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聖皇太后(1544―1614年),即李太后,本名李彩鳳,漢族,漷縣人。隆慶帝貴妃,萬曆帝生母。為人十分嚴謹,對於明神宗十分嚴厲,後來明神宗統治時期出現繁榮也是因她。
十五歲進入裕王府,為裕王朱載垕生長子朱翊鈞,進而由都人升為側妃。裕王登基後被封貴妃,地位僅次於陳皇后。明嘗書“謙謹持家”四家以貽其父李公。1578年(萬曆六年),神宗大婚,太后逐返回慈寧宮。六年三月,加尊號曰慈聖宣文皇太后。萬曆十年,加尊號曰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后。萬曆十二年,與陳太后一同謁山陵。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加尊號曰慈聖宣文明肅貞壽端獻皇太后。1606年(萬曆三十四年),加尊號曰慈聖宣文明肅貞壽端獻恭熹皇太后。1614年(萬曆四十二年二月)崩,上尊謚曰孝定貞純欽仁端肅弼天祚聖皇太后,合葬昭陵,別祀崇先殿。
慈聖皇太后是明朝歷史上“母儀天下”太后的代表,參政不亂政,秉國不貪權。
基本介紹
- 本名:李彩鳳
- 別稱:李太后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永樂店
- 出生時間:1544
- 去世時間:1614
- 主要成就:皇太后
- 尊稱:慈聖皇太后
生平經歷
平民時期
王妃時期
太后時期
史書記載
太后教帝頗嚴。帝或不讀書,即召使長跪。每御講筵入,嘗令效講臣進講於前。遇朝期,五更至帝寢所,呼曰“帝起”,敕左右掖帝坐,取水為盥面,挈之登輦以出。帝事太后惟謹,而諸內臣奉太后旨者,往往挾持太過。帝嘗在西城曲宴被酒,令內侍歌新聲,辭不能,取劍擊之。左右勸解,乃戲割其發。翼日,太后聞,傳語居正具疏切諫,令為帝草罪己御札。又召帝長跪,數其過。帝涕泣請改乃已。六年,帝大婚,太后將返慈寧宮,敕居正曰:“吾不能視皇帝朝夕,先生親受先帝付託,其朝夕納誨,終先帝憑几之誼。”三月加尊號曰宣文。十年加明肅。十二年同仁聖太后謁山陵。二十九年加貞壽端獻。三十四年加恭熹。四十二年二月崩,上尊謚曰孝定貞純欽仁端肅弼天祚聖皇太后,合葬昭陵,別祀崇先殿。
後性嚴明。萬曆初政,委任張居正,綜核名實,幾於富強,後之力居多。光宗之未冊立也,給事中姜應麟等疏請被謫,太后聞之弗善。一日,帝入侍,太后問故。帝曰:“彼都人子也。”太后大怒曰:“爾亦都人子!”帝惶恐,伏地不敢起。蓋內廷呼宮人曰“都人”,太后亦由宮人進,故云。光宗由是得立。群臣請福王之籓,行有日矣,鄭貴妃欲遲之明年,以祝太后誕為解。太后曰:“吾潞王亦可來上壽乎!”貴妃乃不敢留福王。御史曹學程以建言論死。太后憐其母老,言於帝,釋之。後父偉封武清伯。家人嘗有過,命中使出數之,而抵其家人於法。顧好佛,京師內外多置梵剎,動費鉅萬,帝亦助施無算。居正在日,嘗以為言,未能用也。