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春,漢族,是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畢業於成都地質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春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職業: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
  • 畢業院校:成都地質學院
簡介,學歷,工作履歷,主要成就,學術成就,

簡介

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學士 專業:水工環 研究方向:岩土工程
李春

學歷

李春 男 1964年3月出生。
1982~1985年7月 成都地質學院,工程地質專業,學士。

工作履歷

1985~至今,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工程地質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
任青島海洋地質工程勘察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

主要成就

1994年獲地質礦產部優秀工程勘察一等獎。
1995年獲地質礦產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1999年任中國建築學會工程勘察分會第六屆委員。
1999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2000年任青島市土木工程學會地基基礎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00年獲青島市百千萬人才第三層次人選。
2001年獲青島市優秀工程勘察一等獎
2001年獲中國地質調查局第一批中青年優秀人才。
2001年獲中國地質調查局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2002年任海洋學科研究生教育中心第二屆專家委員會成員。
2002年榮獲第一批國土資源部“創新人才工程”百人計畫資助。

學術成就

1、冀東油田南堡測區海洋工程地質調查
該項目綜合研究報告達到的創新點有:
1)首次將冀東平原建立一套沉積序列、沉積模式:晚更新世早期的海侵,是一個穩定的高海面時期;晚更新世晚期是海退期,沉積了以河流相為主的陸相層;晚更新世末期為消冰期,發育了湖相沉積;全新世又開始海侵,區內發育了灤河三角洲,後期開始了現代海洋動力作用過程,三角洲開始蝕退。從而對第四紀地質歷史的演化與冀東平原第四紀歷史進程的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2)經過精心調試的Geopulse系統用於極淺海區的勘探是完全可能的,該設備生產商認為應在水深≥4.0m的水域套用方能獲得滿意的效果,而本次調查在水深≥0.8m的水深範圍也獲得了清晰的記錄,關鍵對選取的儀器參數因子研究出最佳模式。在沒有低速層的地區,記錄的最大深度可達120m。
3)對全新世灤河三角洲體系有了最新認識,是由不同時代的五個三角洲體(三角洲扇形體)組成的。三角洲的底積和頂積都不發育,而主要是由前積層組成,粒度由下向上變粗,屬進積序列。
4)測區內的第四紀斷裂很發育,共發現斷層156條,均為高角度正斷層,斷面近乎直立,斷距最大可達25米,最長16.5km,是正在發育的同生斷層,其生長速率為0.02~0.03mm/a,這是冀東地區新構造運動活動的重要標誌之一。
5)首次將測區三角洲按工程地質穩定性和底質特徵劃分為三個大區,分別是:Ⅰ區—砂質海底工程地質區;Ⅱ區—淤泥質粉土海底工程地質區;Ⅲ區—低速層、滑塌體海底工程地質區。依據災害地質因素和海底地貌又進一步劃分出6類13個亞區。工程地質分區的劃分對該海域油氣勘探及輸油管線等油氣建造工程具有重要的適用價值。
2、極淺海靜力觸探穩定裝置研究
山東省科委組織專家對本人主持的“極淺海靜力觸探穩定裝置”項目進行評審鑑定,對該項成果專家組鑑定認為:
該課題的研製圓滿解決了在水域尤其是在極淺海區進行靜力觸探測試問題;在受風、浪、流、潮的影響下,解決了儀器安置的穩定性、抗干擾性等關鍵性問題。使靜力觸探原位測試技術套用於極淺海區動力環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時填補了在極淺海區進行海洋工程地質調查手段的一項空白。
極淺海靜力觸探穩定裝置,設計合理,技術性能優越,經過大面積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實驗結果證明,各項技術參數可靠,符合國家相關規範技術要求。
該裝置使用輕捷,操作簡便,使靜力觸探原位測試技術可以在小型船舶上直接進行,並可與其它海上調查工作(如鑽探、取樣、水深測量及淺地層剖面等)同船作業,節約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
該裝置在實際工作中,可獲得高精度的量測數據,可以提供翔實可靠的工程地質基礎數據資料。評審專家組認為該裝置的研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建議將該裝置定型並向社會推廣使用。
該項目取得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專利局實用新型專利,專利持有人為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青島海洋地質工程勘察院,專利號為ZL94 2 35820.3。
3、青島海灣大橋海洋工程地質調查
當前國內外大橋工程地質勘察均以針對第四紀鬆散沉積物進行鑽探為主,基岩鑽探為輔。該項目主要以岩石鑽探為主,且在水深、流速、潮高較大的海域內進行。
主要創新點有:
1)該項目完成的報告為大型綜合性工程地質調查報告,評審專家組認為該報告為建設與設計單位提供了翔實、準確的高質量成果,並首次提出了滄口斷裂帶水下延伸寬度逾320米,同時確定了其在水下延伸部分的準確位置,其活動速率較小,不屬於全新世活動斷裂。為海灣大橋在工可階段進行方案比選、位置確定提供了重要依據,為青島市政府向國家計委申請批准橋位、橋式方案提供了有力保障。
2)有利地驗證了膠州灣灣口西側為一系列破火山口的觀點,同時首次提出膠州灣古老基底為元古界膠南群鉀長片麻岩,評審專家組認為該觀點的提出為研究膠州灣的演化與評價橋位工程地質特徵上居國內先進水平。
3)採用了先進的鑽探工藝技術、裸露基岩海底鑽探船位平台錨固技術,獲得了較高採取率岩芯,填補了膠州灣灣口地質鑽探的空白,不僅對青島海灣大橋的建設具有很高的套用價值,而且對於研究膠州灣的演變亦具有較大的理論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