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太原理工大學教授)

李默,太原理工大學教授,山西省百人計畫特聘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默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中南大學
個人介紹,學術成就,

個人介紹

1982年本科畢業於中南大學(原中南礦冶學院)材料學專業。後赴美留學,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師從著名計算材料學專家Vaclav Vitek教授,在加州理工學院著名計算化學和計算材料專家William Goddard教授和材料物理專家William Johnson教授的指導下完成了套用物理學博士論文,博士畢業後又在美國阿貢國家實驗室和加州理工學院從事了兩年的博士後研究工作。1998-2001年在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助理教授,2001年至今在喬治亞理工學院任終身教授,2014年11月被聘為太原理工大學教授。

學術成就

李默教授是我國首批國家“千人計畫”入選者, 曾先後任職於中南大學粉末研究院、清華大學機械系、材料系,以及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國家重點試驗室。同時也在德國,義大利等地任兼職教授。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非傳統材料及其物理現象的理論和計算探討,尤其是處於亞穩態及非平衡態材料的理論體系或統計力學模型的建立等。
在晶體的均勻溶化過程里,李默教授和他的學生們提出了“擴散鏈”機制,通過分子動力學模擬,證據顯示原子的合作運動可使理想晶體瞬時熔化,相關成果發表在Phys. Rev. B,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NanoLetter 等;在解釋晶體-非晶體相變上李默教授和他的學生們提出並完善了一系列的理論,這些理論不但能夠解釋固態中的晶體-非晶體相變,也能解釋鋰電池正電極材料中的晶體-非晶體相變,相關成果發表在PhysicsReview Letter,Physics Review B,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等;李默教授研究小組在純物質納米晶的原子尺度模型上,系統地發展了新的微觀結構特徵化技術,首次能夠計算各種微觀結構單元的特性和幾何屬性(渦漩點,三叉晶界,界面和晶粒等),第一個提出並完善了數字微結構與性能關係,並開發了一套計算軟體來定量地表征、計量及計算材微結構與性能的關係,他們在該領域的工作發表在 Philosophical Magazine(Highlights,2010)等,其綜述文章在2011 年發表於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在剪下帶形成機理方面,李默教授和他的學生們第一次驗證了原子尺寸上的變形機制,第一次提出剪下帶形成與延伸的介觀理論,第一次建立了非線性彈性力學模型,相關成果發表在Phys. Rev. B,Scripta Materialia,PhilosophicalMagazine Letters等著名刊物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