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標(1923年-1951年),男,四川省雙流縣團結公社人,1948年10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117師349團1連副班長,1951年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標
- 籍貫:四川省雙流縣團結公社
- 出生日期:1923年
- 逝世日期:1951年
李標(1923年-1951年),男,四川省雙流縣團結公社人,1948年10月參加革命,生前為志願軍117師349團1連副班長,1951年犧牲。
李標(1583年1月6日—1636年),字汝立,號建霞,直隸真定府高邑(今河北高邑)人,明代大臣、內閣首輔。明神宗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歷官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曾兩次出任內閣首輔。...
李標,男,漢族,1967年5月生,浙江文成人,1990年8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大學學歷。現任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人物履歷 1988.09-1990.08 寧波商業學校商業業務經營專業學習 1990.08-1991.10 文成縣法院嶨口法庭 1991.10-1996.03 文成縣法院大嶨法庭 1996.03-1998.12 文成縣政協...
李標,1954年出生,江蘇省灌南縣人。1972年12月入伍,1973年1月入黨。現任武警上海市總隊副總隊長。1972年11月1977年2月為上海警備區警備師某團戰士;1977年2月至1978年1月任上海警備區警備師某團某連排長;1978年1月至1979年7月在南京步校學習;1979年7月至1983年3月任上海警備區警備師某團參謀;1983年3月...
李標,男,漢族,湖北人,1981年4月生,經濟學博士。現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金融工程系副主任,碩士生導師,副教授。人物經歷 2013年1月-2014年1月美國密西根大學Ross商學院訪問學者;2009年9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學院講師;2006年9月-2009年7月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博士研究生;2007年10月-2008年10月法國...
李標(1583年~1636年)字汝立,號建霞,直隸真定府高邑(今河北高邑)人。兩次任內閣首輔。極力反對黨派之爭,定閹黨逆案。兩任期八個月。 成基命(1559年~1635年)字靖之,號毖予,大名(今河北)人。官至吏部左侍郎、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任內閣首輔六個月。 周延儒(1589年~1644年)字玉繩,號挹齋,南直隸常州...
補東昌,僅八月,病卒於官。囊橐蕭然,無以斂。太守檄諸屬賻之,乃得歸。祀鄉賢。子標仕至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有傳。歷史評價 論曰:別駕清畏人知,卒無以斂,廉吏可為而不可為矣。然再世而家生是大,揚件起以清白,譴子孫而累世三公。人物家世 明武英殿大學士內閣首輔李標之父,高邑李氏第六世。
憫忠寺十方禪院記,北京市宣武區法源寺的題記。責任者 (明)李標[撰];(明)錢應[龍正書]年代 明[崇禎8年(1635)後]地點 北京市宣武區法源寺 拓片原物狀況 李標系萬曆三十五年進士,作碑文時官至翰林院檢討,據明史李標傳考,時當在泰昌前。然憫忠寺自明正統重修改為崇福寺後至崇禎間方復稱愍忠寺,故此碑...
周延儒兩次為相,初相是崇禎二年十一月,次年首輔韓爌、次輔李標、成基命相繼致仕,周延儒成為首輔大學士;罷相是在崇禎六年六月。周延儒的罷相完全是由於溫體仁的陷害。溫體仁唆使給事中陳贊化彈劾周延儒,最令思宗生氣的是其中的四個大字,周延儒稱皇帝為“羲皇上人”。 “羲皇上人”者,說好聽點兒是“垂拱而治...
文盛,松公四子,妣卜氏【遺“廖氏、陳氏”】,共生十子:李橋往於濰坊【“濰”,原譜為寶蓋頭下加“惟”】,李梁【“梁”,原譜為示旁】無後,李槁、李柱、李標、李燦,以上廖氏生;李相、李槐,卜氏生;李楠,陳氏生。文郁,松公子五妣翁氏、劉氏,生四子:李宇、李雲俱無後,東林、東郊公因亂世被賊捉,...
《題梁慎可墨香亭》是明代詩人李標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古㨾蕉衫白接䍦,芳亭長日坐支頤。焚香自悟無生訣,拈筆閒摹有道碑。竹韻松濤清自遠,花觚茗碗靜相宜。近來愛寫黃庭否,好換新鵝浴小池。作者簡介 李標: 明末清初浙江嘉善人,字子建,號霞起,晚年別號東山逸民。明貢生。通戰略、軍律、...
不久,皇帝便命韓爌與李標、錢龍錫主治魏黨,列名二百六十二人,罪分六等,名曰“欽定逆案”,布告全國,分別予以處置。崇禎帝要韓爌、李標等閣僚擬定懲治“魏黨”名單,韓爌等認為,要犯從嚴,協從不問,不宜誅連太多太廣,況多數人實為魏忠賢淫威所逼,以求自保而為之,遂僅列首逆要犯五十餘人上報,崇禎帝不滿...
《題梁太宰雕橋莊》是明代詩人李標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別業古城西,悠然此得棲。地偏谷口靜,路入輞川迷。堂構看新築,茅茨有舊題。羊求應數過,三徑可攀躋。作者簡介 李標: 明末清初浙江嘉善人,字子建,號霞起,晚年別號東山逸民。明貢生。通戰略、軍律、營陣,熟遼金元史事。明天啟間聞魏大...
明朝首輔李標,吏部尚書趙南星等更是名揚四海,留下了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乙:高邑的沿革和發展,與中華民族燕趙文化緊密的交織在一起,與祖國一同走過千百年坎坷的風雨歷程,丙:光緒年間,縱貫高邑的京漢鐵路通車,使這裡成了交通商業重地。民國以後,時局動盪,民不聊生。日本帝國主義長達八年的鐵蹄蹂躪,生靈...
崇禎二年(1629)正月二十一日,思宗召見閣臣韓爌、李標、錢龍錫、吏部尚書王永光、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於汴等於文華殿,諭定魏忠賢逆案。韓爌等不願樹怨太多,僅定四五十人以上。崇禎不悅,令以“贊導”、“擁戴”、“頌美”、“諂附”等為目,將魏忠賢黨人羅列其上。三月,韓爌等奏上逆案,崇禎親自裁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