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觀(清代文學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海觀(1707~1790),字孔堂,號綠園,亦號碧圃老人。祖籍河南新安縣,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豫西旱荒,其祖父玉琳逃荒至寶豐宋家寨(今屬平頂山市郊區),在魚齒山寺義學教書維持生活,遂安家落戶。

基本介紹

  • 本名:李海觀
  • 別稱:又號碧圃老人
  • 字號:字孔堂,號綠園
  • 出生地河南新安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個人作品,

人物簡介

[清](約公元一七六六年前後在世),河南新安人,居寶豐。生卒年均不詳,約清高宗乾隆中前後在世。官貴州印江縣知縣。海觀著有《歧路燈》二十卷一百五回,《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僅有傳鈔本,至最近始有首數卷之排印本。

人物生平

海觀自幼從祖父讀書,沉潛好學。乾隆元年(1736年),中丙辰恩科舉人。至40歲三次赴京,連試未第。留京謀職,教學三年。不久,受弟子李生(狀元)推薦,任漕運之職。此後,宦遊20年,足跡遍及長江中下游及運河南北。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任貴州印江縣知縣。海觀的詩文書法,造詣皆深,時印江縣試,海觀親命題:《學而時習之》。試生譏笑說,大人似乎沒讀過多少書。二場仍此題,諸生大窘,能勉強交卷者無幾,並說大人當系捐職,學問止此。三場仍用前題,竟無一交卷者,海觀卻已寫成十數篇,傳示諸生,眾皆驚嘆不已。次年,雲貴總督、貴州巡撫修印江天爺廟。書匾時,卻無人能執筆,海觀系七品縣令,身卑職微,挺然自薦,揮書“紅雲一朵”,督撫二人覽書驚喜,即邀談學問,謂海觀大材小用。即令代理思南府知府。乾隆四十年(1775年)海觀致仕歸寶豐宋家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到新安馬行溝教書,兩年後,再返宋家寨閒居。
海觀有四子,名葂、蘧、范、葛。其二子蘧,乾隆四十年(1775年)進士,授吏部主事,歷任江南道御史、工科給事中、江西督糧道。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海觀被子蘧迎養京邸,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卒於北京。

個人作品

李海觀從乾十四年(1749年)始創作長篇小說《歧路燈》,前後經歷約30年,於70歲脫稿。此書以寫實手法,描寫十八世紀中國封建社會普通人的生活,為今人了解封建社會,提供了寶貴史料,引起了國內文藝界的重視。此外,還著有《綠園詩稿》四卷、《綠園文集》、《搭菌(捃)錄》十二卷。《中州先哲傳》載有《李海觀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