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慶雲
李興祖是位勤政為民,滿腹經論,有遠大志向的好知縣。他與我們慶雲人有著極其深厚的感情,體察民情,深入田間農戶,而且是廣交朋友,為了慶雲的事業有承,第三次修《慶雲縣誌》。此志康熙十九年出版,李興祖作《序》,非常值得慶幸的是這套縣誌被完整的保存下來,總計是十二卷260頁,並已做成電子版,而且可做線裝原底版書籍。現存北京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院,此志對我們了解明清時代的慶雲的全貌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李興祖熱愛慶雲,讚美慶雲,為慶雲留下了幾十首的詩詞。比如他的《天宮寺》“尋幽何處好,緩步到天宮。古木神鴉老,迥廊落日紅,談經趺片石,飛錫自高嵩。馨磬時聞響,悠然萬虛空。”天宮寺位於舊
慶雲縣治西南,建於唐太和中,太和皇帝為該寺賜額。金末毀於戰亂,元至大四年、明成化四年、清乾隆四十五年先後重修。李興祖所做的《寄題臨津二首》“齊北燕南鎮要衝,名城無棣舊稱雄。地傳賜履開
周治,跡剩疏河念禹功。龍臥雲連岡口翠,蜃興日盪海門紅,憑
高帝座通呼吸,祗遜如椽賦筆工。”臥龍崗的風景如畫,自古慶雲是要地,無棣古城(今於店)的海市蜃樓在李興祖的筆下一併寫出,慶雲真是一幅美麗的畫卷。
李興祖在
慶雲交友甚多,與慶雲人金華副將陳喜之子陳士雅,慶雲鄧公遴、慶雲劉元宰均是詩友,劉元宰又名劉襄哉尤好詩文,是今原後張鄉
小劉村人。李興祖在
慶雲所交的好友就不一一列出,從他為慶雲留下的詩篇中就可以看出他和慶雲人交往之深,友誼之至,熱愛慶雲之情了。
建大明湖
慶雲知縣李興祖做官政績突出,學識淵博,官升至山東鹽運使,由於他獨具慧眼,決定購買濟南當地鄉紳艾氏的地產重新修整大明湖,啟請能工巧匠設計修造,其規模宏大已超出始建的北魏及歷代,坐北朝南,顏額為“古歷亭”。竣工後,又在亭西偏南,築土壘石,建軒宇三間,題額“蔚藍軒”。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蒲松齡老先生應山東
按察使喻成龍之請,到濟南作客,這時李興祖,喻成龍主持重建
歷下亭剛剛竣工。蒲松齡對
歷下亭的重建深感興奮作《重建古歷亭》:“大明湖上一徘徊,兩岸垂柳蔭綠苔。大雅不隨芳草沒,新亭仍傍碧流開。雨余水漲雙堤遠,風起荷香四面來。遙羨當年賢太守,少陵嘉宴得追陪。”此詩遙憶盛唐時
李邕、杜甫的
歷下亭盛會,蒲松齡借古喻今,大讚李興祖為泉城濟南所做的千古稱頌之盛舉,也寄託了他的無限感慨。為此蒲松齡還做一篇《古歷亭賦》:“……乃有營州國士,適司鹺政於齊門,隴右洪支,又繼騷宗於湖渚……”。“營州國士”,
喻成龍,“隴右洪支”,則是贊李興祖,由於他們主持了
歷下亭重建,大明湖
歷下亭又重現了往日輝煌。最後,蒲松齡寫道:“於今百年來,再衰再盛,恰逢白雪之宗;焉知千載下,復廢復興,不有青蓮之後哉!”在蒲松齡眼中,
歷下亭的興廢已經是一代文脈興旺與否的標誌了,所以蒲松齡作長賦含淚感激李興祖所做之千古偉業。歷下亭是古時
濟南八景之一,“歷下秋風”。蒲松齡一生二十多次游大明湖。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清高宗愛新覺羅
弘曆東遊來濟南,在游
大明湖時,題寫了“
歷下亭”匾額,自此一千年古亭才又恢復了它最初的稱名。
趵突泉賦
歲維辛未,時值春三,移守瀛海,轉運濟南。理劇之暇,名勝是探。陟古帝登封之岳,造先聖在川之潭。暨靈岩與仙穴,及神洞與佛龕。既窮幽而極勝,亦目豁而情酣。若乃平原泉涌,來
何超忽。會城內外,旁噴側浡。七十二所,出出呵咄。超奇拔異,無稱趵突。弩射冰澌,丸拋雪窟。如台星列,如鼎足兀。聲泙湃而上騰,勢傾奔而下滑。汲其碧,可以瀹心;揚其清,更為徹骨。知地肺之長滋,識土脈之不涸。由是仙人棲魄,文士怡情。寄孤縱於枕石,結群侶以濯纓。踞其朦者,純陽之閣嵯峨;載之詠者,松雪之韻鏗(金+訇),晶宮擬其皎潔,月鏡比其精瑩。豈若大澤深淵,渺茫灝漶。方之舟之,頻耽憂患。即檻泉終遜其異,而泌水亦讓其粲。以彼易此,智者所嘆。縱昔之稱甘醴名湯名冷,亦止供口味之餐,何如此之響玉磬而傾冰壺,資忖物者之賞讚。斯可以邇將遠視,小作大觀。其值風雨也,若驚濤駭浪之相迸。其值雪月也,若鮫綃洛襪之交攢。有時奏笙竽而和琴瑟,靜夜清朝;有時戲鷗鳧而翔鸞鶴,拂浪沖湍。舉星宿之海,而源流不過如是;極銀漢之河,而上下可以同看。然終莫測其所自,而磅礴乎日月,蕩滌乎乾坤,惟斯泉其永不刊。亂曰:源何自兮流何長?我欲窮兮覓無方!惟無力兮泉之始,惟流長兮泉之常。逝者如斯,誰能悟其訊息;不息云爾,予徒悵乎望洋。思“有本”之語,庶幾與道為迴翔。
日觀峰詩
泰山位於
玉皇頂東南,有日觀峰,古稱介丘岩,因觀日出而聞名。觀日長廊全長30米,亭廊銜接,似仙閣矗立,鮮艷奇目,
拱北石又名觀海石。全長6.5米,北西8度,與地面夾角30度。登臨其上可個觀
旭日東升場面,李興祖詩:“才聽天雞報曉聲,扶桑旭日已初明。蒼茫海氣連雲動,石上遊人別有情。”
慶雲驕傲
當我們走進濟南,游
大明湖歷下亭,做為一慶雲人就會自豪的說,這是我們慶雲知縣李興祖設計修造的,走進趵突泉就會想起慶雲知縣李興祖的那篇《趵突泉賦》,站在泰山之頂,就會聽到慶雲知縣李興祖詩中所描繪的天雞報曉之聲,可見到那氣勢磅礴雲海連蒼海的壯麗景觀,這一切在慶雲知縣李興祖的筆下一氣寫出,更增加了遊人的情趣。
廣寧詩詞
李興祖·詩選
旅店和沈繹堂先生壁間韻
十年常作客,一宿似還家。古道多垂柳,荒村正落花。岸侵溪水闊,雲淡夕陽斜。壁上詩堪和,揮毫趁晚霞。
丙寅春日判瑞田三過訪琅琊署
綠柳紅花逼禁菸,解貂酤酒縱留連。買山惟乞分司俸,餉客還余博士錢。劇飲頓能消久渴,深談猶是勝高眠。流光莫聽輕拋擲,旅次春風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