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鐵根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漢川
- 出生日期:1905.12
- 逝世日期:1983.8
- 畢業院校:蘇聯列寧格勒列賓美術學院
- 筆名:向滸
- 擅長:油畫
履歷,相關,
履歷
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同年受中國共產黨派遣赴蘇聯學習;
1941年在列寧格勒參加蘇聯衛國戰爭。戰後入列寧格勒列賓美術學院油畫系學習,受教於著名油畫家約乾松教授。
1955年回國後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副教授。
相關
李鐵根與徐悲鴻:
“伯父(李鐵根)與徐悲鴻的信件往來中,談到文藝、人生,談到水災時憂心忡忡,談到豐收時興高采烈,反映了一代人的情懷。”向虎雛保存著徐悲鴻寫給他的伯父向滸的7封半信,都是徐悲鴻在1950年前後寫的。向滸(俄譯名李鐵根)是湖北漢川人,參加過北伐戰爭,1932年被送到列寧格勒列賓美術學院學習,專攻油畫,後與油畫大師徐悲鴻成為好朋友,徐悲鴻還在信中稱他是中國唯一在列賓美術學院畢業的人。
這7封半信中,涉及到許多徐悲鴻與向滸的往來,包括向滸為徐悲鴻蒐集舊美術教材、為抗美援朝捐款、徐悲鴻幫向滸將作品送給毛主席,向滸通過徐悲鴻認識了魯迅夫婦並互相交往,還提出為魯迅畫像……這些可貴的材料足以作為歷史研究和徐悲鴻的佐證。
徐悲鴻寫的信札一般比較簡短精煉,而且不多,像這開信札那樣書寫認真詳盡的很少見。徐悲鴻在藝術生涯的巔峰時期寫下這開信札,書法剛勁有力、一氣呵成,布局抑揚頓挫,方寸之間盡顯“徐氏風格”魅力,是一幅完整的上乘的書法作品,也代表著他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
現代繪畫藝術大師徐悲鴻寫給伯父向滸的“七封半”親筆書札手跡
5月9日,是俄羅斯衛國戰爭勝利65周年紀念日,屆時莫斯科將舉行盛大慶典。在那場戰爭中,蘇聯軍民以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所畏懼的氣概,浴血奮戰,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勳。鮮為人知的是,當年在殘酷的列寧格勒保衛戰中,曾湧現出了一位武漢英雄。
獎章為銅質鑄造,正面為蘇聯紅軍持槍保衛列寧格勒的畫面,上用俄文鐫刻有“保衛列寧格勒”等字樣,背面刻有獲獎者的名字,翻譯成中文為“李鐵根”。
黃埔四期畢業,參加過著名的南昌起義
“我的父輩有四兄弟,祖籍湖北漢川,祖父向岩為辛亥元老,伯父叫向滸,字伯虎,‘李鐵根’是到蘇聯後共產國際贈給他的俄文名的中文譯名。”向教授說,伯父早在1924年春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第二年入廣州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後分配到武昌中央軍事政治分校當排長,參加了著名的南昌起義。
向滸隨南昌起義主力在廣東與敵激戰,終因敵強我弱於潮汕地區失敗打散。“瘦成皮包骨的伯父輾轉來到上海,在街頭邂逅叛徒險被認出。1927年底,黨中央選送他與南昌起義的參謀長劉伯承、吳玉章等40餘人乘船赴蘇聯學習。”
向滸和他榮膺的軍功章
著蘇聯紅軍裝的向滸
由軍事改學美術,曾擔任蘇軍軍區軍事特派員
“伯父在列賓美術學院擁有正式的學籍和工作,蘇共把他作為該黨儲備幹部在執行特殊任務時才抽調使用。1937年4月,他受蘇共中央派遣,曾到貝加爾赤塔軍區作軍事特派員工作,為收集日本關東軍的情報,訓練派遣偵察員,秘密潛伏偽滿洲國。”
德軍兵臨城下,臨危受命任防空大隊政治指導員
因為伯父與列寧格勒的特殊淵源,向教授對這段異國戰史了如指掌。由於久攻不下,惱羞成怒的德軍切斷了列寧格勒與各地之間的交通線,實行長達900天慘絕人寰的封鎖和轟炸,旨在餓死300 萬城內軍民。希特勒甚至揚言要把列寧格勒夷為平地,從地球上抹掉這座偉大的城市。此時,全城糧食奇缺,最困難時士兵工人每天僅250克黑麵包,居民只有125克。”
榮膺保衛列寧格勒軍功章,闊別27載隻身回到家鄉武昌
1942年7月5日,蘇共中央認為,列寧格勒城內人口不應超過80萬。
戰後,蘇聯最高蘇維埃頒發保衛列寧格勒軍功章,鑒於向滸作為無產階級國際主義戰士表現出的獻身精神,他榮獲了這份當之無愧的榮譽。1955年,英雄隻身回到闊別27年的祖國,回到武昌花園山家中,老父灑淚相迎。
85歲高齡辭世,有位女兒留蘇至今下落不明
1983年8月19日,向滸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遺體獻給醫學研究事業。9月6日,《人民日報》刊發訃告,表達了對這位老布爾什維克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