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李畋,生於唐
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李畋天資聰慧,隨父練就一身武藝,曾被多處聘為武術教習。父母去世後,他搬至獅形山半嶺上,與採藥人仲叟為伴。一天,兩人上山採藥、狩獵,偶遇風雨,回家後,仲叟一病不起。鄉人言稱為
山魈邪氣作怪(實為瘴氣),將危害一方。李畋十分焦急,突想到父親曾說燃竹可壯氣驅邪,即試之,頗具聲色,但爆力不足,他便大膽地在竹節上鑽一小孔,將硝藥填入,用松油封口引爆,效果極佳。鄉鄰仿之,一時山中爆聲四起,清香撲鼻,瘴氣消散,仲叟病癒。但這種竹爆攜帶不便,且不安全,李畋又以紙代竹,經反覆試驗,其聲如雷,光氣四射。後來,這種爆竹除用於驅除瘴氣,還用於婚喪喜慶。李畋為恤民富鄉做下這一事業,受到各方好評,但因缺少資金等原因,爆竹生產一時未能發展起來,直到宋代,始建作坊、爆莊。
為製作爆竹,李畋歷盡艱辛,手足多次傷損,住屋亦毀於硝火,且末能按時婚娶,直到中年才與一唐姓貧女結為夫妻。此後,他繼續從事爆竹製作和硝藥提煉,終因
積勞成疾病逝,享年70歲。
為紀念李畋研製爆竹,其鄉鄰好友特集資在半嶺上建李畋廟一座,還將每年農曆四月十八日(李畋生日)定為爆竹節。宋時,爆竹業得到較大發展,又在縣城田家巷建李畋廟一座 (後被元兵所毀),並將李畋故居改為李畋閣,將他的墓由東峰界遷至閣後重葬。清初,在縣城畀沖觀側重建李畋廟。
文史記載
“傳說他曾師從孫思邈採藥煉丹,用火藥做成了
花炮,在煉丹時引爆了。他將此方傳授給當地花炮工人。並逐步改進爆竹,由竹筒改為紙筒,火藥由黑藥而為白藥,並由單一爆竹產品發展為各種煙花禮炮。推動了
煙花爆竹業的發展,每到四月十八日,李畋誕辰,香火甚旺。
軼事典故
李畋先師 唐朝有個皇帝叫
李世民,李世民有個宰相叫
魏徵。據說,魏徵權力很大,“日管人間,夜轄陰曹”。一次,一個叫八河
都總管涇河龍王的,犯了天條,被判死罪。玉帝命魏徵去執行
斬刑。當時正值炎熱夏季的子夜,魏徵昏昏入睡後,突然全身大汗淋淋,原來是他正在斬殺犯了天條的罪龍,被累出汗來的。正在這時,李世民用扇子對著魏徵連扇三扇。這么一扇,風助魏徵,終於幫助他斬殺了罪龍。於是,罪龍的陰魂怪罪李世民,經常興風作案,擾的李世民坐臥不安,夜夜不得安寧。朝廷只得派大將
秦叔寶、
尉遲恭守護李世民的寢宮,才算平安無事。但是,一年365個夜晚,夜夜要守護,實在苦了秦叔寶和尉遲恭。正在為難之際,有個叫李畋的人想出一個辦法:用小竹筒內裝些硝磺,點燃爆響,山叫
谷鳴,將鬼怪邪魅全都嚇跑了。這樣一來,鬼怪邪魅是嚇跑了,可是爆竹發出大聲,仍然使
李世民不能很好安寢。後來,又有人想出辦法,將大將秦叔寶和尉遲恭的畫像貼在李世民的寢宮的門上,一鎮鬼怪邪魅。所以,秦叔寶、尉遲恭後來就成了鬥神。李畋除用爆竹守護李世民的寢宮外,他還用爆竹驅嵐散瘴。因為當時唐朝征戰頻繁,疫病盛行,貧民遭殃。李畋使用這個辦法後,果然靈驗。所以,後來爆竹被廣泛套用於辟邪驅瘴了。後人為了紀念李畋,都尊捧他為鞭炮的
祖師爺。每逢農曆四月十八日李畋先師會,在祖師爺生日這天,大辦宴席,
銃炮齊鳴,叩頭下跪,隆重慶祝一番。這種習俗,千百年來,代代相傳,一宣沿襲到解放初期。
人物紀念
李畋故居
走在有些凌亂且骯髒麻石街上,楊翔一直滔滔不絕,講述他們引以為自豪的爆竹老爺的故事。“這就是李畋的故居,對面是一座戲台,以前這條街左邊屬於江西,右邊屬於湖南,這裡的人語言相通,風俗習慣也相同,實質沒有什麼區別。”
李畋故居並不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氣派,其實只有一間簡陋的堂屋而已。裡面供奉的李畋塑像和牌位表明,這半棟建築應該只是文獻記載中的“佑聖觀”,而非李畋日常起居的“老屋”。當然,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眼前的這座“松仙廟”據說供奉的就是李畋,“這裡原來只有一座小廟,香火卻很旺盛,每年李畋生日的時候,這裡都是人山人海。”楊翔說。據《萍鄉地方志》記錄:明洪武三年(公元1307年),上栗人民在“佑聖觀”設立爆竹祖師神位,每年4月18日,到“佑聖觀”祭祀李畋。
李畋銅像
1998年,
醴陵市在西山公園內的西山頂上建造了全國第一座李畋殿,李畋殿由廣場、前殿與後殿3部分組成,全部是唐宋民族風格,大殿氣勢宏偉,內殿坐落有李畋祖師刷金塑像。每年四月十八日醴陵市四方花炮廠家必前往大殿進行祭祀活動,也成為醴陵市重要的新的人文景觀之一。
1999年12月,
上栗縣開始建設
李畋公園,眾多花炮業主和社會各界為李畋鑄塑了一尊高12.8米,重2.5噸的
銅像,立於
319國道上栗佛嶺地段龍山嶺上,成為
花炮之鄉的亮麗人文景點,
上栗花炮傳統產業的標誌。
2011年10月18日,
瀏陽市大瑤鎮李畋廣場鑼鼓喧天,彩旗飄飄,龍舞獅跳。第十屆
花炮節主題活動之一的花炮始祖李畋銅像揭幕儀式正式舉行。
2011年是花炮始祖李畋誕辰1410周年,豎立在大瑤李畋廣場的銅像高被特意設計為14.1米。
鞭炮歷史
在這個世界上,凡是有華人居住的地方,遇到喜慶之事,像兒女婚嫁、蓋房上樑、喬遷新居、經營的店鋪開業,都要燃放鞭炮,以示喜慶吉利。特別是農曆的除夕、新年的元旦、正月十五等,鞭炮聲充滿寰宇,帶有普天同慶的味道。宋代詩人
王安石《
元日》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生動地描繪了新年貼對聯、放鞭炮的熱鬧情景。
爆竹,又名爆仗、炮仗,稱鞭炮是宋以後的事。從《詩經.小雅.庭燎》中,我們可讀到這樣的詩句:“庭燎晰晰,君子至止。”庭燎,是古人將竹子、草或麻桿,捆綁在一起燃放使夜晚耀如白晝,有照明與驅邪的作用。這可能是中國燃放爆竹的雛型,距今已兩千多年以前了。古書《周禮》有歲終
驅疫鬼即“驅儺”的活動。漢代,燃放爆竹,也為了驅鬼辟邪,時間在正月初一。漢東方朔的《神異經.西荒經》說,深山中有山臊(後人稱山魈),人接觸到它,往往染寒熱病。它好偷人食鹽來吃蝦蟹,遇見它“人嘗以竹著火中爆州(形容聲音)而出,臊皆驚憚。”
南朝梁的
宗懍在《
荊楚歲時記》也說:正月初一“雞鳴即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
山魈怕爆竹,民間便將山魈演變成一個叫“年”的怪物,年年從海里爬上岸來害人,後來它被一個穿紅衣的小孩燃放爆竹嚇跑了。這樣除夕或正月初一燃爆竹驅邪,就漸成一種習俗。
發展
開初的爆竹只是用火燒竹子,使之燃火發聲。隨著紙的發明與廣泛使用,加上煉丹家逐漸發現硝、
硫磺與炭是易燃物質。到唐代,
爆竹的燃放發展為人們將一支長竹竿點燃,或將一串串竹節掛在長竹竿上燃爆,當時被稱作“爆竿”。唐詩人
來鵠在《早春》中寫道:“新曆才將半紙開,小庭猶聚爆竿灰”。“藥王”
孫思邈(公元581—682年)最早記敘了把
硝石、硫磺、含炭物質混合在一起創造火藥的“硫磺伏火法”。火藥用於爆竹也就逐漸開始,最初是將火藥裝入竹筒里燃放,後改進為用捲紙裹火藥來燃放,爆竹也改名為“爆張”或“爆仗”。到宋代,不僅紙制爆仗興盛,而且煙花成為節日必需之物。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說:“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南宋宋孝宗時,元宵節夜晚在宮中一次要放煙火百餘架。到明代,藩王、權貴之家,節日也以放煙火來爭奇鬥勝,促使
爆竹煙花規模、花樣不斷翻新。
清李聲振《爆竹》說:“聲爆竹除殘臘,換盡桃符逐祟回。 且緩屠蘇守歲飲,聽他萬戶鎮天雷。”
製作工序
筒子階段
裁紙——裁紙凳、壓紙架、裁紙刀、磨刀石、尺。扯筒子——扯凳、鐵簽子,小桌了。
捆筒子——桌子、繩子、油筒。
腰筒子——梭凳、雙角架、磨刀石。
黑硝階段
搗硝——石臼、木杵、篩子。
磨木炭——石磨子、篩子。
和硝——鐵鍋、鏟子、篩子。
引線階段:
裁引紙——裁紙架,彎刀。
做引——硝簽子、盛硝筒。
漿引——引扒子、漿糊碗。
曬引——
包引——漿糊碗。裁引——裁紙凳、裁紙刀、則子。
餅子階段
緊箍——桌子。
刮底——鐵刮子。
糊筒口——棕刷子。
穿筒口——竹籤子。裝硝——棕刷子、撮斗。
裝黃泥——棕刷子、撮斗。
打土底——鐵站子、方木錘。
鑽眼——鑽子、鑽眼板/油鬥。
栽引線——桌子。
炮竹階段
磕炮竹——磕刀、磕凳、敞口斗。
閉筒子——桌子、水刷、漿刮子、面灰碗。
結鞭——竹盤子。
封炮竹——桌子、漿糊碗。裝箱。
印紙階段
制板——畫筆、刻刀
裁印紙——裁紙凳、裁紙刀。
印刷——棕刷子、顏料碗。
其它相關
作者:
喻詠槐。中國第一部以花炮為題材的長篇小說。瀏陽是世界
花炮之鄉,花炮祖師到底是哪裡人,在湖南瀏陽、
醴陵和江西上栗展開長久的爭議。小說以史為據,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虛構而成。作者展開豐富而奇特的想像,再現隋唐時代的社會面貌與歷史風云:演繹花炮始祖李畋坎坷的人生歷程和感人至深的愛情故事。
作品以自然優美、樸實生動的語言,曲折起伏的情節,塑造了一系列鮮活的人物形象。著重展現了李畋勤勞善良、堅貞不渝和敢為人先的精神,讚揚了他不求功利、一心為蒼生造福、為人類和平安寧而奉獻自己一生的高尚品德和美好情操,描繪出一幅幅莊嚴、悲壯、悽美的生活圖畫。
《
花炮祖師》長篇小說原創發布網址,請參考“參考資料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