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生平事跡,主要成就,1. 學術論文,2. 主編論著,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03年10月23日出生於遼寧省復縣(今
瓦房店市)土城子鄉李家大屯。
1922年7月-1924年吉林縣立師範講習所學習。
1924年吉林市東團山國小教員。
1925年-1927年奉天美術專科學校國畫科學習。
1928年吉林市第二中學美術、國文、歷史教員,兼任教導主任。
1937年11月奉天國立博物館學藝官佐。
1946年5月瀋陽博物館學術部蒐集組組長。
1947年4月國立瀋陽博物院編輯、考古組組長。
1949年東北博物館研究室工作。
1950年東北博物館研究員。
1955年東北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
1957年東北博物館副館長、研究室主任。
1982年10月5日晨3時40分逝世。
生平事跡
李文信先生1937年發表了《吉林龍潭山遺蹟報告》,是他做考古工作的開始。1938年到瀋陽博物館以後,發掘頻繁。1939年6月發掘瀋陽塔灣遼金墓、7月發掘瀋陽砂山子遼金墓、7月底調查巴林左旗遼永慶陵和慶州西北金界壕,1940年6月發掘葉柏壽車站遼墓、7月發掘喀喇沁右旗張家營子遼鄭恪墓、9月調查撫順新城高句麗城址、同年再次調查吉林龍潭山高句麗遺址。1941年9月發掘遼陽玉皇廟漢壁畫墓。1942年7月調查琿春半拉城渤海城址、10月發掘瀋陽南湖漢墓及遼墓。1943年3月調查遼陽北園漢壁畫墓、4月調查和龍西古城子城址、5月發掘巴林左旗遼祖州城址、7月調查林東附近遼代史跡、11月發掘林東興隆山遼墓和調查阿魯科爾沁旗至青羊砬子金界壕。1944年5月發掘林東遼上京窯址、6月發掘赤峰缸瓦窯遼代窯址、8月發掘白塔子北山遼墓和調查白塔子至會通河金界壕。1950年5月發掘義縣清河門遼墓。1955年5月發掘遼陽三道壕西漢村落遺址。。在學術期刊發表的論文有《依蘭倭肯哈達的洞穴》、《吉林龍潭山遺蹟報告》、《遼陽三道壕西漢村落遺址》、《遼陽北園畫壁古墓記略》、《蘇密城址踏查記》、《義縣清河門遼墓發掘報告》、《金臨潢路界壕邊堡址》、《林東遼上京臨潢府故城內瓷窯址》、《遼瓷簡述》等,逝世後發表的有《李氏(遼海叢書)批註》、《中國考古學通論綱要》等。皆見卓而識遠,決深而旨邃,揭示了祖國文物精華,豐富了考古文獻的寶庫。
李文信先生在考古學上的貢獻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漢代的研究,揭示遼陽三道壕七個農戶的居住址,和每戶內房址、土井、廁所、畜圈組成的遺蹟群,與鋪石大路和窯址相配合,展現西漢晚期遼東郡內襄平城附近的處於自然經濟狀況下的、分散的漢族農村的原貌。對北園、棒台子等漢壁畫墓尤研究有素,結合《漢書》、《後漢書》、《魏書》、《晉書》、《宋書》、《漢官儀》、《漢官舊儀》、《東觀漢記》、《詩經》、《禮記》、《釋名》、《方言》、《說文》諸文獻,考證了壁畫中的高車、安車、金鉦車、鼓車、黃鉞車、帷車、白蓋車、黑蓋車等車制和通天冠、進賢冠、卻非冠、卻敵冠、黑介幘、赤平幘、襦衣、褌袴等冠服之制,對名物之學,造詣很深。
李文信先生考古方面的最大成就在遼代。他調查了很多遼城,發掘了許多
遼墓。他不僅考察了遼墓的結構和內涵,更研究了遼墓在一個城區的聯繫。正是他深於遼代城址和墓葬,所以對於
遼瓷的研究貢獻也至大。
遼瓷在中國古陶瓷中,半個多世紀來是個新出現的學科。開始僅限於傳世品,首次從墓葬中發現的,還是1939年他在葉柏壽車站遼墓發掘出土的那件茶末綠釉雞冠壺。同時他調查了遼上京南山三彩釉窯址、發掘了林東白音戈勒遼茶綠釉窯址、發掘了臨潢府皇城內窯址、赤峰缸瓦窯窯址,一個人做過這么多遼窯,在國內是少見的。又把
遼瓷分成中原窯系與遼土窯系,依扁身單孔式、扁身雙孔式、扁身環梁式、矮身橫樑式等形式的區別,確定了雞冠壺的編年。因此,在
遼瓷的研究中,他是一位拓荒者,也是迄今很少有出其右的第一人。
(李文信)先生對東北歷史地理尤有深刻的研究。他根據親身的調查並結合文獻進行考證,多年以前就提出古
燕長城、
秦長城遠在今長城以北數百里之外,其中段在圍場、赤峰一線。他的這一觀點早為歷史考古界所公認。1979年他在《中國北部長城沿革考》中對這一研究作了系統的記述。(李文信)將分布在我國北方戰國時期的魏、趙、燕長城,與統一六國後的秦長城,以及其後的西漢、東漢、西晉、北魏、北齊、北周、隋和唐的長城等,都分別加以考證,這種將考古發現的遺址與文獻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使我國歷史長城的研究面貌煥然一新。《中國北部長城沿革考》(1979年)被收入
《李文信考古文集》。
《李文信考古文集》匯集了他一生有關東北歷史考古的代表性論著,是其在這個領域作為奠基人和一代宗師的代表作。
李文信先生學識淵博,他與一般老學者的習慣一樣,就是不斷讀書,不斷積累,不是為某一問題去查書,而是終生苦讀,因而面對文物、書畫、陶瓷、緙絲,均可旁徵博引,指出其學術價值。由於館藏標本多屬親自發掘,故常摩挲愛撫,不忍釋手。當1945年歷史動盪之際,為了保護文物,險遭不測。1948年解放前夕隻身守護,願與文物共存毀。這種視文物如生命的品格,是考古界中所罕見的,其功績也是不可泯滅的。
(李文信)先生對博物館事業的發展,也作出了卓越的貢獻。東北博物館在1949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除基本陳列外,並舉辦了數十個特展,接待了百萬計的國內外觀眾;五十年代初期,創造了博物館界文物整理的先進經驗,中央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曾加以推廣。李文信先生還為東北地區考古和文博事業發展培養了一批優秀人才。早在東北博物館成立之初,他就開始舉辦文博幹部培訓班,既是組織者,又是主講人,還親自帶領學員去考古發掘現場實踐,在較短的時間內為東北各地培養了一批業務骨幹。他先後被
吉林大學、
遼寧大學、
延邊大學聘為教授,講授考古專業和博物館專業課程,並主持編寫了《考古學講義》和《陶瓷學講義》。當年跟從李文信學習的人,都成為東北各地考古、博物館學界的中堅力量和學術帶頭人,可謂桃李滿天下。
李文信先生將早年個人收藏的珍貴文物悉數捐贈給
遼寧省博物館。這些文物總計116件,至今仍是遼寧省博物館的館藏珍品,其中包括:宋元祐五年版《藏經》一函、明天啟明正言《十竹齋畫譜》木刻套印精本、胡永年藏泉及其拓本《匏齋泉考》四卷本、宋景德鎮影青瓷碗、宋定窯白瓷印花雲鶴紋碟、遼三彩印花扁壺、白玉雕花螭耳瓶、碧玉雕花鳥巧作雙環瓶、白玉雕人物山子,以及張問陶、鄒一桂諸人書畫扇面……
主要成就
1. 學術論文
李文信,吉林龍潭山遺蹟報告,《滿洲史學》第一卷第二號(1937年)、第三號(1938年)、第二卷第二號(1938年)。
李文信,蘇密城址踏查記,《滿洲史學》第三卷第一號(1939年)。
李文信,奉天昭陵附近出土之石棺,《滿洲史學》第二卷第四號(1939年)。
李文信,滿洲史前考古學之基礎知識(1-22),《盛京時報》(1939年5月6-28日)。
李文信,葉柏壽行紀,《國立中央博物館時報》第九號(1940年)。
李文信,汐子行記,《國立中央博物館時報》第十二號(1941年1月)。
李文信,東蒙古遼代之史跡(1-4),《盛京時報》(1941年4月24-27日)。
李文信,遼開泰七年古墳出土青釉瓶(日文),《陶瓷》第十二卷第四期(1941年)。
李文信,(吉林龍潭山)漢代文化(1-5),《盛京時報》(1942年1月1-11日)。
李文信,遼陽漢代文化調查通信(1-7),《盛京時報》(1942年5月27日-6月2日)。
李文信,契丹小字故太師銘石記之研究,《國立中央博物館論叢》第三號(1942年)。
李文信,祖州城現況,《盛京時報》(1943年7月10日)。
李文信,林東附近之古墳,《中央日報》(1946年10月14日)。
李文信,吉林市附近之史跡及遺物,《歷史與考古(瀋陽博物院專刊)》第一號(1946年10月)。
李文信,金臨潢路界壕邊堡址,《遼海引年集》(1947年7月17日)。
李文信,瀋陽清故宮鹵簿儀物小記,《東北文物展覽會集刊》(1947年10月10日)。
李文信,遼陽北園壁畫古墓紀略,《國立瀋陽博物館籌委會彙刊》第一期(1947年10月)。
李文信,阜新契丹蕭氏墓調查報告,《文物參考資料》第二卷第九期(1951年)。
李文信,北票縣大烏蘭區蓮花山村古墓情況,《文物參考資料》第二卷第九期(1951年)。
李文信,遼李進墓發掘報告,《文物參考資料》第二卷第九期(1951年)。
李文信,遼西省義縣清河門西山村“遼佐移離畢蕭相公”族墓發掘工作報告,《文物參考資料》第二卷第九期(1951年)。
李文信,義縣奉國寺調查報告,《文物參考資料》二卷九期(1951年)。
李文信,松江省依蘭縣倭肯哈達史前遺址調查報告,《文物參考資料》第二卷第九期(1951年)。
李文信,日寇在東北文化侵略的罪行,《文物參考資料》第二卷第九期(1951年)。
李文信、張拙之、胡文效,東北博物館清理文物工作的一些方法和經驗,《文物參考資料》(1953年第4期)。
李文信,依蘭倭肯哈達的洞穴,《考古學報》第七冊(1954年)。
李文信,義縣清河門遼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第八冊(1954年)。
李文信,古代的鐵農具,《文物參考資料》(1954年第9期)。
李文信,遼陽三道壕兩座壁畫墓的清理簡報,《文物參考資料》(1955年第1期)。
李文信,東北文物隊一九五四年工作簡報,《文物參考資料》(1955年第3期)。
李文信,遼陽發現的三座壁畫古墓,《文物參考資料》(1955年第5期)。
李文信,遼陽市三道壕清理了一處西漢村落遺址,《文物參考資料》(1955年第12期)。
李文信,貫徹“重點發掘”方針是作好基建工程中文物清理髮掘工作的關鍵,《文物參考資料》(1955年第12期)。
李文信,遼寧省新發現兩座石棚(署名符松子),《考古通訊》(1956年第2期)。
李文信,讓考古科學在祖國社會主義建設高潮中壯大,《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第3期)。
李文信,中國考古學通論綱要,吉林大學歷史系印(1956年8月)。
李文信,遼陽三道壕西漢村落遺址,《考古學報》(1957年第1期)。
李文信,記瑞典和芬蘭的幾所博物館,《文物參考資料》(1957年第2、3、4期)。
李文信,沂南畫像石古墓年代的管見,《考古通訊》(1957年第6期)。
李文信,博物館事業和考古工作應得到重視,《瀋陽日報》(1957年6月3日)。
李文信,遼瓷簡述,《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第2期)。
李文信,林東遼上京臨潢府故城內瓷窯址,《考古學報》(1958年第2期)。
李文信,關於遼代懿州城址的討論,《考古通訊》(1958年8期)。
李文信,金馬令史墓壁畫,遼寧日報(1962年3月4日)。
李文信,孫守道,原始時代的遼寧考古新發現,《遼寧日報》(1962年5月30日)。
李文信,孫守道,周漢魏晉的遼寧史跡,《遼寧日報》(1962年7月21日、7月24日)。
李文信,孫守道,《古代遼寧境內的匈奴鮮卑和高句麗族的文化遺存》,《遼寧日報》(1962年9月11日)。
李文信、朱貴、李慶發,遼寧喀左縣遼王悅墓,《考古》(1962年9期)。
李文信,關於遼尚暐墓誌的意見,《文物》(1963年第2期)。
李文信,上京款大晟南呂編鐘,《文物》(1963年第5期)/(香港)大公報藝林副刊。
李文信,遼陽市棒台子二號墓壁畫,《藝苑掇英》(1978年第3期)。
李文信,陶瓷概說,遼寧大學歷史系印(1978年6月)。
李文信,中國北部長城沿革考,《社會科學戰線》(1983年創刊號第2期)。
李文信,西漢右北平郡治平剛考,《社會科學戰線》(1983年第1期)。
李文信,李氏《遼海叢書》批註,遼瀋書社(1985年3月)。
2. 主編論著
李文信主編,《遼寧古詩選》,遼寧省博物館1961年10月版。
李文信、朱子方主編,
《遼瓷選集》,文物出版社,1962年5月。
李文信著,《李文信考古文集》,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人物評價
“(李文信是)中國東北地區考古研究的奠基人。”
“(李文信是)東北歷史地理研究的集大成者。”
“(李文信是)是陶瓷史專家、遼代陶瓷研究的拓荒者。”
“(李文信有著)精湛的博物館學和古器物學造詣。”
“遼博原館長、東北文博事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李文信。”
“先生之於我輩,是崇拜的偶像,永遠的楷模。論學術,先生自幼向學,終生苦讀,書海遨遊,手不釋卷。先生涉獵廣泛,學識淵博,由美術專業而轉攻文博,於考古學、文物學、歷史學、博物館學,無不精研,更以東北歷史地理和中國古代陶瓷為專攻,探頤索隱,見解獨到,著述弘富,開啟了東北文物考古的學術之門,也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國文物考古界的學術導師地位。論事業,先生心無旁騖,傾情投入,堅韌不拔,鞠躬盡瘁。田野調查、考古發掘,風餐露宿,苦中作樂,足跡遍及東北大地。資料整理、報告編寫、文物鑑定、陳列設計,親力親為,一絲不苟,為遼博的業務發展打下堅實基礎。獎掖後學,誨人不倦,開班辦學,培養人才,為遼寧乃至東北文博事業的可持續發展培育了一大批中堅力量,堪稱德藝雙馨的事業楷模,為後輩所景仰並銘記。”
“李文信先生身後留下豐富的著述,專著、報告、論文、札記、批註,蔚為大觀。這些都是先生五十餘年的治學所得,字裡行間,飽含一代學人對學術的眷戀和對事業的熱愛之情,它已成為寶貴的文化財富,是嘉惠後學的養分,是引領學術發展的航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