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路路

李路路

李路路,男,1954年出生,北京人,社會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路路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54年2月7日
  • 畢業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基本信息,專業教育經歷,榮譽職務,任職與兼職,國際學術交流經歷,主要研究領域,研究獲獎,曾經或目前主要科研項目,專著與合著,譯著,論文,

基本信息

姓 名: 李路路
近照近照
任教專業: 法學-社會學類
在職情況: 在職
性 別:男
所在院系: 社會與人口學院社會學系

專業教育經歷

2002年,獲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
1982年6月,獲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士學位
1978-1982,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哲學專業本科

榮譽職務

2012-2017: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
2005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任職與兼職

【學術任職經歷】
1997.7-至今: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2008年二級教授崗位)
1990.7-1997.6: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1987.11-1990.6: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講師
1985.1-1987.10: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助教
【行政兼職經歷】
2012-至今: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社會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常務)
2011-至今:中國人民大學調查與數據中心副主任
2003-2011: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院長、社會學系主任
2000-2011: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主任
1988-1993:中國人民大學層社會學系副主任
1982.7-1984.12:北京市委研究室政策研究人員,副處長
【社會兼職經歷】
2013-2018:教育部社會學類專業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2012-至今: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9-2012:教育部社會學類專業本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
2010-2018: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社會學學科評審組成員
2009-2017:中國社會學學會副會長

國際學術交流經歷

2012年9-12月,台灣政治大學訪問學者
2011年7月,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訪問學者
2006年11月—2007年1月,德國科隆大學DAAD訪問學者
2003年4月,香港城市大學套用社會科學部訪問學者
2003年2月,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訪問學者
2002年7月,日本中央大學訪問學者
2001年12月,台灣“中央研究院”訪問學者
2001年7月-8月,德國杜伊斯堡大學訪問學者
2000年7月,德國杜伊斯堡大學訪問學者
1999年11月15日一12月13日,丹麥哥本哈根大學訪問學者
1999年3月一4月,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
1997年7月-1997年 9月,美國芝加哥大學訪問學者
1993年11月-1994年12月,德國法蘭克福大學、魯爾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研究領域

社會不平等,組織研究,現代化

研究獲獎

學術研究獲獎
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創刊35周年論文集入選論文
2016年《社會學研究》創刊30周年“傑出作者獎”
2015年《社會》改刊十周年“傑出作者獎”
2013年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第三屆優秀論文獎
2006年12月,《再生產的延續》,教育部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學科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3年7月,《轉型社會中的私營企業主:社會來源與企業成功》,教育部第三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學科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1998年12月,《私營企業主的個人背景與企業成功》,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1996年,社會結構轉型:結構主體與結構規則的變革,《社會學研究》創刊10周年優秀論文一等獎。
1995年,《當代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結構及其變革》,國家教委首屆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
1991年,《當代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分層結構》,國際社會學學會世界青年社會學論文比賽優秀論文獎。
教學成果獎
1、鄭杭生、李路路、洪大用、李迎生、馮仕政,《中國特色的社會學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獲2004年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北京市教育教學(高等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 2005年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2、鄭杭生、李路路、林克雷、夏建中、洪大用,《社會結構轉型理論的課程體系建設與教學實踐》2000年獲中國人民大學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01年北京市教育教學(高等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2001年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曾經或目前主要科研項目

1、中國綜合社會調查(2003,2004,2005,2006,2008,2009,2010,2011,2012,2013),中國人民大學211工程、985工程重大項目
2、中國社會指標體系研究,國家統計局2013年。
3、中小企業融資調查,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2004年,2006年。
3、轉型期中國社會分層結構發展變化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2006年重大攻關項目。
4、 中國“綜合社會調查(GSS)”項目研究與設計,國家社科基金2005年重點項目,2005-2007年。
5、當代中國社會組織與制度變遷研究, 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點項目,2005-2007年。
6、企業決策與企業行為:制度轉型背景下的企業組織分析,教育部2002年人文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7、體制轉型背景下的社會分層結構變革,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2001年度重點項目,2001-2003年。
8、“體制轉型中企業組織的決策行為:對企業運行內在機制的社會學研究”,國家哲學科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997-1999年。
9、“中國城鎮地區的勞動就業與職業流動”,國家科委科技促進經濟發展研究中心,1996-2000年。
10、中國大陸私營企業的發展研究,福特基金會,1996-1998年。
11、體制轉換時期單位制的變化及其對社會結構的影響,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995-1998年。
12、“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研究”,中共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1995-1997年。
13、企業社會學研究,“七·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1992-1995年。

專著與合著

1、《社會指標理論研究》,鄭杭生,李強,李路路,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叢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年。
2、《當代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結構及其變革》,李路路,王奮宇,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3、《組織行為學》,於顯洋,李路路,林克雷, 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1994年。
4、《當代中國社會結構和社會關係研究》,鄭杭生,李強,李路路等, 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5、《轉型社會中的私營企業主》,李路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
6、《中國社會的單位組織:權力、資源與交換》,李路路,李漢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7、《中國城市勞動力流動:從業模式、職業生涯、新移民》,王奮宇,李路路等,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1月。
8、《再生產的延續:制度轉型與城市社會分層結構》,李路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9、《當代中國城市社會結構:現狀與趨勢》,鄭杭生,李路路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10、《社會調查方法與技術:中國實踐》,邊燕傑、李路路、蔡禾主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11、《社會轉型與社會分層——基於2003年綜合社會調查》(Institution Transi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Based on 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2003),李路路 邊燕傑主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12、《中國大學生成長報告(2012)》,李路路主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
13、《中國大學生成長報告(2014)》,李路路主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
14、《當代中國社會階層分析》,李路路、秦光強等著,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

譯著

《社會分層與流動: 國外學者對中國研究的新進展》,邊燕傑、吳曉剛、李路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透視不平等:國外社會階層理論》,李路路 孫志祥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論文

1、“我國未來教育增長模式試探”, 李路路,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4年第6期第76-80頁。
2、“關於完善北京市市級決策研究體制的構想”,李路路,北京:《中國行政管理》1986年第2期第15-19頁。
3、“實踐範疇在馬克思早期歷史唯物主義形成過程中的地位”,李路路,湖南常德:《常德師專學報》1986年第1期第9-14頁。
4、“企業社會行為試析”,李路路,北京:《社會學與社會調查》1987年第1期第40-46頁。
5、 “‘社會現代化’” 理論論綱”,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1987年第3期第105-112頁。
6、“我國社會指標研究的幾點探索”,鄭杭生,李強,李路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87年第2期第12-20頁。
7、“試論‘以人為中心’的社會發展指標體系”,鄭杭生,李路路,李強,北京:《社會學研究》1988年第5期第33-41頁。
8、“對中國社會分層的理論研究──關於分層指標的理論背景和制度背景的闡述”,楊曉,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1989年第5期第32-41頁。
9、Theoretical Theses on "Social Modern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Vol.4, No.4, Dec.1989, p.365-377.
10、“當代中國社會結構的變動與現代化進程”,李路路,王奮宇,天津:《天津社會科學》1990年第6期第36-42頁。
12、“對近代中國現代化遲緩的社會學結構分析”,李路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0年第6期第25-32頁。
13、“現代化過程中的社會結構及其變革──當代中國制度化結構試析”,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1991年第1期第65-76頁。
14、“大同煤礦的企業文化”,於顯洋,李路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1年第5期。
15、The Structure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the Modernisation Proces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ternational Sociology, Vol.6, No.1, March 1991.
16、“社會結構的轉型:結構主體和結構規則的變革”,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1992年第5期16-30頁。
17、“當代中國制度化結構下的社會心理特徵”,王奮宇,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1993年第1期。
18、“對一個國有企業和一個民營企業的社會學思考”,李路路,北京:《管理世界》1993年第4期第77-85頁。
19、“對中國城市社區的整合機制與單位現象的思考”,李漢林,李路路,北京:《管理世界》1993年第6期第?頁。
20、“誰是企業”,載:《中國社會學年鑑(1994)》,李路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年。
21、“中國的單位現象與體制改革”,李路路,香港:《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6期(春季卷)1994年第5-16頁。
22、《社會資本與私營企業家──中國社會結構轉型的特殊動力”,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1995年第6期第46-58頁。
23“私人企業的人力資本與企業成功”,李路路,香港:《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總第15期(春季卷)1996年第32-43頁。
24、“社會結構變遷與私營企業的發展”,李路路,北京:《管理世界》1996年第1期209-214頁。
25、“評‘社會中間層’”,李路路,北京:《中國書評》1996年第1期。
26、“當代中國社會分層的制度化結構“,李路路,北京,《教學與研究》1996年第3期第30-34頁。
27、“社會結構變遷中的私營企業家──論‘體制資本’與私營企業的發展“,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1996年第2期第93-104頁。
28、“論社會結構變遷的機制“,《中國私營經濟年鑑(1995)》,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6年。
29、“私營企業主的個人背景與企業成功“,李路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第2期第134-146頁。
30、“私營企業主的社會來源與社會轉型 ── 結構性優勢和結構性障礙“,李路路,香港:《中國研究》1997年第3期第25-44頁。
31、“私營企業家的社會來源 ── 對第1次全國性調查的數據分析“,李路路,東京:《中國研究月報》,Vol.51, No.4 1997, p.10-20.
32、“中國私營工業企業:背景、現狀與前途“,夏小林,李路路,北京:《改革》1998年第4期第116-125頁,第5期第106-112頁。
33、“向市場過渡過程中的私營企業主“,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1998年第6期第85-102頁。
34、“論社會分層研究“,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1999年第1期第101-109頁。
35、“中國社會分層機制的變遷“,李路路,香港:《二十一世紀》,1999年6月號第151-158頁,總第53期。
36、“資源與交換:中國單位組織中的依賴性結構“,李路路,李漢林,北京:《社會學研究》1999年第4期第44-63頁。
37、“單位組織中的資源獲得“,李路路,李漢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第6期第90-105頁。
38、“單位組織中的資源獲取與行動方式“,李路路,李漢林,福州:《東南學術》2000年第2期第18-24頁。
39、“單位成員的滿意度和相對剝奪感“,李漢林,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2000年第2期第1-17頁。“Dissatisfaction and Relative Deprivation in the Chinese Work Unit Organization”, Sociological Research, 2: 1-17.
40、“中國大陸私營企業的崛起與社會分層機制的變遷“,李路路,載:劉兆佳 尹寶珊 李明kun 黃紹倫編《市場、階級與政治:變遷中的華人社會(Market, Class and Politics in Changing Chinese Societies)》,第325-358頁。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00年。
41、“單位組織中的資源獲取與行動方式“,李路路,李漢林,載:北京,《中國社會學年鑑(1995-1998)》,第101-112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10月。
42、Ethnicity and Earnings Determination in Urban China,New Zealand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1(June, 2001):34-48.
43、“我國工作組織轉換與制度變遷”,李路路,北京:《管理世界》2002年第1期第35-40頁。“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Job-shift in China.” Management World, 1:35-40.
44、“社會轉型與社會分層結構變遷:理論與問題”,李路路,江蘇南京:《江蘇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第7-12頁。
45、“制度轉型與社會分層模式變遷”,李路路,江蘇南京:《江海學刊》2002年第5期第82-89頁。
46、“論‘單位’研究”,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2002年第5期第23-32頁。
47、“制度轉型與分層結構的變遷:階層相對關係模式的‘雙重再生產’”,李路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第105-118頁。
── i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 XXIV, No.4, Winter 2003
48、“突發公共事件與社會控制:由sars引發的思考”,李路路,北京:《人口研究》2003年第4期(Vol.27)第53-56頁。
49、“制度轉型與階層化機制的變遷:從“間接再生產”到“間接與直接再生產”並存”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2003年第5期第42-51頁。
50、“向城市移民:一個不可逆轉的過程”,李路路,載:李培林主編《農民工:中國進城農民工的經濟社會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第116-133頁。
51、“社會分層結構:機制變革與階層相互關係”李路路,,江蘇南京:《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第1期第11-18頁。
52、“社會變遷:風險與社會控制”李路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第10-16頁。《新華文摘》2004年第12期全文轉載。
53、“社會結構與社會和諧”,鄭杭生,李路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二期第2-8頁。
54、“中國城鎮社會的階層分化與階層關係”,李路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二期第9-18頁。
55、“階層化:居住空間、生活方式、社會交往與社會認同,劉精明,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2005年第3期。Liu Jingming and Li Lulu,Stratification: Residential Space, Lifestyle,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tratum Identific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on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Urban China,Volume 38, Number 4 / Summer 2006 of Chinese Sociology & Anthropology pp.55-90
56、“和諧社會:利益矛盾與衝突的協調”,李路路,上海:《探索與爭鳴》2005年第5期第2-4頁。
57、“Two Mechanismus Coordinating Interest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cts”, Beij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 xxvi, No.4., Winter 2005, pp137-146.
58、“再生產與統治:社會流動機制的再思考”,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2006年第二期第37-60頁。
59、“區域差異改革中的國家壟斷與收入不平等──基於2003年全國綜合社會調查資料”, 郝大海,李路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二期第110-125頁。
60、“結構壁壘、體制轉型與地位資源含量”,邊燕傑 李路路 李煜 郝大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五期第124-135頁。
61、“有限理性”視角下的組織決策——基於一個援助扶貧項目的個案研究”,李路路 宋臻,上海:《社會》2007年第5期(第27卷),第134-143頁。
62、“‘殊途異類’:當代中國城鎮中產階級的類型化分析”,李路路 李升,北京:《社會學研究》2007年第6期(總第132期)第15-37頁。
63、“社會分層結構的變革:從“決定性”到“交易性”,李路路,上海:《社會》2008年第3期(第28卷)第15-23頁。《新華文摘》2008年20期全文轉載。
64、“中間階層的社會功能:新的問題取向和多維分析框架”,李路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8年第四期(第22卷,總第130期)第125-135頁。
65,“當代中國中間階層的社會存在:階層和政治意識”,李路路,王宇,長春:《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10期,第202-215頁。
66、“交易環境、經營管理與制度結構――關於轉型期中國中小企業融資的一個初步探討”,李路路,劉鐸,載:石井建一,唐燕霞主編:《日中社會學叢書》,日本:明石書店,2008年第140-170頁。
67、“當代中國中間階層的社會存在:社會生活狀況”,李路路,王宇,南京:《江蘇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第34-40頁。
68、“代際互動與家庭凝聚力——東亞國家和地區比較研究”,楊菊華,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2009年第三期第26-53頁。
69、市場轉型與“單位”變遷,,李路路,苗大雷,王修曉,上海:《社會》2009年第4期第1-25頁。《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9年第11期第129-132頁。
70、“‘新傳統主義’及其後──‘單位制’的視角與分析”,李路路,王修曉,苗大雷,長春:《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9卷,2009年第6期第5-16頁。
71、“中國城市的精英代際轉化與階層再生產”,鄭輝,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2009年第6期第65-86頁。
72、“社會結構階層化 利益關係市場化——當代中國社會管理面臨的挑戰”,李路路,北京:《社會學研究》2012年第2期。
73、“患不均,更患不公—社會不平等的主觀認知”,李路路,唐麗娜,秦廣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第80-90頁。
74、“當代社會學中的階級分析:理論視角和分析範式”,李路路,陳建偉,秦廣強,上海:《社會》2012年第5期第25-46頁。
75、“權威階層體系的構建——基於工作狀況和組織權威的分析”,李路路,秦廣強,陳建偉,北京:《社會學研究》2012年第6期第46-76頁。
76、“從‘經濟決定’到‘權威支配’:階級研究的理論轉向及內在邏輯”,秦廣強,李路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3年第6期第90-96頁。
77、“組織權威分化與雇員群體的階級定位:論權威階級體系的中間機制問題”, 秦廣強,李路路,長春:《社會科學戰線》2013年第11期第181-187頁。
78、“‘單位制’的變遷與研究”,李路路,長春:吉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第11-14頁。
79、“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與民營企業家競爭格局的演變”,李路路,朱斌,北京:《社會發展研究》2014年第1期第32-52頁。
80、“效率邏輯還是合法性邏輯?”, 李路路,朱斌,北京:《社會學評論》2014年第2期第3-18頁。《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4年第9期摘。
81、“家族涉入、企業規模與民營企業的績效”,李路路,朱斌,北京:《社會學研究》2014年第2期第1-21頁。
82、“政府補助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朱斌,李路路,上海:《社會》2014年第4期第165-186頁。
83、“保守的世俗主義:中國人的工作價值觀”,李路路,範文,南京:《江蘇社會科學》2015年第1期。
84、“分化的後權威主義:中國人的政治價值觀”,李路路,鐘智鋒,廣州:《開放時代》2015年第1期。
85、“自然災害與農村社會關係結構的變革——對汶川地震災區一個村莊的個案研究”,李路路,李睿捷,趙延東,長春:《社會科學戰線》2015年第1期第190-200頁。
86、“當代中國的代際流動模式及其變遷”,李路路,朱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第5期第40-58頁。
87、“獨立與權利:中美女性主義運動與性別平等觀念比較研究”,朱斌,李路路,上海:《社會》2015年第5期。
88、“社會變遷與階級分析”,李路路,楊娜,北京:《社會學評論》2016年第一期第?頁。
89、“物質與精神兼顧的世俗主義——當代中國人的生活價值觀”,李路路,範文,長春:《社會科學戰線》2016年第一期第?頁。
90、“開放卻不放開:中國人宗教價值觀的實證分析”,鐘智鋒,李路路,香港:《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2016年第一期。
91、“社會轉型 勞動力市場分割與工作組織”(Market Transformation, 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Work Flow),李路路,朱斌,王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6年第9期第126-145頁。Li Lulu, Zhu Bin and Wang Yu,Beijing: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No,9; September 2016,pp126-145.
92、“走向成熟的經驗研究——《社會學研究》創刊三十周年而作”(Towards a More Mature Sociology: A review of empirical studies in the Sociological Studies),李路路(LI Lulu),朱斌(ZHU Bin),李才香(LI Caixiang),《社會學研究》2016年第6期第25-48頁Sociological Studies, No.6, 2016,Vol.31, pp25-48)。
93、“中國民眾的民主認知與民主支持”,李路路,王煜,南京:《江蘇社會科學》2016年第6期第82-90頁。
94、《中產階層不等於中等收入階層》,李路路,北京:《人民論壇》2016年第6期。
95、“新社會階層——當代中國社會治理新界面”(New Social Stratum: New Interface of Social Governance in Conternporary China),李路路(LI LUlU),王薇(WANG Wei),石家莊:《河北學刊》2017年第1期p136-140(HEBEL Academic Journal Bimonthly,No.1,2017,p136-140)。
96、“中產階級研究的‘元問題’”,李路路,孔國書,廣州:《開放時代》2017年第三期。
97、“經濟成長與幸福感——解析伊斯特林悖論的形成機制”(Economic Growth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naluyzing the Formative Mechanism of Easterlin Paradox),李路路(Li Lulu),石磊(Shi Lei),北京(Beijing):《社會學研究》2017年第3期第95-120頁(Sociological Studies, No.3, 2017,Vol.32, pp90-120)。
98、《新社會階層:譜系 變革 挑戰》,李路路,重慶:《統一戰線學研究》2017年第4期第5-16頁。
99、《新的社會階層:意義和挑戰並存》,李路路,北京:《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7年第4期第58-62頁。
100、“轉型中國的社會態度變遷(2005—2015)”,李路路,王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18年第3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