫丘。
孔子三歲時父親就死了,十七歲時母親也死了,所以孔子幼年時家裡很貧困。後來他做過管理倉庫和管理牛羊的小吏,他把賬目算得清清楚楚,把牛羊養得很肥壯。
刻苦學習
孔子青少年時期讀書很用功。他曾說過:“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天才,而是好古敏求的人。”他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有一年,魯國太廟舉行祭祀始祖周公的大典,請孔子擔任助祭。他進入太廟以後,對於每一件事物,每一個細節,都不厭其詳地虛心向人請教。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後來他精通“六藝”:禮(禮節)、樂(音樂)、射(射箭)、御(駕車)、書(書寫)、數(計算)。
收徒講學
孔子大約在三十歲時,開始收徒講學。在我國教育史上,以私人身份從事講學活動四十多年,而且影響最深遠的,當首推孔子。相傳他有弟子三千人,得意門生七十二人。孔子雖然處於動盪不安的春秋末期,但他對事物的態度,是積極有為的。在孔子之前,“學在官府”,教育是“有類”的,就是說,授受教育的權利,把持在少數貴族的手裡。孔子提出了“有教無類”的進步口號。“有教無類”的提出,打破了“學在官府”的框框,提高了私人講學的地位,受教育的範圍放寬了。這一風氣的轉變,是孔子對我國文化教育的一大貢獻。孔子的學生只要獻給“束脩”(xiu十條幹肉)作為見面禮,就可以隨孔子讀書。當時孔子的學生中,從地區說,有魯國的顏淵、冉求,衛國的子夏、子貢,宋國的司馬耕,吳國的子游,楚國的公孫龍,秦國戎族的秦祖。從出身來說,有貴族出身的孟懿子和南宮适,有貧賤出身的冉壅(yong雍),有商人出身的子貢,還有梁父大盜顏涿聚。
因材施教
孔子很重視對學生的“因材施教”,他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分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教育。他著重培養德行、言語、政事和文學四科的人才。他滿意地對人說過:“在德行方面的高材生,有顏淵、閔子賽、冉伯牛和仲弓。在言語方面的高材生,有宰我、子貢。在政事方面的高材生,有冉有、子路。在文學方面的高材生,有子游、子夏。”孔子對學生的要求很嚴格,就拿言語科的高材生宰我來說吧,剛開始,宰我是孔門下的一個比較不用功的學生。有一天,宰我白天睡覺,被孔子知道了,他當面責備宰我:“爛了的木頭,是不能雕東西的;糞土的牆壁,是不能刷上白粉的。”經過老師的嚴厲批評,宰我改正了缺點,勤奮讀書。
孔子在教學方法上,很注意誘導啟發,針對學生的弱點,對症下藥地進行教育。他對個性剛強、急躁的子路,加以抑制;而對缺乏勇氣的冉有,則加以鼓勵。有一次,子路向孔子請教說:“我們聽到了一件應該去做的事,是不是馬上去做?”孔子略加考慮回答說:“有父兄在,應該先問問父親和兄長,怎能一聽到訊息就去做呢?”冉有也提出同樣的問題,請教老師。孔子卻同意他馬上去做。學生公西華覺得奇怪,便去問孔子為什麼同樣的問題,而有兩種不同的回答。孔子聽了笑了笑對公西華說:“冉有膽子小,性格很遲緩,所以叫他馬上去做。子路的性格很急躁,所以叫他慢一些去做。”公西華聽了才恍然大悟。
啟發教育
在平時的閒談中,孔子也不放棄對學生的啟發教育。有一天,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等學生,陪伴孔子坐在一起談天說地。孔子說:“如果有人請你們去做事,你們打算怎么樣呢?”子路自信能治理好一個大國。冉有說他可以管好一個小國。公西華說自己只能在政府中擔任一個小職務。曾皙最後慢吞吞地說:“我只求過個快樂的日子。春天暖和起來,跟同伴們到河裡去洗洗澡,在風地里乘乘涼,然後大家唱著歌回來。”孔子從仁政學說出發,他希望能過著太平的生活,所以十分讚賞曾皙的想法。還有一次,孔子要學生們談志願。子路爽朗地說:“我願意和朋友有福同享,自己的車馬、衣裳都可以讓給朋友用,用壞了也不要緊。”顏淵平心靜氣地說:“我希望自己不驕傲自誇,不炫耀自己的成績。”這時孔子只聽學生們講,自己卻不表態。急性子的子路問孔子說:“老師您的志願是什麼呢?”孔子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我希望老年長輩能生活得安適,平輩朋友能互相信任,少年晚輩都能得到關懷愛護。”可見,孔子善於在不知不覺中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向學生灌輸他的仁政學說。後來,孔子就以救世濟人的抱負,率領學生去周遊列國,勸告各國諸侯施行仁政。
學以致用
孔子十分強調學以致用、學思結合。他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說,光學習,不思考,就會迷惑不解;光思考,不學習,就會猶疑不決。他還要求學生,對於學習過的東西,要經常複習,“溫故而知新”。孔子一生,就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
孔子生平
孔子從五十五歲離開魯國,奔波於魯、衛、宋、陳、蔡、楚等國遊說諸侯,他一方面宣傳他的仁政主張,一方面堅持他的教學活動。但是諸侯為了爭雄稱霸,講求富國強兵,著眼於目前的利益,哪能採納孔子仁政的主張呢!所以孔子未能被諸侯所重用,他的政治才能也未能得到施展。到公元前484年,孔子已經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頭子了,那年他六十八歲,返回了魯國,結束了十四年的遊說生活。
孔子回到魯國後,集中時間指導學生研究學問,並大規模的蒐集和整理古代文獻典籍。他編訂了《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樂》和《春秋》等六經。這些書成為我們今天研究古代政治、經濟、文學和哲學的重要材料,是一份十分珍貴的遺產。
孔子在七十三歲那年病死。他的死使弟子們十分悲痛。他們在他的墳前搭棚連住了三年,表示哀悼。子貢甚至一共住了六年。臨別時,他們都哭了。弟子們認為,孔子就象江水洗過、太陽曬過那樣潔白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