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蚊蠍蛉

李氏蚊蠍蛉

李氏蚊蠍蛉(學名:Bittacus lii)是蚊蠍蛉科、蚊蠍蛉屬昆蟲。前翅長19-21毫米。頭頂黃褐色;單眼三角區黑色,1條黑色帶穿過單眼三角區並向兩側延伸至複眼;喙基部深褐色,端部稍淺;觸角褐色被毛。前胸背板深褐色,後緣無剛毛。中、後胸背板不均勻深褐色;足黃褐色,股節端部和脛節兩端加深。翅透明微泛淺黃褐色,翅痣褐色明顯;翅脈分叉處具多個霧狀斑;沿幾乎所有翅脈具模糊的斑紋。雄性腹部黃褐色。生殖肢基節半球形,端部具“V”形膜質區;生殖刺突短。陽莖葉小,末端圓形。載肛突上瓣長,從上生殖瓣之間伸出,端部具毛簇;下瓣短,向下鉤曲。

分布於中國湖南(桑植)、湖北(五峰)、貴州(梵淨山)。李氏蚊蠍蛉為捕食性昆蟲,一般生活於濕潤的環境中。常在有溪水流動的山溝、林下開闊的平地,長有茂盛的草本和灌木植物叢中活動。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近種區別,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前翅長19-21毫米。頭頂黃褐色;單眼三角區黑色,1條黑色帶穿過單眼三角區並向兩側延伸至複眼;喙基部深褐色,端部稍淺;觸角褐色被毛。前胸背板深褐色,後緣無剛毛。中、後胸背板不均勻深褐色,具淺黃色中帶;側板黃褐色;足黃褐色,股節端部和脛節兩端加深。翅透明微泛淺黃褐色,翅痣褐色明顯;翅脈分叉處具多個霧狀斑;沿幾乎所有翅脈具模糊的斑紋。雄性腹部黃褐色。第8節背板後緣中部具深“V”形缺刻。上生殖瓣基部癒合區闊,內側形成2個脊狀突起,端部圓鈍,側面觀近似長梯形,略長於生殖肢基節。生殖肢基節半球形,端部具“V”形膜質區;生殖刺突短。陽莖葉小,末端圓形。載肛突上瓣長,從上生殖瓣之間伸出,端部具毛簇;下瓣短,向下鉤曲。
李氏蚊蠍蛉
李氏蚊蠍蛉雄性外生殖器側面觀

近種區別

李氏蚊蠍蛉與璧爾蚊蠍蛉(Bittacus pieli)近似,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上生殖瓣末端剛毛正常;載肛突上瓣顯著超出上生殖瓣;後者上生殖瓣末端具1簇長剛毛;載肛突上瓣僅稍超出上生殖瓣。

棲息環境

李氏蚊蠍蛉一般生活於濕潤的環境中。常在有溪水流動的山溝、林下開闊的平地,長有茂盛的草本和灌木植物叢中活動。由於足的特化,它們不能站立或行走,只能用前足和中足將自己掛在物體上。李氏蚊蠍蛉對濕度要求十分嚴格,在被帶離高濕度的原始環境之後,很容易失去活力而死亡。

生活習性

李氏蚊蠍蛉為捕食性昆蟲,捕食方式大致分為以下3種:一是用前足將身體懸掛於植物上,伸展後足,伏擊撞到的小蟲;二是懸掛時用後足在周圍主動掃動捕獵;三是在飛行中捕捉獵物。少數情況下,李氏蚊蠍蛉也會從其他個體那裡搶奪或盜取獵物,甚至同類相殘。抓到獵物後李氏蚊蠍蛉立即將獵物送到口器旁,用上刺破後者的體壁,將喙插入取食;取食完畢後,將剩餘的殘渣丟棄。李氏蚊蠍蛉的幼蟲為腐食性,取食土壤中各類有機物殘渣,主要為死亡的節肢動物屍體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湖南(桑植)、湖北(五峰)、貴州(梵淨山)。
李氏蚊蠍蛉
李氏蚊蠍蛉發布範圍

繁殖方式

一般一年發生1代,以卵或幼蟲滯育越冬。成蟲大多於翌年7-8月羽化。李氏蚊蠍蛉在求偶時有著獨特的“獻禮”行為。雄蟲捕捉到獵物後,會進行短暫取食。如果獵物符合需要,它將用後足繼續抓住獵物,在植物間做短距離飛行或掛在葉片上,翻出腹部的性信息素腺,釋放性信息素以吸引雌蟲。這種以獵物作為彩禮的求偶行為,在其他昆蟲中比較少見。李氏蚊蠍蛉兩性之間採用面對面的方式進行交配,交配方式迥異於長翅目其他科昆蟲,甚至在整個昆蟲綱中都是比較罕見的。
通過詳細的野外觀察和人工實驗研究了李氏蚊蠍蛉雌蟲對雄蟲的選擇。兩個性別的李氏蚊蠍蛉每天都與不同的對象交配多次。雌蟲有區別地對待雄蟲,對送小或不合適的“彩禮”的雄蟲拒絕與其交配或只交配短時間,這樣雄蟲不足以完全地射精。即便“彩禮”被接受,交配時間的長短還與“彩禮”大小有關。

主要價值

李氏蚊蠍蛉在林區的生態平衡中具有一定的意義,是一類重要的生態指示昆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