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字:原吉
- 號:東皋、南堂、紅蓮居士、蓮坊老人
- 所處時代:朝鮮王朝
- 出生日期:1500年1月27日(弘治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 逝世日期:1572年8月14日(隆慶六年七月初七日)
- 主要作品:《東皋遺稿》
- 本名:李浚慶
人物生平,早年生涯,宦海沉浮,拜為相臣,晚年去世,人際關係,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李浚慶的曾祖父是朝鮮世祖的佐翼功臣李克堪,官至刑曹判書,封廣城君,祖父李世佐官至判中樞府事,封廣陽君。父親李守貞官至弘文館副修撰。李世佐在朝鮮成宗時作為承旨帶死藥賜死廢妃尹氏,因此到了弘治十七年(1504年,朝鮮燕山君十年)甲子士禍時被燕山君凌遲處死,其子李守貞等亦被處斬。年幼的李浚慶與其兄李潤慶被發配忠清道槐山為奴,後移配清州。兩年後,中宗反正,兄弟遂獲釋放,回到漢城,由外祖父申承演撫養成人。長大後受學於從兄士林學者李延慶。
嘉靖元年(1522年,朝鮮中宗十七年),李浚慶參加司馬試,考中生員。嘉靖十年(1531年,中宗二十六年)式年文科乙科及第。初屬承文院,成為翰林(史官)。翌年任弘文館正字,因為士林派辯護而得罪金安老,被罷官。嘉靖十二年(1533年,中宗二十八年)起用為承政院注書,後歷任弘文館著作博士、副所修撰,不久又因請求釋放己卯士林而得罪金安老,再被罷官。李浚慶一度杜門讀書,嘉靖十六年(1537年,中宗三十二年)金安老倒台為止。隨後被起用為戶曹佐郎,後又安排於世子侍講院,歷任文學、弼善、輔德等職。成為世子李峼的師傅之一,深得李峼尊重。
宦海沉浮
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宗三十六年),李浚慶升弘文館直提學,不久升副提學,後歷任承旨、漢城府右尹、成均館大司成等職。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中宗三十九年)十一月,中宗去世,世子李峼繼位,是為仁宗,任命李浚慶為告訃請謚副使,隨正使閔齊仁赴明告哀。翌年回國後,拜刑曹參判。期間請立世弟,未獲批准。
仁宗在位七個月即去世,弟弟慶源大君李峘繼位,是為明宗。其時大尹派與小尹派之間的鬥爭日趨激烈,尹任欲誅殺小尹首領尹元老,李浚慶提出反對意見,因此尹元老免於一死。不久發生乙巳士禍,尹任倒台,李浚慶雖不為小尹派李芑、林百齡所喜,但因搭救尹元老之功,未受處置,只是被外放為平安道觀察使。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朝鮮明宗三年)還朝,擢為兵曹判書,翌年授司憲府大司憲、漢城府判尹。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明宗五年)五月,李浚慶被李芑、陳復昌一派彈劾曾發表同情尹任的言論,流放忠清道報恩縣,但被某權臣(很可能是尹元衡)保住而沒有進一步加罪。翌年獲赦,起用為知中樞府事兼五衛都總管。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明宗七年),李浚慶被拜為刑曹判書,出為鹹鏡道巡邊使,安撫藩胡。後歷任大司憲、兵曹判書、吏曹判書、刑曹判書。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明宗十年)被任命為全羅道都巡察使,平息乙卯倭變。回朝後任兵曹判書,不久兼議政府右贊成,並被委以輔導順懷世子之任。當時,他獲得提拔都是權臣尹元衡的提攜,但他對尹元衡“終無所屈”。
拜為相臣
其時順懷世子已死,明宗身體有恙,李浚慶請建儲嗣,明宗遂屬意於河城君李鈞。隆慶元年(1567年,明宗二十二年)六月二十八日,明宗病危,李浚慶作為百官之首,奉仁順王后之旨,迎立河城君李鈞入繼大統,改名為昖,是為朝鮮宣祖。在其反覆請求與爭取下,宣祖為乙巳士禍受難士林平反昭雪。
晚年去世
隆慶四年(1570年,朝鮮宣祖三年)冬,在李浚慶多次請求下,終於卸下領議政之任,退為閒職領中樞府事。隆慶六年(1572年,宣祖五年)七月初七日,李浚慶去世,享年七十四歲。臨終遺劄表達了對朋黨之爭的擔憂。臨光海君時賜謚“忠正”,配享宣祖廟庭。
人際關係
- 父親:李守貞
- 母親:申氏(本貫平山,申承演之女)
- 哥哥:李潤慶(1498年—1562年,官至平安道觀察使)
- 妻子:金氏(1500年—1579年,本貫豐山,金楊震之女)
- 兒子:李禮悅、李善悅、李德悅
- 女兒:李氏(嫁司評李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