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比希法,定量測定有機物中碳和氫元素含量的一種分析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比希法
- 實質:一種分析法
- 提出時間:1831年
- 提出者:李比希
由德國化學家李比希於1831年提出。即將準確稱量的樣品置於一燃燒管中,經紅熱的氧化銅氧化後,再將其徹底燃燒成二氧化碳和水,用純的氧氣流把它們分別趕入燒鹼石棉劑(附在石棉上粉碎的氫氧化鈉)及高氯酸鎂的吸收管內,前者將排出的二氧化碳變為碳酸鈉,後者吸收水變為含有結晶水的高氯酸鎂,這兩個吸收管增加的重量分別表示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重量,由此即可計算樣品中的碳和氫的含量:碳%=(12×100×A)/(44×B),氫%=(2×100×C)/(18×B)(其中A代表生成的二氧化碳重量,B代表樣品的重量,C代表生成的水重量)。如果碳與氫的百分含量相加達不到100,而又檢測不出其他元素,則差數就是氧的百分含量。本法的特點是碳氫分析在同一樣品中進行,且對儀器裝置稍加改裝後,即能連續檢測其他元素。分析的準確度一般為±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