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宋:無償獻血沂蒙農民第一人
李振宋,男,43歲,山東省臨沂市莒南縣石蓮子鎮新莊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參加無償獻血已經12個年頭,12年來李振宋累計獻血67330ml,相當於把他全身的血液抽乾了11次之多,如果用500毫升的寶特瓶要裝134瓶。被評為臨沂市道德模範,入選中國好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振宋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省臨沂市
- 主要成就:臨沂市道德模範,入選中國好人
- 性別:男
第一位無償獻血的農民,為了獻血把煙戒了,帶出一個“無償獻血之家”,“幫助別人,是我最大快樂”,
第一位無償獻血的農民
記得他還是在1998年電視、報紙上看到一些無償獻血的感人報導,參加獻血的有工人、軍人、大學生,當時他就想工人、軍人、大學生能參加無償獻血,我們農民也能參加無償獻血,可是作為一個農民對獻血知識的了解很少很少,當時只知道獻血必須上濟南。
1999年7月6日上午,下著大雨,臨沂市中心血站來了一位渾身濕漉漉的男子,他穿著一身黃軍裝,沒有帶雨具,大雨將他澆得像個落湯雞似的,褲腳和褂子不停地往下滴著水。
“劉科長,那個人想無償獻血。”一位採血護士找到時任血源管理科科長的劉向榮。劉向榮看了一眼那個渾身往下滴水的男子,走過去問道:“你想無償獻血?”“嗯!”他回答得很乾脆。“你不要錢?”劉向榮又問了一句。“不要錢。”男子回答。
隨後,劉向榮安排採血護士給他采了200ml全血。採血時,劉向榮了解到,這名男子叫李振宋,是莒南縣石蓮子鎮新莊村村民。
“1998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頒布實施,我從電視報紙上看到了關於無償獻血的報導。那時就有無償獻血的想法,但誤以為無償獻血要到濟南去。”因為路途遙遠,獻血的想法一直擱淺在心裡。
直到有一天,實在憋不住的李振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撥打了114查詢台,當從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那裡得知可以在臨沂無償獻血時,李振宋第二天一早就趕到臨沂市中心血站。
提起李振宋第一次獻血的情景,現任臨沂市中心血站宣教科科長的劉向榮記憶猶新。“之所以一再問他是不是真不要錢,那是因為當時無償獻血的人太少了,更不要說一個農民了。”
曾經多年跟“血頭血霸”打交道的劉向榮告訴記者,《獻血法》正式實施前,臨床用血主要來自個體賣血。而當時,因為《獻血法》剛剛實施,無償獻血還沒有深入人心,臨床用血則以計畫獻血為主,個體賣血為輔。
李振宋真的沒要錢。第二次、第三次……劉向榮相信了他,並開始留意這個每次都在雨天來獻血的人。劉向榮好奇地問他:“為什麼只在雨天才來獻血?”憨厚的李振宋不好意思地笑了:“雨天不能下地幹活,俺才有時間來獻血。”
為了獻血把煙戒了
李振宋家裡種了四畝地,兩個兒子外出打工了,四畝地都是他和妻子打理。眼下,地里沒有什麼活計,夫妻倆就在自家雜貨店裡忙活。
李振宋講起第一次獻血的情形:“當初是瞞著家裡人去獻血的,下午回到家裡也沒敢聲張。正巧鄰居家建房子,我就當了一下午的泥瓦匠。但是身體並沒有不適。”無償獻血對身體沒有傷害,這更加堅定了李振宋獻血的決心。
2002年12月,血站需要機採血小板,於是,李振宋開始定期捐獻單采成分血。
然而,有兩次,因為血液質量不達標,李振宋獻血小板沒獻成。“一次是因為谷丙轉氨酶指標高。”失落的李振宋回到家中後,開始找自身原因。原因沒找到,但他認為吸菸影響血液質量,索性把煙戒了。十多年的煙齡,為了獻血硬是戒掉了。
“第二次是因為血脂偏高。”那是2008年,李振宋家蓋房子,沒時間做飯,就在街上買些肉食回家吃。“接連吃了好幾天,後來採集血液標本才知道血脂偏高。”沒獻成血小板的李振宋回到家中,認真調理飲食起居,也更注意身體。之後,他獻血小板再沒有白跑過。
在李振宋看來,能成功地獻血小板,就證明自己身體的各項指標是健康的。他打趣道:“每次獻血小板就好比給自己做了一次體檢,身體稍微有點不適,就會反映出來。”
帶出一個“無償獻血之家”
採訪的空當,李振宋的妻子回了趟家,背回來兩大包榮譽證書。最顯眼的是一摞摞“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證書。李振宋說,自己沒有刻意地保留,只是把獻血當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每次到獻血時間,我就覺得有什麼事沒做似的,看看房間堆得高高的榮譽證書,我就知道要去獻血了。”
李振宋以自己的行動證明了無償獻血無損身體健康,他自己也經常向身邊的人宣傳獻血的好處。在他的帶動下,身邊獻血的人越來越多。
第一個接受的人是妻子孫鳳英。2000年11月,孫鳳英跟隨丈夫一起參加無償獻血,迄今累計獻血量達5100ml。並榮獲2006-2007年度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臨沂市2006-2009年度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大兒子李東明,1988年3月出生,2006年6月跟隨父親參加無償獻血,累計獻血量11066ml,獲臨沂市2006-2009年度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
二兒子李東亮,1989年6月出生,2007年12月參加無償獻血,累計獻血量3400ml,獲臨沂市2006-2009年度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
如果不是這次採訪,我們還不知道走進了一個光榮的無償獻血農民之家”。
“幫助別人,是我最大快樂”
4月7日,距離李振宋上一次獻血小板剛好一個月時間。
早上六點,李振宋坐上了莒南開往臨沂的第一班汽車。七點半,他準時來到臨沂市中心血站機采室,第一個採集血液標本。二十分鐘後,標本檢測結果出來了,血液質量合格。多次為李振宋採血小板的護士楊羽再次為他採血。
許是起床太早的緣故,記者趕到臨沂市中心血站的時候,李振宋躺在採血椅上睡著了,嘴角掛著滿足的笑。楊羽告訴記者:“李大哥每次獻血都來得很早,採血的護士對他都很熟悉。”她說,不到八點開始為李振宋採血,大約一個小時後採集完畢,然後李振宋吃過午飯會坐汽車回莒南家中,每次獻血都得耗費大半天時間。
聽到護士與記者對話,李振宋醒了,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早上起得有點早,打了個盹兒。”攀談中,李振宋告訴記者一個簡單而深奧的道理,“血就是老百姓的命啊,一個人的血如果淌光了,命也就沒有了。獻血是救人一命的事情,在助人為樂、與人為善的同時,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淨化,心靈得到慰藉,感覺很充實。”
李振宋、孫鳳英、李振宋兩個兒子,還有李兆許夫婦,都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農忙了種地,農閒了打工賺錢,無償獻血對他們有什麼好處?
面對記者的疑問,李振宋這個普普通通的農民說出了這樣一番話:“你問我這么多年無償獻血圖什麼?我是一個農民,為國家、為社會做不了更大的貢獻,但如果我的血液能幫助別人,也算是我對社會的一點貢獻,這就是我最大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